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加拿大畫家E·J·休斯作品《班菲爾德附近的海灘》,現藏於加拿大BC省奧丹藝術博物館。


這個國家有著好山好水,至於會不會“好無聊”,取決於你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歡迎來到加拿大。

溫哥華機場到達大廳那一對由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省)原住民藝術家創作的“男女”,雙掌向外伸出,掌心向上,用手勢表示歡迎你;而你遇到的每一個加拿大人,既熱情又友好,用笑容表示歡迎你;還有好天氣,也在歡迎你——藍到不像話的天空、澄澈的海水、清新的空氣,還有移居溫哥華的作家亦舒所說的“令白色看起來特別白,黑色看起來特別黑”,“愉快、潔淨”的陽光。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魁北克皇家山。每年十月,北美便會迎來“印第安之夏”(Indian summer),樹木染上秋色,陽光


“造物主一定是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設計加拿大的。”

亦舒對陽光的形容來自她早年寫的小說《我的前半生》。失婚後的女主人公子君,到加拿大看望女兒。她不喜歡溫哥華,覺得這是個沉悶的城市:“沒到一個星期,我就想回香港。天天都逛這些地方:歷史博物館、廣闊的公園、潔淨的街道、大百貨公司、緩慢的節奏、枯倉的食物,加在一起使我更加寂寞。”

但從溫哥華搭兩小時渡輪去維多利亞市度週末,她的心情頓時為之一變——“一個仙境般的地方”,而她借住的地方,後園面海,園子裡“開滿碗口大的玫瑰花。芬香撲鼻,花瓣如各色絲絨般美豔”,令她陶醉得很。你猜到了,主人公心境的轉變,意味著小說情節將出現重大的轉折——在這個仙境般的地方,她遇到了理想的男性。

這都是言情小說的套路,男女主角總得在美好的地方相遇。不過加拿大的美是毋庸置疑的。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2013年11月6日,登山愛好者珍·奧爾森正在攀爬落基山脈。每次攀爬耗費4至6小時,必須全神貫注。


LP《加拿大》指南的作者這樣寫道:“造物主一定是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設計加拿大的。冰川將崇山峻嶺雕塑成了連綿起伏的壯麗景觀。放眼遼闊的大草原,藍藍的蒼穹下,片片金色的麥子在風中輕輕搖曳;潛鳥的哀鳴和野狼的嚎叫穿越廣袤的荒野。在這裡,大自然仍然在進行著原始、弱肉強食和殘酷、令人悸動的表演。離開僻靜的小路,映入眼簾的是正在大快朵頤的北美麋鹿和高大偉岸的熊。鋪天蓋地的加拿大鵝群染黑了天空。成片的雨林,蜿蜒的海岸線,潺潺的溪流,永遠沉睡的北極冰雪,還有小塊的沙漠,所有這一切構成了加拿大獨特和遼闊的自然拼圖。”

這段話簡直是4D電影《飛越加拿大》(FlyOver Canada)的最佳註腳。加拿大太大,即便是本國居民,也不可能走完整個國家,遊客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一部能讓你在15分鐘之內體驗加拿大的壯美的4D電影,可以說是打開加拿大的最好方式之一。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飛越加拿大”是加拿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4D模擬飛行項目,可以帶觀眾從加拿大的東岸橫跨西海岸,從中感受


看完之後,你會感慨,這個國家的自然資源簡直是頂級配置:中部廣闊的大草原,是加拿大的糧倉,這使它成為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之一;河湖遍地,淡水水域面積世界第一(看《飛越加拿大》時,你感覺自己的身體跟著鏡頭陡然下降,腳尖似乎在碧藍的湖面上點過);樹,滿眼的樹,畢竟是森林覆蓋率超過50%、森林資源佔全世界1/10的國家;鏡頭一轉,一群年輕人在冰原上打冰球——如果說寒冷算是個硬傷,但正是漫長的冬季塑造了冰球這項加拿大人最擅長的運動,也孕育了冰酒這種特產佳釀。

這麼美的由造物主精心創作的作品,也難怪加拿大人,尤其是久居這塊土地的原住民,會對自然產生敬畏之心。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溫哥華國際機場,安檢口前擺著雕像“海達瓜依的精靈:碧玉獨木舟”,這是加拿大藝術家比爾·瑞德(Bill


原住民這些口耳相傳的故事,用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在加拿大原住民海達部族那裡,流傳著另一個版本的創世故事:

一天,渡鴉(Raven,比烏鴉體形稍大,是北美原住民尊崇的神明)在海達瓜依(Haida Gwaii)的一處海灘上看到一隻特別的蛤殼,裡面有許多小小的人類,正探頭探腦往外張望。渡鴉就勸人類離開貝殼,加入它的美好世界。人類起初並不願意(或許是不敢),最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走出存身的蛤殼。這就是最早的海達族人。藝術家比爾·瑞德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巨型木雕《渡鴉與人類的誕生》(The Raven and the First Men),如今,這座木雕被收藏在位於BC省大學的人類學博物館(MOA)裡。

