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一定是多種動力並存

4月北京車展,無電不歡,主流廠家皆展出了自己的純電動車,有的是概念車,有的是量產車或即將量產車……給人們一種印象,純電動車時代似乎已經來臨了。筆者認為:目前來看,與純電動相比混合動力“電動化”性價比更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至少20年一定是多種動力並存。

剛剛落幕的CAPAS(成都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筆者採訪了NGK展臺,據其介紹:目前,全球火花塞銷量年均增長20%。他們認為:至少20年以內仍舊有市場。其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筆者的觀點。亞普是全球的“油箱大王”,去年筆者去亞普揚州總部採訪,瞭解到他們的戰略傳統油箱年產量達到1500萬輛是臨界點,高壓油箱(也就是混合動力油箱)將漸成主力……著眼電動化未來他們擁有長遠的產品規劃,但亞普認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油箱不會淘汰。

筆者認為:在產的燃油發動機減排是一項務實的、必須要做的事情,畢竟目前是主要動力,盡燃每滴油對節能環保來說,來得最直接、最快捷、最經濟。立足當下與著眼未來同樣重要。總之,傳統汽車的減排與純電動車的發展,哪個也不可忽略。而著眼未來,必須進行汽車多種動力的開發和應用。

未來汽車一定是多種動力並存

豐田走全方位電動化之路

豐田所走的道路給我們以啟發。長期以來,豐田積極致力於推進和普及包括油電混合動力車H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電動車EV、氫燃料電池車FCEV在內的全方位電動化的環境技術。今年3月20日,豐田在巴西聖保羅市首次發佈了全球首款在將汽油與乙醇作為燃料行駛的複合燃料車(FFV)上搭載混合動力系統的實驗車(混合動力FFV)。數據顯示,對比植物從生長到作為能源被車輛使用的過程中的CO2總排放量,混合動力FFV較普通FFV,特別是只使用從甘蔗提煉的乙醇作為燃料的情況下,能夠大幅減少CO2排放量。

全球首份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查報告指出,氫能源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方式,能夠催生相當於2.5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並同時創造3000多萬人的就業機會。另據預測:在2050年之前,通過更大規模的普及,氫能源將佔整個能源消耗量的大約20%。那麼,會不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誕生一種陌生的新能源用於汽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豐田汽車於去年12月19日對外宣稱,公司計劃在2020年初之前推出超過10款電動車以此加速在全球電動汽車板塊的佈局,且到2025年前後,進一步將旗下單獨發動機車型削減為零,屆時全球市場在售的豐田汽車將全部改為純電動汽車(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混合動力車(HV)等。豐田所走的道路是多種動力並存!

歐洲是最早制定燃油汽車全面禁售計劃的地區。在歐洲,2016年售出的新車中只有0.2%是純電動汽車(如果納入混合動力汽車,這一比例為1.3%)。電動汽車60%的成本都在電池上。電池成本仍然較高,當然,正在迅速下降。阻礙電動汽車普及的主要障礙是充電時間過長,以及充電站不足。當然,情況也在改善。推動電動汽車普及,倫敦需投入100億歐元建設充電設施,迄今為止,英國政府幾乎沒有就此專門撥款。荷蘭新的政府提出了一攬子新的發展計劃,明確提出,在2030年,所有的新車都要求達到零排放。理想很美好,會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荷蘭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目前還不到2%。法國計劃從2040年開始,也就是22年以後全面停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目前,混合動力車約佔法國汽車市場的3.5%,而純電動車僅佔1.2%……多種動力同樣是歐洲的方向!

未來汽車一定是多種動力並存

純電動I.D.VIZZION概念車

大眾汽車公司不久前表示,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資逾200億歐元,以加快開發電動汽車。大眾表示,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80款電動汽車,跨越旗下多個品牌,並希望到2030年為旗下300款車型提供電動版。看來,大眾的選擇是“多版本”。

世界之大,不同國家有不同特點。像挪威、荷蘭等,他們國家不造車,而且能源基本靠風電、太陽能、水電、核電,不用燃煤;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車造得不少,但後來所有的汽車品牌全都賣掉了,他們國家2025開始不用煤供電。因為終極目標是節能減排,必須考慮能源結構。現在發動機效率一般在30%左右,是不是可以達到50%?!一個國家(或地區)何不根據自己的能源結構,採納自己最優的動力方式?!

目前來看,氫燃料電池、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短期內普及的可能性仍然較低。氫燃料電池車由於成本太高,至今離市場化還比較遙遠。純電動車目前很難達到傳統燃油車加油一次行駛500公里的能力,電池成本太高也是電動車發展的一大瓶頸。只有在電池技術有了質的提升、充電設施方便齊全、電池續航里程得到飛躍式發展之後,純電動車才有可能普及。

汽車產品節能減排,全世界目前呈現出技術多元化趨勢,燃料多元化,驅動方式多元化。可以預見:相當長一段時間,“並存”是最突出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