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茶精靈

本圖文轉自網絡,如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謝謝!

民間故事:茶精靈

隴西城的李青蟬,是個頗為儒雅的茶商。

他的茶鋪不像一般茶商的茶鋪,他的茶鋪中除了茶葉茶具之外,還擺設有百家典籍、名人字畫,茶鋪後專門設有雅室,供文人墨客品茶小聚。

隴西城裡喝了點墨水的人,都願意到李青蟬那兒買茶品茶。

其一,李青蟬的茶那是真的好。

別的茶商不捨得下血本弄頂尖的茶葉,因為這玩意能買得起的人不多,容易折本,但是李青蟬捨得,且一旦遇見好茶,他往往不計較成本。

其二,李青蟬那是真的雅。

李青蟬雖然是個商人,但讀的書不比一般的秀才少,他的茶鋪裡常常名士雲集,是城裡讀書人最佳的交遊場所。

去那些鬧哄哄的大茶館和腳伕小販一起喝茶,那有什麼意思!

有一次,李青蟬去進貨,他停車歇腳的時候,在路邊遇見了一個老頭子。這個老頭子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好像是個乞丐,又好像是個行腳的道士。

李青蟬可憐他,就讓夥計拿了一點乾糧和錢財給他送了過去。

李青蟬本是好心,可是誰知這老頭子見有人施捨於他,勃然大怒,衝著夥計破口大罵說:問問你們老闆,是不是瞎了狗眼,老頭子懷中有萬金,需要你們可憐?

夥計見這老頭子這麼不講理,也很生氣,就和老頭子爭吵了起來。

李青蟬坐在拉茶葉的車旁,隔得並不遠,他看見夥計和老頭子吵了起來,就走過去勸解。

夥計是個年輕小夥子,口才卻比不上這個邋邋遢遢的老頭子,他臉漲得通紅,委屈地對李青蟬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

李青蟬修養極好,他心裡雖然也覺得這老頭子不講道理,但還是客客氣氣地對老頭子行了個禮,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貿然施捨於人確實有失禮節。

那老頭子見李青蟬這麼謙恭,也就不好再胡攪蠻差,不過他還是振振有詞地對李青蟬說:你要是確實想對老頭子表達敬意,可以把你茶葉車上最好的茶葉弄一點來品品,送幾個饅頭是什麼意思呢?我又不是乞丐。

