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1

如果你对中国楼市的未来感到困惑,那么答案来了!

8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称,自即日起,“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扩大到全国。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保险的品种: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不过老百姓提到这个险种的时候,常常使用“以房养老保险”、“反向按揭”来替代。

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很简单。它的意思是说: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的老年人,可以跟开展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签约,把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从保险公司获得固定的养老金。最终,当老人过世后,房子由保险公司“继承”。

买房子的时候,是购房者从银行贷款给开发商,获得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每月供楼,最终把房子买下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则是一个倒过来的过程。

它的最大价值是:可以让老年人在退休后,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对于保险公司、保险受益人来说,这相当于一个对赌协议:如果受益人长寿,则保险公司可能会亏;反之,会赚。对于受益人来说,风险主要在房屋升值和通胀这两点上——如果自己长寿,中间发生严重通胀,则房子换来的养老金未必够用;如果房屋出现大幅升值,如何分配升值部分,将成为一个问题。

当然,这些都可以通过产品的设定来解决。相信未来会有各种类型的产品问世,供大家选择。

2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最早出现在荷兰,后来在美国大行其道,并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府为什么喜欢这个险种?说到底,是因为“养老”对于所有的国家,都是一个难题。难题的关键是长期通胀,它会呈现几何级数来递进,不断吞噬养老金的购买力。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中国养老的缺口问题非常严重,上面这篇报道给出的数字很吓人。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再加上长期通胀,大家想在退休后过上潇洒的生活,其实难度很大。而住房又是家庭最大的资产,所以“以房养老”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大趋势,至少可以帮助“有房一族”解决“补充养老保险”的问题。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里面明确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2014年6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启动试点。

2016年7月,试点期延长,并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的部分地级市。

而银保监会最新的文件,则把试点扩展到了全国。由此可见,“以房养老”将是中国化解“老龄化”、“养老金缺口难题”的重要手段,意义非常重大。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3

南京:试点两年多仅5人5户投保

2016年7月,南京被列入保险版以房养老第二批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南京首单以房养老保险于2017年8月落地。截至目前,南京共有5人5户投保,年龄多在70岁左右,以独居老人为主,退休后平均收入普遍不高,平均每月能多领5000多元。

南京第一位“尝鲜”的老人汤爷爷今年76岁,身体很硬朗,老伴2010年去世后,他就成了独居老人。汤爷爷的退休工资不高,每月到手也就3600元左右,只够基本的生活开销。而两个儿子也都表明不要房子的继承权,所以汤爷爷就想着能不能把房子盘活起来。

8月10日,上个月刚从贵州旅游回来的汤爷爷:“去年办了以房养老后每个月能领5000多块的养老金,加上退休工资有八九千了。之前跟你说我要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行动起来了。”汤爷爷乐呵呵地说。“手里有钱了也更敢花了,但最大变化还是心理上的,整个人更愉悦了。”

保险版以房养老给投保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但是,从推广情况来看,试点四年以来,相关投保数据并不乐观。作为第二批试点城市,幸福人寿的相关保险产品在南京落地一年后,也只有5人5户投保。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以房养老”遇冷四年,为什么还要在全国推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卫民认为:以房养老为民众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养老形式。其目的是在探索符合国情、满足老年人不同需要、供老人自主选择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这无法替代基本社会保障。尽管首批试点成效不甚理想,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以房养老保险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全面扩围可行且必要。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在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逐步扩大抵押房产的范围,将其他类型的不动产,如商业类的房产、共有产权住房、农村宅基地房产等列入抵押范围,以便解决更多老年人的收入问题。

4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险种的推广,对楼市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第一,“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出现,意味着官方承认房子有“养老价值”。

承认房子有“养老价值”,还意味着官方承认房子在“居住价值”之外,有“资产价值”。否则,保险公司不会推出这个保险,即便推出也不能赚钱。

这种保险的出现,让政府背负的、极其沉重的“养老压力”减轻,那么,房子的长期价值将会得到政府的维护,而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只能加剧养老问题。

第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出现,意味着房子自始至终都将拥有“金融属性”。

可以想见,如果这个险种大行其道,则意味着:中国的房子在前20到30年(按揭期),通过银行跟金融体系实现了绑定;后面的20到30年,则通过保险跟金融体系实现了绑定。在房子至始至终都跟金融体系绑定的情况下,它的下跌风险就可以充分传递给金融体系。那么反过来,房价就很难趋势性下跌,而只向好了。

第三,房子对中国人将更加重要。

它不仅关系你的青春、爱情、婚姻、家庭,还是你晚年避免被通胀抛弃的“诺亚方舟”。租房子的人,你有购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机会吗?

当然,对于那些在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购房的人,你的房子未来能抵御通胀、让你安享晚年吗?恐怕不确定吧!

我们常常感叹手机重要,觉得无时无刻不能离开手机,手机丢了就像自己丢了一样。跟房子比,手机算什么?浮云而已!

能贯穿你生命的,只有房子而已。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5

我们先来看看网友的反映:

吐槽一:每月发的养老金累计不及房子总价值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吐槽二:房子抵押后,自己啥都没落着

“以房养老”,断了楼市退路!南京人,你愿意用房子换养老金吗?

吐槽三:把房子留给子女

吐槽四:担心保障问题

吐槽五:房子若大幅贬值或升值,利益该如何分割

还有部分网友担心房子只有70年产权,存在政策风险;也有人认为,为什么不直接卖房子,搬去养老院,觉得“以房养老”多此一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