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走出鄉村到最後回到鄉村,其實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從最初走出鄉村到最後回到鄉村,其實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城市化≠現代化

摘抄: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

●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特別是進去21世紀“城市化”愈加快速,這樣也導致了許許多多的鄉村的消失以及環境的惡化,“現代化”需要“城市化”因為這樣才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推動社會發展、提高就業率等,但是“現代化”不全是“城市化”。

●“現代化”是什麼?從它四個層面中就可以得知了,①經濟層面:工業生產力水平高,農業方面產品質量高種類豐富產量豐富,科技得到大程度利用,城市鄉村建設程度高,人民生活質量高②政治層面:民族國家的建立、憲政民主在世界各國的確立、生產的科學管理,政治透明化③社會層面: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共存和諧;公民素質高④文化層面:繼承先進文化精髓,並發展,呈現百花齊放健康發展的場面;所以“現代化”具有複雜性並非只是單一的某個東西。因此不可能去實現完全的“城市化”如果這樣了將會是我們的“災難”,我國作為“農耕文明”的國家,沒有鄉村就等於沒有了根。這是多麼的恐怖!​


從最初走出鄉村到最後回到鄉村,其實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發展的趨勢已經漸漸傾向鄉村

摘抄:低碳健康的鄉村生活就是鄉村的魅力所在

●鄉村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經濟欠發達”、“生活水平不高”、“文娛活動不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綠色、低碳、生態、健康、美麗等這些東西。然而這些東西不就是鄉村所具有的嗎?所以現在有些厭倦了都市“快節奏”生活的公司白領都紛紛返璞歸真走向鄉村生活,甚至有些房地產商認定以後的樓房的建築風格以及周圍環境都將會趨向於鄉村。
從最初走出鄉村到最後回到鄉村,其實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如何發展

​●鄉村的發展以及振興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二十個字,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所以缺一不可。

●鄉村發展主要缺什麼?缺的是人!大量農村人才特別是年輕勞動力進城打工,在為農民增加就業和收入的同時,也導致了農業高素質勞動力和人才的流失,甚至不少地方主要靠留守老人和婦女種田;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發展是不行的。

●現在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向鄉村,走向回家的路。這樣的藍圖是多麼美好啊!
從最初走出鄉村到最後回到鄉村,其實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結語

●如果鄉村振興了就能解決太多社會問題了,比如大幅度縮短貧富差距、減少外來務工(留守兒童也就少了)……畫面太好真是想想都激動。作為一個從小留守兒童的我深知其中的痛苦,希望那天快點來到吧!

●願祖國越來富強人民越來越幸福!​
從最初走出鄉村到最後回到鄉村,其實是社會的發展趨勢!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