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去看《芳華》時,因為時間沒計劃好,導致我在一家陝西面館沒來得及吃飯,打包去了影院。

~~~結果我是空著肚子看完的電影,因為電影院不讓帶進去。

韓寒說判斷一部電影的好壞,只用去電影院看看觀眾的下巴就可以了。如果下巴是黑的,說明觀眾們都在認真看電影,如果下巴是亮的,那說明觀眾們在玩手機。

反正,兩個小時裡,飢腸轆轆就像片子裡主人公們的青春一樣,悄無聲息地就流淌過去了。

看序幕時,好歡樂。馮小鋼導演的字眼旁邊,配的是大大的毛澤東的頭像,這-是-要-幹-嘛?

片子一開始,伴隨著歌曲《絨花》,人就開始感覺穿越了。導演運用許多令人難忘的細節,適時推進音樂渲染地情緒,讓每一個鏡頭,都如一張鋪天張開的網,霎那間將你擒住,逼得你不得不落下幾滴鱷魚的眼淚。

我第一次掉淚,是何小萍在床上哭著給爸爸寫信。在那樣一個堪稱殘酷的時代,文工團算是一個另類的避風港,這裡有青春美腿,浪漫歡歌,是整個時代的一個剪影。

但青春肉體的背後,卻是一片腥風血雨。他們都是時代洪流裡的浮萍,甚至冷暖都不自知。

在每個人物磅礴命運的斗轉背後,我們窺進了那個時代的荒誕與殘忍,荒誕中人性的美好,以及隨著這個時代逝去的芳華的無奈,還有加上了濾鏡之後的回望。

我對裡面的有著強烈年代認同感的配樂,情有獨衷! 很暖,很有懷舊的質感。

回憶都是煽情的,就好像吃餃子的時候,不得蘸點醬油醋什麼的調料。所以,配樂必須打100顆星。

以黃綠色為主基調的光影運用,有著人性化的力度,也符合青春毛茸茸的質感,頗賦唯美的傾向。

總體來說,影片畫面很美,音樂很贊,細節很好,看著很感動,你說,有沒有觀看的因頭?

據說,中老年人在組團看這部電影。也有人指斥,比起嚴歌苓的小說,那些豐沛的細部都被抽乾汁水,徒留生硬的外殼和待有其表的符號,也沒有入木三分的人性透視。

怎麼說呢,寬容點吧,羅馬不是一日才能建成的。揪著頭髮,也不可能跳出地球,是不是?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二.

這一段是關於那些花兒那些美好。

《花樣年華》裡唱著說:渴望一個笑臉,期待一陣春風,你就剛剛好經過……

七十年代中期,還算是一個純真的年代,他們還沒有多少邪念。他們所向往期待的,更多的是一種對異性的隱約和禁止之美、亦朦亦朧的感覺。

比如:

排完舞休息的空當,偷偷瞥向那個在心裡藏著吹著號的他 ;

傍晚時分,畫完板報的她,呆望著暗戀男兵離去的背影;

咬一口他從炊事班偷來的西紅柿,風輕輕地吹起她的劉海,不遠處傳來手風琴的聲音,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當知道喜歡的人需要用黃金做牙託底時,她拿著自己的黃金項鍊,奔跑著穿過陽光下曬滿地被單,開放的美麗,釋放的驚喜;

暴雨來臨,女兵們跑進了排練室,一邊閒聊一邊大笑,明晃晃的日光透過窗戶照進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著光采;

這個時候的她們,萌萌的、美美的,渾身釋放著雨後新泥、空谷幽蘭的清新味道,形成了沒有一絲憂鬱的青春氣場,沁人心脾,生之迷戀。

電影中文工團裡男兵、女兵生活化的場景表現,像極了兩小無猜嘻嘻哈哈耍樂地大觀園。雖然免不了鉤心鬥角、欺凌弱小。

他們看月亮,聊星星,談論詩詞歌賦,其中隱含的時代的鉅變似乎離他們還很遙遠。

《芳華》刻意用回憶塑造了一組文藝兵群像,往好裡說,這是馮小剛在向70年代的芳華致敬,往不好裡說,這可能是馮小剛的一次精神按摩。

馮小剛自己說,他每次去食堂吃飯,為了能看到文工團女兵,他會特地來回跑三趟。

所以,有了電影一開頭,就是一段好幾分鐘的舞蹈,紅蘿蔔的胳膊白蘿蔔的腿,一跳一躍,一啟一合,先把男觀眾鎮住了再說。

所以,馮導這是在還原他年輕時候,心心念唸了小半輩子的文工團,要一次性滿足自己的小時候因為窮沒吃到糖的遺憾嗎?