李青蟬識人無數,他見這老頭子雖然衣衫不整,神態倨傲,但是看那氣質言談,絕對不是普通人。

這時候日頭正中,李青蟬也有點口渴,一聽老頭子要品茶,絲毫沒有覺得反感,反而很高興。

於是他邀請老頭子說:老人家您說得對,我車上確實有好茶,麻煩你移步到馬車旁去,我讓夥計燒火煮茶,我們一起品茶。

這老頭子說:那些夥計粗鄙不堪,怎麼可能會煮茶呢,只是白白浪費茶葉罷了,你取一點茶葉過來,我來煮。

李青蟬見老頭子什麼茶具都沒有,心裡不免懷疑。

老頭子並不理睬,催促他說:快去取茶葉,其他的東西不需要你操心。

民間故事:茶精靈

李青蟬只好走到馬車旁,和幾個夥計解開了捆茶的繩子,打開了茶箱,從裡面取了一點最好的茶葉出來,給老頭子送了過去。

李青蟬走到老頭子身邊的時候,只見老頭子已經用三顆大石頭搭了一個簡易的爐灶,爐灶中間塞了一些樹枝,火苗伴著青煙竄起,看來他已經做好煮茶的準備了。

李青蟬哭笑不得,他心想:這樣也能煮好茶?罷罷罷,這老頭子煮茶的方式雖然有點古怪,但是倒也自然,我且看他能煮出什麼樣的茶。

老頭子接過李青蟬的茶葉放在鼻子下嗅了嗅,搖頭晃腦說:還算不錯吧,勉強能配上的我的茶具。

老頭子說完,就從懷裡掏出了一個陶罐一樣的東西來,這罐子通身紫紅,大肚細嘴,十分古樸。

李青蟬是什麼人,一眼就看出這東西是個寶貝。

這罐子雖然外形平淡無奇,但是看那顏色光澤,絕對是個用最上等的紫砂泥製作、至少已有數百年曆史的古物。

老頭子拿著這個罐子去小樹林裡的清溪中舀了一點水,放在爐灶上煮了起來。

等水煮沸後,老頭子立刻投入了李青蟬的茶葉,水面剛泛起茶沫,老頭子立馬把罐子中的茶水倒入了兩個白色的瓷杯中。

隴西人雖然都喜歡喝煮的罐罐茶,但是用紫砂泥罐煮茶,李青蟬還是第一次遇見,他仔細看了一眼瓷杯中的茶湯,只見湯色碧翠,十分晶瑩。

老頭子示意李青蟬舉杯品茶,李青蟬端起杯子還未品,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已經衝入鼻孔,蔓延到五臟六腑。

他輕輕啜飲了一口,只覺得唇齒間清香四溢,全身的毛孔都舒展開來,茶湯嚥下去很久了,喉間茶香不散。

這茶雖然是好茶,但是李青蟬卻從沒有煮出過這種效果,他一時間對這老頭子敬意陡增,放下茶杯後就站起來再次給老頭子施禮。

他恭恭敬敬地說:學生真是有眼無珠,這茶葉雖好,學生也粗知一點茶道,但是從未煮出過此等味道,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那老頭子哈哈大笑說:我不是什麼高人,煮出此等好茶也不是我的功勞,只是我這個茶罐不是凡品。

李青蟬說:是啊,您一拿出這個罐子,我就覺得是個寶貝,我倒騰了半輩子茶葉,家中也收藏了不少茶具,但是一看您這件,我覺得我的都可以丟了。

民間故事:茶精靈

那老頭子說:我年輕的時候和你一樣愛茶如命,入山修行後,塵世間的東西唯一舍不下的就是這個罐子了,好了,今天你我有緣,你又宅心仁厚、深知茶道,我這寶貝總算是找到可以託付的人了,我也總算能切斷塵絲了。

老頭子說完,就把這個罐子送給了李青蟬。

李青蟬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他接過陶罐怔怔看著老頭子,雖然心裡非常想要這個罐子,但是又覺得無功受祿,有點不妥。

