云栖大会最猛料:阿里正式公布“智能高速公路”计划!

最近几日,科技板块头条都被云栖大会霸了屏,很多人都想借此机会看看阿里一年一度的“布局大秀”。然而今年的爆料甚猛,它甚至可以说是奠定了我国“智能高速公路”在未来二十年内领跑全球的伟大基础。

云栖大会最猛料:阿里正式公布“智能高速公路”计划!

9月20日,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对外正式宣布了“智能高速公路”计划。在未来,驾驶者、汽车、道路、云端所产生并收集的信息不再各自独立为“孤岛”,而是通过感知技术、平台技术、云端一体化计算等解决方案让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云、路与云,形成一体,协同实现智能交通。而协同,能让路和车都变得聪明起来。

当我们评价一个计划是否伟大时,我们往往不只会看它最终的实现效果,还会在意在“伟大”的诞生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哪些相关产业的进步。就像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样,我们不只成功探索了宇宙空间,更是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研发出了诸如:液冷服、尿不湿、核磁共振和CT等造福人类的技术。

云栖大会最猛料:阿里正式公布“智能高速公路”计划!

其实懂行的人一看便知,这一计划的体量非比寻常,即使像阿里这样的超级科技巨头凭借一己之力也无法完成。最大的难题在于,很多实现计划所要用到的技术、科学研究尚未完成,阿里要攻克的难关不亚于人类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过,好消息是国家对此表示大力支持,甚至将 “打造智慧型城市、智慧型交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另外一方面,保有量达3.10亿辆机动车市场,高速道路13.1万公里、城市道路38.2万公里、县城道路13.2万公里,也为发展“智能高速公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推动相关行业、产业升级,完成“终极愿景”似乎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云栖大会最猛料:阿里正式公布“智能高速公路”计划!

据悉,5G技术商用与路测单元硬件(感知基站)技术是阿里在“车路协同系统”发展上首先要应用的两大核心技术。此前已有人做过测试,仅仅是“车路协同”中最细分的“自动驾驶”一项,每秒钟产生的数据吞吐量便要超过80G,现有的无线传输技术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寄希望于强大的5G通讯技术。在这一点上,商业应用的发展对于通讯技术的推动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参考智能手机对于4G通讯技术的推动作用)。另外一方面,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已经在毫米波雷达的研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此为基础打造的感知基站即使在夜晚及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可以实现多交通工具(包括摩托车、自行车)的高精准度感知,对车辆、行人的位置,速度,大小,进行精确的建模。同时通过V2X的方式将信息实时地发送给车辆,起到增强车辆感知能力,扩展车辆感知范围的作用。

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车路协同”虽有阿里提出并主导,但拥有同样愿景的行业巨头却不止阿里一家。阿里联合交通部公路院、国家电网、中国联通、一汽集团、上汽荣威、英特尔、福特汽车、神龙汽车、大唐电信集团等成立了“2038超级联盟” ,协同产业力量共同落地“智能高速公路”,共同探索铸就未来二十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