每個人的回憶裡都會自覺屏蔽掉不好的,留下光彩奪目的。

拍一個文工團版的《致青春》,又怎樣?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只是,這就把小說中那種禁慾主義環境下人的緊張、壓抑,而情感又特別熾烈的描寫淡化了。每個人物都單薄扁平了許多,如飲溫水,寡淡清感。

如果換成一個女導演,會有著更細膩深刻的表達吧。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三.

這一段是關於荷爾蒙。

那個年代,不準在內衣裡墊胸、不準穿緊身牛仔褲、不準對男女之事表露興趣……當時的政治運動,完全剝離了年輕人正常的生理需求。

但在那個充滿荷爾蒙的年齡,你的心裡身體裡偏偏都是愛,愛渾身滿心亂竄,不得安寧。

他們心理的稚嫩與生理的成熟,在一具具肉體中產生強烈地矛盾衝突。

劉峰雖然貴為雷鋒式標杆人物,但他同樣有著正常人的七情六慾,他一直默默喜歡著林丁丁,並且為她放棄了大好前程,繼續留在了文工團。

我們常常會把愛情比喻些東西,比如有人把愛情比喻是深夜的一盞明燈。它可以照亮你的生活,也給你溫暖;還有人說愛情是一杯清水,可以解除你內心的飢渴。

在政治橫行,內心無處安放的青春裡,愛情,無疑是一種靈藥。它可以釋放掉你多餘的荷爾蒙,又能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

於是,在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感召下,面對林丁丁起伏的胸膛,軟儒的話語,劉峰的心感應著狂放,讓他無法遏制地擁抱了林丁丁。

那一刻,讓男人的荷爾蒙擁抱吧,青春就是全部!

但他忘了,愛情也是一劑毒藥。

尤其他盲目單戀的對象,是綠茶裱式的人物時,你甚至可以嗅到騷動後的硝煙味,就像《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縱身一躍,割裂了和過去的關係。

嚴歌苓之前給電影起的名字叫《你觸摸了我》,因為觸摸事件是一個重要地導火索,也是電影從明媚到暗黑地直線轉折點。

從孔孟時,中國人就習慣把好人描述成,一個“發乎情而止乎禮”般禁慾之人。劉峰的衝動,彷彿聖人的隕落,讓林丁丁“感到一種驚悚、幻滅、噁心、辜負”,繼爾反咬了劉峰。

顯然,這不是出於對愛情的懼怕,而是對劉峰代表的一種價值觀的崩潰與無助。

同時,也預示著很多人,很多事,都要變天了。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四.

這一段關於戰爭。

在愛情的天地裡,戰爭一向是最好的逃避地。 《假如愛有天意》、《傾城之戀》、《布拉格之戀》等經典影片,都是在當愛情的這顆棋子無處可落時,就會安插進戰爭這個萬能的配角,讓它作為突顯人性最好的道具。

就像有些人會把無聊的搞笑片當作吸菸一樣,不是看破紅塵,而是對現實以及自己的逃避。

《芳華》裡的戰爭,也不例外。

劉峰因為“用資產階級情調引誘和腐蝕革命同志加戰友”,被下放,後來又上了戰場。

當他胳膊被打中動脈,明知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死的情況下,還是絕決地留下了。

作為個體,誰都不可能脫離他所處的時代。他的命運恰似水中的浮沉,是一個生命自不可測的未來。

他是徹底寒了心,對愛情,對世界,對信仰。

在政治成人世界這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中,活著不如死去!倘若這樣犧牲,劉峰便能被寫成歌,在心上人的歌喉裡成為不朽。做一個英雄,至少能留下一個美名吧。

初戀能抵過世間一切的美好,初來時如山洪傾瀉,將你完全的包圍;而褪去時卻如海枯石爛,抽乾你的身體,使你失去整個世界。

這是致死方休的信念,也是愛情對信念的一種衍生。

《芳華》中,劉峰失去了一條胳膊;《假如愛有天意》裡,俊河失去了雙眼;《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石晶愛的那個騎兵失去了一條腿,這樣的悲情展示給我們,只是想要告訴我們:

只有親眼看著美的東西被毀滅,人們才會意識到,戰爭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誰也說不清戰爭下他們的夢想究竟是什麼,是忐忑、憂傷、迷離、矯揉、孱弱,還是狂熱瘋癲?