老頭子對李青蟬說:這罐子伴我多年,我最瞭解它了,你千萬不要把它僅僅當成一個茶罐看待,它是茶與紫砂泥的精靈,不僅能煮出好茶,也能煮出毒藥,愛憎分明。

老頭見李青蟬似懂未懂,接著說:這個寶貝遇見什麼人,就會煮出什麼茶,所以你以後用它煮茶待客,要慎重一點,不要輕易用它給不熟悉的人煮茶。

李青蟬覺得奇怪,想要問個清楚,但是這老頭子卻不願意再多說,他站起身拍了拍李青蟬的肩膀,就沿著小路慢慢上山去了。

李青蟬捧著那個寶貝罐子,半天沒回過神來,等他回過神的時候,老頭子的身影早就消失在山路上了。

李青蟬得了那個茶罐,回茶鋪後就用這個茶罐煮茶,請常來茶鋪聚會的文人墨客們喝了一次茶,大家都讚不絕口。

就這樣,李青蟬有個煮茶寶貝的消息就傳出去了。

有一天,李青蟬茶鋪裡來了四個人,請求見識一下李青蟬的寶貝。李青蟬認得這四個人,都是城裡的文痞。

這四個人詩文水平不高,卻擅長於勾結官府,欺男霸女,常寫酸澀的文字攻擊和抹黑城裡一些正直的文人,所以,李青蟬並不樂意讓這四個人見識他的寶貝。

但是李青蟬心裡清楚,如果拒絕了這四個人,自己會惹禍上身,所以他只好強顏歡笑,請這四個人到雅室品茶。

李青蟬取出寶貝茶具的時候,那四個人眼睛發光,茶還沒煮呢,這些人先圍上來評論了一番,李青蟬聽到他們狗屁不通的言語,只能訕笑。

李青蟬讓夥計用這個茶罐煮好茶之後,給四個人都斟上了茶,他自己則坐在一邊陪品。

五杯茶,杯中竟然是不一樣的顏色。

李青蟬的茶,茶湯清亮,芳香四溢,而這四個人的茶湯,有的是淡黑色,有的是深黃色,還有兩個就像白水一樣的顏色。

五個人互相看了茶碗嘖嘖稱奇,那為首的文痞茶湯是淡黑色,他端起茶杯來飲了一口,面色瞬間變得非常難看,好像喝下了毒藥一樣。

其他三個人見這人表情誇張,心中好奇,各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表情也都變得非常奇怪。

那為首的文痞重重地放下茶杯,非常氣憤地對李青蟬說:李老闆要是不願意請我們品茶,直接拒絕就是,為什麼裝神弄鬼侮辱我們?這是什麼茶,簡直就像喝了屎尿一樣難受!

李青蟬性情溫和,見這些人發怒,很慌張,趕緊解釋說自己的茶也是從這罐子裡倒出來的,自己並沒有捉弄他們的意思。

那些文痞端起李青蟬的茶碗查看了一番,品嚐了一下,又把李青蟬的寶貝罐子仔細研究了一番,沒發現什麼蹊蹺,這下四個人好奇心更盛。

於是,李青蟬請他們自行燒水,自行挑選茶葉,自行挑選茶碗,結果斟茶的時候,依舊只有李青蟬的那碗茶茶色、香氣均佳,而四個文痞茶碗裡的茶湯還是以前的顏色。

這些文痞找不到癥結所在,就對李青蟬說:你這茶罐算什麼寶貝,我看還是早點丟到茅坑之中為好,免得玷汙了我等雅士的閒情逸致!

李青蟬生怕這些人一怒之下把茶罐糟蹋了,於是就把自己如何得來茶罐,奇怪的老頭子如何叮囑給這些人講了一遍。

他慌張之下口不擇言,對四個人解釋說,老頭子說了,這個寶貝遇見什麼人,就會煮出什麼茶,這怪不得他啊。

這四個人聽了這番話,臉上忽青忽紅,難堪不已,最後怒氣衝衝摔門就走了。

李青蟬保住了茶罐,也顧不得想這些人以後如何報復自己了,他長吁了一口氣。

後來李青蟬才知道,城裡的文人早就給這四個文痞取了外號。為首那個歹毒心黑,壞點子常常是他出,所以大傢俬下叫他阿黑。

第二個文痞最喜歡尋花問柳,誘騙良家婦女,所以人們都稱他阿黃。

第三和第四個文痞都是不學無術之徒,所以人們統稱二人為阿白。

李青蟬的茶罐就像神了一樣,給四個人煮出了與他們綽號相似的茶色和味道,這四個自然要心虛發怒了。

李青蟬想清楚這件事之後,心裡暗暗稱奇。他把茶罐收了起來,不再輕易給外人煮茶。

而那些上門品茶小聚的文人騷客們,除非是自認為秉性純良,心中坦蕩,否則不敢要求李青蟬用他的寶貝茶罐煮茶。

用這樣的茶罐喝茶,壞人容易暴露心中齷齪啊!

李青蟬弄明白了這寶貝茶罐的神奇之處,更加理解了贈他茶罐的老頭子臨別之前所說的話。

他經商也更加誠信,為人更加謙和,他自己用這神奇的罐子煮茶,從未煮出過異樣的茶湯。

小編有感:這紫砂精靈真是奇妙,竟然能以茶湯辨別奸惡,要是現實當中有這種寶貝,又有幾個人敢坦坦蕩蕩地用它煮茶喝呢?

喜歡本文章內容,添加關注,歡迎轉發收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