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说起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康熙皇帝。康熙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三番”及葛尔单的叛乱,还很好的维持了民族关系。清朝在康熙的治理下经济繁荣,出现了罕见的“盛世”。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在康熙即位之初,清朝可是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内部不仅有权臣鳌拜想要专权,更是有三个藩王蠢蠢欲动,外部更是有很多不安分的“封疆大吏”。而年幼的康熙之所以能有之后如此的成就,离不开他祖母,一代传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所以康熙对这位祖母及“仰慕”又感激。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孝庄文皇后原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出生在蒙古科尔沁部。后金天命十年,十三岁的孝庄嫁给了皇太极成了他的侧福晋,之后因为生下皇子福临有功受到皇太极的宠爱。皇太极在崇德八年突发疾病驾崩,但是皇太极生前没有提前册立太子,所以在他驾崩之后就开始了皇位的争夺。这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势力,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另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两个人一直争抢也没个结果,最后却便宜了孝庄的儿子福临。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福临继位之后,孝庄就被奉为皇太后,但是福临却不是一个长寿的皇帝,不久之后福临也因病去世了,中年丧子的孝庄忍着悲痛把康熙扶上了皇位。此时的康熙才只有八岁,所以朝廷的大事还是得孝庄做主,孝庄就这样一边辅助康熙处理政务,一边敦促他学习治国理政的方法,终于把康熙培养成了一代明君。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因病去世,按照清朝的祖制这时候的孝庄应该和皇太极合葬,但是孝庄却在临终之前特意嘱咐,坚决不愿意和他的丈夫皇太极葬在一起,康熙对这位皇祖母很是尊敬,所以他不敢违背皇祖母的遗命。但是康熙却不知道应该把祖母葬在何处,只好暂时把孝庄的遗体放在了“暂安奉殿”。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而这一放就是38年,因为康熙既不敢违背孝庄的遗命和先祖皇太极合葬,也不敢贸然的选择一个新的陵园。直到雍正三年,经过慎重的决定,就在“暂安奉殿”的原地建立了一个新的陵园,也就是后来的“昭西陵”。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后来,人们就琢磨为什么孝庄不愿意与皇太极合葬在一起,其中有一种说法就是孝庄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皇太极。这就要牵扯到以前的一段历史。在皇太极死之后的争权夺位中,年幼的福临之所以可以有幸登上皇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孝庄在背后的运作,而在运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取得一方的支持,在得到多尔衮的支持后,为了打破僵局豪格也只好同意这个皇弟继承大统。

康熙如此“仰慕”孝庄太后,为何不给她下葬?这一放就是38年

所以就有人猜测为什么多尔衮会同意支持福临,野史一般都说孝庄和这位多尔衮有过一段情事,但是到底有没有还不好说,因为清史的中只有对多尔衮有“皇父摄政王”的称号,具体是不是因为靠着和攀上多尔衮才来的皇位还不可下结论,所以孝庄不愿意和皇太极合葬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