個體的的歡唱還是低吟,都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沒有誰能完全主宰自己的未來,只可與之謀求和,而不能與之相違拗。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五.

這一段關於等待。

劉峰是時代的悲劇,那麼女主角何小萍就是集體的悲劇,是悲情人物的代表。

她的前半生無疑是灰暗的,父親是個走資派,繼父不喜歡,弟妹欺負她,就連親媽也對她缺乏感情。

好容易進了文工團,卻受盡冷眼排擠,被嘲笑“渾身都是臭味,就像是從泔水桶裡撈出來的。”

她從一個雪地,掉入了另外一個充滿惡意的冰窟。

電影裡小萍光著腳丫,在皎皎月光下翩翩起舞。關於信仰、對集體主義的控訴、青春之殤,一場戲都在裡面了。

這也是她人生中跳的最動人的一場舞,因為她拯救了瘋癲地自己。

對於一生缺愛的的小萍來說,劉峰是她人生裡唯一的蜜糖,是她用盡一生來救贖的人。

第一次的見面,她滑稽地敬禮後,他給她做標準地示範敬禮時,音樂突然定格……她心動了嗎?

這世間所有的美好,果然都抵不過初見時的純真年少。

劉峰被下放時,只有她去送他,她又一次給他敬禮,這一別,千山萬水路迢迢。

兩次好像都下著雨……

她自知配不上他,可她一直在等他。直到很多年後,當他說,老婆跟別人跑了後,她終於鼓足勇氣說了句十幾年前就想說的話:

你-能-抱-抱-我-嗎?

這是沒有高潮的愛情,沒有高潮。

電影賦予這種特殊地背景,讓愛情相遇和離別的宿命感,成為了一個時代身不由己的縮影。

兩個人都是時代的受傷者,他們都用反抗和絕望對自己的傷痛進行了報復,他們只是境遇相同下的相互取暖而已。

劉峰地一場“愛情高燒”,讓他們離夢想漸行漸遠,他們已經不再需要要轟轟烈烈的感情.

他們平靜知足,與世無爭,過起了真正的佛系人生。

平淡才是最難得的。平淡的表面下,都是最真實、最深刻的東西。

影片快結束時,定格在了斑駁的長椅上:

你們看,他們的青春激情燃燒過,但現在總算芳華落盡,他們已經與歲月和解。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六.

這一段關於選擇。

這部電影的殘酷在於,把一個個看上去很美好的肉體,硬生生分隔成一個個不同的階級,再把他們投進時代變化的洪流裡,不容他們一絲喘息。

那個年代的芳華,便成了一種傷痕的回憶。可即使身不由己的人生,他們也像水墨青花般,難掩剎那芳華。

穿越回到現在,快節奏掌控著現代人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太快了,太曇花一現,出現的很快,成熟的很快,盛開的很快,怒放的很快,最後凋謝也很快。

一切是速成的,一切也會速朽。《芳華》裡那些緩慢、剋制的愛情,那些耐著性子等待一個人成長、等待一次告白,顯得如此遙遠而奢侈。

明明活著,怎麼就進入了這種永垂不朽的狀態?

手指碰一碰心就會顫的感覺似乎不會有了,人們越來越淡漠和怕麻煩,於是我們在最好的年代不談愛情,他們卻在最壞的年代洗盡鉛華。

心若向陽 ,無謂悲傷,又何懼芳華?

我們自以為堅強的心,總應該還有一些地方是柔軟的,像潘多拉的盒子,在最深處寄放著希望和夢想。

《芳華》——誰都不能阻擋我們對青春的回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