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的南京大屠殺和銘記的張純如

張純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國華裔女作家、歷史學家,祖籍江蘇淮安。1968年3月28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1968-1989年,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城校區隨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學的父母親成長。1989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1990年,擔任《芝加哥論壇報》記者,撰寫新聞稿。1991年,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和電氣工程師布萊特·道格拉斯博士結婚,7月遷往舊金山灣區。1995年,自由撰稿人,為《芝加哥論壇報》、《紐約時報》和美聯社撰寫稿件。冬季,在國家檔案館和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完成了《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一書的初步資料準備,前往北京、上海、杭州進行為期六星期的深入調查。1996年,出版《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1997年7月,前往中國南京,調查南京大屠殺史料。1997年12月,出版《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8年,獲得華裔美國婦女聯合會的年度國家女性獎。1999年8月,《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被拍攝電視節目,成為歷史探索頻道節目專題之一。2002年5月13日,獲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榮譽博士學位。2002年8月,兒子克里斯托佛·道格拉斯出生。2003年4月28日,出版《美國華裔史錄》。2004年11月9日,於加州蓋洛斯自己的車內用手槍自殺。

銘記的南京大屠殺和銘記的張純如

張純如

性格文靜的張純如從小就喜歡寫作,喜歡這種自由表達的方式。在她看來,寫作是傳播社會良知。真正的作家不是玩文字遊戲,而要通過文字來傳達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童年的時候,純如與父母談話時,父母經常會提到遙遠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個叫南京的城市裡發生了些什麼,她的祖父如何逃離那個人間地獄,滔滔長江水如何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994年12月,當張純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時,更是感到了無比的憤怒。在南京,的確存在大屠殺,但是為什麼有人否認它,而且在所有的英文非小說類書籍裡,居然沒有一本提及這段本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純如為這一現象震驚了,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卻無人知曉日本人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她為此感到陣陣心悸。對於在美國這樣的物質社會來說,一個年輕女孩花幾年時間去寫一本歷史著作,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年輕人都要爭分奪秒地奮鬥賺錢、成家立業。不過,這位當時只有25歲的女孩有一個念頭:“這本書能不能賺錢我不管,對我來說,我就是要讓世界上所有的人瞭解1937年南京發生的事情。”《南京大屠殺》出版後,她對美國讀者的熱情反應也感到意外,她說,“這本書雖然重要,但我以為只會得到圖書館的垂青。”但純如也相信,真相是不可毀滅的,大家要同心協力,以確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記。純如用自己無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氣,直面了人類歷史上那一段慘絕人寰的記憶,她告訴世人:人類同胞相殘的歷史是漫長而悽慘的,而沒有哪幾次劫難能與二戰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

銘記的南京大屠殺和銘記的張純如

張純如

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殺》在一個月內就打入美國最受重視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被評為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在《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等著名暢銷書專欄中,《南京大屠殺》也是榜上有名。美國《新聞週刊》對這本書的評論是:對二戰中最令人髮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顧,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都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該書曾連續14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經再版十餘次,印刷近100萬冊。1998年,美國華裔婦女協會為張純如授予“年度優秀婦女獎”,許多大學和組織頒給她各種榮譽證書;美國《讀者文摘》還將張純如作為封面人物。作為一位年輕華裔作家,張純如強烈的正義感和出色的才能,在美國主流社會中樹立了華裔的良好形象,亦成為世界範圍內華人青年真正的楷模。張純如曾榮膺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劃”獎、美國華人團體“年度女性”稱號,並且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及“哈利·杜爾門圖書館”贊助。張純如曾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文摘雜誌《讀者文摘》的封面人物,受到許多電視節目邀請,也為多家出版物(包括《紐約時報》和《新聞週刊》)寫稿。張純如在一生中共完成三本書,包括《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和《美國華裔史錄》。《洛杉磯時報》形容她是“最好的歷史學家和人權鬥士”,是“在美國成長的華裔青年模範”。

銘記的南京大屠殺和銘記的張純如

張純如

張純如所從事的事業在美國,在西方世界,都是一項孤獨者的工作。她接觸到的是血淋淋的史實,在《南京大屠殺》一書的寫作過程中,張純如經常氣得發抖、失眠噩夢、體重減輕、頭髮掉落。她面對的是盡顯人性惡劣、殘忍血腥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是一部酷刑百科全書,這些她都要具體面對,還要敘述出來:砍頭、活焚、活埋、在糞池中溺淹、挖心、分屍……書成後,她又得面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她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經對朋友說,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由於她又開始準備寫美國二戰被俘軍人在菲律賓受日軍虐待的歷史,接觸到的殘酷真相又一次觸發她的病痛,引發了她的憂鬱病症,而且張純如還患有偏頭痛,這是憂鬱症的表徵,巨大的病痛揪割著她,她的憂鬱症不斷加深。2003年7月張純如在為她的第四本書進行研究旅行時,曾因精神崩潰而住進醫院。張純如的先生道格拉斯於2004年11月9日清晨5時30分向警方報案稱張純如已失蹤。道格拉斯對警方說,他最後一次見到妻子是在當天凌晨2時。張純如在給家人的遺言中說,希望他們記住她患病以前的樣子,她說:“我曾認真生活,為目標、寫作和家人真誠奉獻過”。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這個曾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的女子,將自己的白色轎車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後掏出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

銘記的南京大屠殺和銘記的張純如

張純如下葬在加州“天堂之門”墓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