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大約在25年前我們將奧拓投入中國,去努力的開拓中國市場;但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我們決定將持有的長安鈴木股份全部轉讓給長安汽車。——鈴木株式會社社長:鈴木修

鈴木敗走中國的失意與落魄

汽車圈內的謠言總是會在不久之後被證實,“無風不起浪”這個毫無數據支持的準則放到汽車業裡可謂“毋庸置疑 ”。

自2018年4月開始,汽車圈內就流傳某個合資汽車品牌將退出中國的路邊社消息;有猜納智捷的,有猜菲亞特的,自然也有猜鈴木的。

2018年5月30日,“昌河鈴木”發佈公告宣佈日本鈴木將所有股份轉讓給了北汽昌河,“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更名為“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昌河鈴木”將不復存在。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公告官網截圖

自5月30日這個公告發布後,幾乎所有人都明白要退出中國汽車市場的那個傳說中的合資汽車品牌是:鈴木。

果不其然,9月4號長安與鈴木正式宣佈重慶長安汽車將象徵性的用1元收購了“長安鈴木汽車”中鈴木持有的全部股份。

長安鈴木這個品牌可能會因30年的合資合約一直保持到2023年,所以“長安鈴木”尾標理論上還會貼到車輛尾部,而鈴木LOGO也理應繼續使用。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鈴木奧拓

只是,日本鈴木汽車將不再以合資的形式存在於中國汽車市場,會以品牌和車型授權形式存在;而且當合約到期之後,長安鈴木是否還會授權長安使用品牌或者技術,誰也不知道。

長安鈴木25年鍥而不捨,最終鎩羽而歸

從1993年與長安簽訂契約,到如今長安鈴木合作已有25年。

25年,人類可以從牙牙學語的稚兒,成長為一個擁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完全體;

25年,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從800萬猛增27倍,達到2.17億輛;

25年,鈴木經歷過突飛猛進的輝煌,也體驗了飛流直下的困頓;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鈴木歷年市場佔有率

對鈴木中國來說,2008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那年鈴木從佔有中國汽車年銷量3.6%的巔峰一路直下,跌到2017年的0.46%。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鈴木歷年銷量

鈴木汽車銷量巔峰在2011年,當年鈴木汽車在中國銷量近30萬輛,然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持續發展,到了2017年鈴木卻僅售出11.46萬輛。

雪崩般衰敗的原因,每個人都能說出不少於三個;車型不足?產品更新慢?沒有有效營銷?等等。

大概都有其正確性,但就是沒人基於此來形成應對措施,來彌補拯救中國汽車市場裡日漸沒落的鈴木。

鈴木是有這個能力根據中國人的好“大”來調整改造現有車型,或者開發中國獨有的全新車型,背靠長安和日本鈴木的它也有實力來針對性的投入預算營銷。

但最終鈴木堅持了它所堅持的,不對鈴木在中國的現狀做任何改變,甚至似乎連這個想法都沒有。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就這樣,讓一切隨風消散,宛若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25年跌宕起伏,鈴木參與和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更在某一段時期內引領了中國汽車市場的走向。

如今,它將離開中國,屏棄身上的譭譽參半,拋下身後的評頭論足,留下說不盡道不明的失意落魄。

如同電影主角從不回頭看身後的爆炸一樣,鈴木一去不再回頭。

鈴木汽車在中國的慘敗,是否意味著它正在衰落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鈴木LOGO

失意落魄?不,那只是咱們願意相信的。

在中國市場被弄得灰頭土臉,落荒而逃的鈴木,貌似因“精品小車”理念一敗塗地,瀕臨倒閉。

但事實上,從整體來看日本鈴木不僅遠遠談不上危險時刻,而且可以說過得很愜意了,特別是在印度。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2017年印度汽車市場份額餅圖

鈴木汽車2017年銷量佔49.6%的印度汽車市場份額,銷量160+萬輛,這個市場份額是什麼概念?

大眾汽車2017年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也才12.71%(包括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大家就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了。

而2017年鈴木全球銷量為330+萬輛,比2016年增加了12.12%;在中國的銷量是11.46萬輛,換言之中國銷量對鈴木來說不值一提。

是的,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但鈴木並不需要特別在意,因為它早已將全球最具潛力的汽車市場-印度握在手中。

起底鈴木

日本鈴木汽車前身為成立於1909年的鈴木式織機制作所,由鈴木道雄創立,為地道的家族企業。

1952年開始試製摩托車,1954正式更名為鈴木汽車工業株式會社(下稱日本鈴木)。

1955年10月首次發佈了四輪微型轎車Suzuraito,前置前驅的兩衝程發動機,排量0.36L。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鈴木首款汽車

1975年首次在日本外生產汽車,在巴基斯坦建立汽車組裝廠,但無疾而終。

1979年,一款對鈴木影響深遠的車型出世:奧拓,這款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幫助鈴木擠上了日本車企前列。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鈴木奧拓第一代

1981年與通用·五十鈴簽訂合作協議,通用汽車購買鈴木5.3%,由此正式邁出其國際化進程(也展開了與通用之間的糾纏)。

1982年,與印度政府正式簽訂汽車合資生產協議,這在當時可謂膽大包天,其時的印度是混亂與無序的代名詞。

至此鈴木汽車的黃金時代降臨...

這個時代獨屬於一位傳奇人物—鈴木修,其原為鈴木家族的入贅女婿,在1978年正式擔任鈴木汽車的CEO(社長)。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坐者:鈴木修

鈴木修主導了一系列日本鈴木的大事件,鑄就了日本鈴木微車領域無可動搖的地位,也為鈴木這個家族企業鋪就了一條寬闊平坦的未來道路。

同時,他務實、固執、強硬,當然也是高傲的;哪怕退出中國市場,鈴木也絕不去迎合中國人的喜好。

但無論鈴木修如何極力的調度這個龐大的汽車帝國,它一直有個根植於鈴木的沉痾頑疾:家族企業,歷任鈴木汽車掌門人均為鈴木家族成員。

鈴木汽車堅持了它所堅持的,最後便只留下落魄與失意?起底鈴木

▲歷任鈴木汽車社長

長此以往就會出現一些嚴重的問題:

1,當掌門人長期掌權後,會形成一種絕對權威,沒人敢於反駁掌門人可能錯誤的決策,下屬只能執行。因此若掌門人判斷失誤,決策錯誤,那麼也沒人會主動去改善。

也許這25年的鈴木中國路最終黯淡退場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於長期掌權的鈴木修。

2,鈴木這種家族企業不僅持有企業的所有權,同時還保有企業的經營權;那會出現因所有權問題,導致利用經營權去拽取和確立全部的所有權。

列如,鈴木與通用汽車這些年的股權交易;自1981年通用購買持有鈴木5.3%股份以來多次就股份問題與通用汽車扯皮;這就是家族企業對執意所有權一大表現。

如何評價鈴木汽車?

有媒體這樣評價鈴木汽車:成也鈴木修,敗也鈴木修;

但將來猶未可知,所以說:敗也鈴木修,可以打個問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