渡鴉、熊、雷鳥、鯨魚,等等,這些動物頻頻出現在原住民的作品裡,尤其是圖騰柱上。可以說,圖騰柱就是從原住民敬畏生命的地域文化氛圍中誕生的,他們對於動物靈性的崇尚、善待眾生的道德信念,都內化在動物圖案之中。

海邊的原住民部族非常敬畏鯨魚這類巨大的海洋生物。據說,如果人在捕獵過程中導致鯨魚受傷,這頭鯨魚會在某個時候對人進行報復,把用以捕獵的獨木舟掀翻;還有,如果一條鯨魚能抓住一條獨木舟,把船上的人都拖到海底的鯨魚村,人就會變形,成為鯨魚。海達族人相信,出現在附近海域的鯨魚,就是那些淹死的人回來跟他們交談。

棕熊則是另一類被崇拜的大動物。原住民相信,人與動物建立血緣關係,就會獲得動物的力量。一個海達族傳說裡,一個海達族女子在撿野果時被一頭灰熊誘拐,人熊結合,生了一對雙胞胎小熊。由於棕熊的外形和能力與人類似,西北沿岸的原住民稱之為“古老的親屬”。這些口耳相傳的故事,用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一隻棕熊帶著她的小熊穿過馬路。


今天的加拿大,見到熊是一件易事。它們也是這裡的原住民,加拿大人把它們視為個子稍微大了點、偶爾還有點淘氣的鄰居(每到夏天,當地媒體就會報道熊乾的各種糗事,比如爬上電塔偷吃鳥蛋之類),對鄰居當然得友好、寬容。

網上還曾流傳一張圖片:在加拿大某地,一處房子的玻璃門上貼了這樣一條告示——“請勿走這道門,否則會被加拿大雁攻擊。”而玻璃門外,一隻加拿大雁正在虎視眈眈。

我們的導遊傑克·何(Jack Ho)十多年前從臺灣移民加拿大,酷愛釣魚的他告訴我們,中國人和加拿大人對於釣魚的態度截然不同:中國人釣魚是為了嚐鮮,所以下的是網,不管大魚小魚都一網打盡;加拿大人釣魚是為了一種征服感,他們偏好用釣竿釣大魚,就像《老人與海》所描述的那樣,追求的是人魚角力的過程。那些受保護和未達到重量的魚即使釣到,也要取下魚鉤,然後放生,所謂可持續發展、所謂保護生態,加拿大人不是用嘴說說,而是落實到行動。

難道加拿大人還沒教會你怎麼生活嗎?

有人在微博上問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的作家陶短房:加拿大適不適合移民?陶短房回答道:“如果追求事業、財富或有聲有色的生活,來加拿大會後悔;如果追求安逸、平靜、慢節奏,以及即使不升官不發財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也不會有人大驚小怪多嘴多舌,那麼加拿大就再合適不過了。”

確實,在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是否宜居時,對生活方式的考量,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單片鏡》(Monocle)雜誌在進行一年一度的“城市生活質量調查”時,會從休閒、文化、商業機會、多元性、人才的需求等幾大方面,綜合考量城市是否宜居。而在這幾個大項之下,又會細分為很多小項,從諸如房價、一杯咖啡和一份午餐的價格,市中心到機場的距離,公共圖書館和獨立書店的數量,戶外活動方便性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衡量。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溫哥華斯坦利公園。

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加拿大的幾大城市能成為全球宜居城市榜的常客。比如斯坦利公園之於溫哥華,就好比中央公園之於紐約,但斯坦利公園的優勢更明顯:只需步行15分鐘,就能從鬧市區進入一個既有森林也有海灘的世外桃源。清晨六七點到斯坦利公園徒步、慢跑,之後再上班,這是很多溫哥華人的日常。

至於在華人圈流行的加拿大“好山好水好無聊”的調侃,就看你怎麼定義“無聊”了。誠如陶短房所說,如果你追求成功和慾望,確實會覺得加拿大無聊;但如果你追求的是生活的樂趣,那在加拿大根本不會覺得無聊。開摩托艇出海、蹦極、滑雪、出海看鯨魚回來看熊、跟著捕蝦船去抓龍蝦……這是一種玩法;做園藝、開B&B客棧、當自由職業者工作半年玩半年(就像我們的另一位導遊瑞克·格拉漢姆那樣)……這又是另一種玩法。

加拿大,可能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出海賞鯨。


在這樣一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如果整天宅著不出門,那確實無聊啊,也很浪費——難道加拿大人還沒教會你怎麼生活嗎?

“在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發生。但到最後,這些都不要緊。我們終將原諒這個世界,原諒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一直以如此善意對待的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愛麗絲·門羅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