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包青天”当时官居几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提起包青天,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民间对包拯的美名赞扬也是有口皆碑,铡美案等等都在民间传颂的家喻户晓。包拯的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是在军事机构,相当于现如今的军委部门的职位。

暂且对包拯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谏臣,曾任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而北宋时期的御史中丞职责:专掌监察、执法,为 从三品级别;三司使职责: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为 正二品级别;枢密副使职责: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为 正二品级别 。

宋朝时期“包青天”当时官居几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包拯的人生准则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欲成国家栋梁,为国为民建功立业,须经历万千磨难,顶天立地,何惧狂风骤雨,狂魔乱舞?粗良之钢,绝不能作钓鱼之钩!“仓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这是包公从政目标,致四海升平,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仓库充盈,燕雀欢喜;除尽杂草,开荒种植,令兔狐处藏身而发愁.“古牒有遗训,无贻来者羞.”他时刻警戒自己要遵从圣贤训诫,清廉正直,为国为民竭力,勿使自己遗臭万年,让后人唾骂羞辱.

包拯一生任过很多的官职,从起初中进士之后的从八品一直到死后追认的一品礼部尚书,为官26载,贬官一次,升迁27次。在官场也可谓是春风得意啊!包拯在位期间,做过的最大的官是枢密副使,属于宰相级别的官职,享受和宰相的同等待遇,枢密院是北宋时期最高的军事管理机构,而包拯做的副使就是枢密院的老二。在民间流传的说法有:包拯做到当时的一品。不错,是的,但是,一品职位是在包拯死后追赠的。因为,在当时能做到正二品的官职已经实属不易了,也可理解为封顶了,包拯,出身寒门,既不能拼爹又不能拼财,虽说包拯做到了二品大员,但是,他只做了一年便匆匆的永远离开了北宋王朝。

说起上面三个官职可能你们不会熟知,但是,说起开封府尹的话你们就会说那是包拯,在正史中包拯根本就没有做过开封府尹的职位,都是评书里虚构的,开封府尹是曾经北宋王朝的祖师爷做过的官,京畿要地,皇家的安危可容你一个外星人来做主?

宋朝时期“包青天”当时官居几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那么开封府的当家一般叫做知开封府事,就是代理主持开封府的全面工作。包拯就是做的这个职位,这个差遣很了不得,你想啊,开封是都城,包拯是首都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加政法委书记,军区司令等等,你能想到都是他工作范围。包龙图坐在开封府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宋朝时期“包青天”当时官居几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包拯做了一年三个月的权知开封府事。现在很多人说这个时间很短,其实这是不了解历史。在宋朝,知开封府事一般都只能一两年,能做过三年的人很少很少。

包拯最开始做的是大理评事,然后出任和州监税,后来获授天长知县,而后当了一任知府然后到京城做了监察御史里行,也就是御史。相当于中纪委的。

包拯做过最多的官其实是转运使,各路的转运使。路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转运使是正式的差遣,每一路设一个转运使,转运使作为征讨大军的粮饷官,也是地方及新征服地区的财物运往朝廷的督运官,后演变为路级财政长官,机构称转运使司。

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具有监察官员的职责。相当于现在的第一副省长,监管财政,后勤,纪委等。

这下清楚了吧?包拯当时的职位对照现在官职,我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结语:包拯之所以铁面无私流芳千古,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宋朝的整体环境以及当时的君主宋仁宗还是比较清明的,所以说时势造英雄!

参考文献:1,《重修孝肃包公墓记》

2,《包公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