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安史之乱

唐朝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之世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帝国在政治经文化各方面达到了鼎盛。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是危机重重。

唐玄宗后期,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把持朝政多年,他们都排除异己,贿赂成风,私利大于国事,导致朝政极其腐败。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唐朝又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而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杨国忠和安禄山,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倾轧,将相不和。

终于,在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其时,升平日久,境内兵力空虚,再加上战略不当,错杀久经沙场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被俘,导致贼势愈胜,先后破洛阳、长安二京。唐玄宗携文武大臣败逃入蜀,途中发生“马嵬兵变“,杨国忠和杨贵妃先后被杀。叛军那边,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被自己的儿子所杀。至公元763年正月,史朝义上吊自杀。至此延续了7年零3个月的安史之乱才算完全平定。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窃以为,在中国封建王朝,每每在王朝中期会出现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民无地可耕,阶级矛盾激化,爆发起义,起义被镇压,中央势力削弱,地方势力尾大不掉。统治阶级通过改革制度调和矛盾,延长国祚。王朝末期,阶级矛盾再次激化,中央无力镇压起义,终于在混乱中崩溃。盛世大唐,也不例外。

临危受命

郭子仪,祖籍山西汾阳,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郭子仪先是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天宝十五年(756年),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平定藁城。又南攻赵郡(今河北赵县)。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带领朔方军,在回纥军队的配合下克复二京。到至德二年(757)十二月,河东、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均已收复,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公元762年又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肃宗和代宗,曾先后听信鱼朝恩和程元振的谗言,罢免过郭子仪的兵权,最后都因为国危再次启用郭子仪平定乱局。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又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公元764年十一月,代宗的车驾从陕州回宫,赐给他铁券,在凌烟阁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兴唐之功。

唐德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醉打金枝

《醉打金枝》,又称《汾阳富贵》、《福寿山》、《百寿图》、《打金枝》,该剧全名为《满床笏》,是晋剧著名传统作品,后来更成了徽剧、汉剧、川剧、湘剧、婺剧、滇剧、桂剧、粤剧、同州梆子、秦腔、豫剧、河北梆子、越剧、评剧、京剧的剧目。

这部剧目讲述了大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风风光光地嫁给了汾阳王郭子仪七子郭暧为妻。可是这位刁蛮任性的公主却在在公公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自持皇家身份不前往拜寿,令郭暧颜面尽失。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升平公主。公主大怒,便向父王、母后哭诉,并为她出气。代宗和皇后了解事因后,责备女儿不该不去拜寿。但公主一味撒娇不肯认错,代宗假意要斩郭暧为她出气,公主反被吓得没了主意。同时,郭子仪闻郭暧打了公主,绑子上殿请罪。最后,在皇帝和郭子仪的调停下,小夫妻和好如初的。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