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可以憑《白鹿原》作品獲諾貝爾文學獎嗎?

滄海一聲笑zh


《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1942年——2016年)於1988年到1992年躲到白鹿原老家,深居簡出,用4年時間創作完成的嘔心力作,長達50餘萬字。加上他之前用2——3年時間醞釀和蒐集素材,創作這部小說,陳老花費的時間不下6年。

這部小說於1997年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從此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座高峰,令絕大多數作家難以逾越。自1993年首次出版以來,這部小說獲得了空前好評,像什麼“民族史詩”、“時代鉅著”等溢美之詞是對它最好的肯定和褒獎。

截至今年,《白鹿原》總髮行量更是超過了500多萬,包含小說、影視和話劇等多種形式。同時也被翻譯成了10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但這部鴻篇鉅著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確實讓讀者非常遺憾。現在可以確定地說,這部小說無法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

其一,諾貝爾文學獎只頒發給在世作家。

這個也是最重要原因,諾貝爾文學獎有一個硬性規定,那就是把獎項只頒發給當代在世的作家,如果作家已經過世,他是沒有資格評選這個獎項的。陳忠實先生已於2016年4月29日去世,他自動失去了評選資格。

如果陳忠實在世時,通過其它方面的努力,他還有可能獲得諾獎,但現在絕對不能了。

其二,《白鹿原》的翻譯力度沒有跟上,翻譯難度也很大,對外宣傳更沒有做到位。

《白鹿原》雖然被翻譯成了10多種語言,但絕大部分語種為日語、韓語、馬來語、泰國語、蒙古語、俄語等亞洲文化圈的小語種,而不是諸如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等主要語種。

據說有幾個英語和法語版本的翻譯,但翻譯水準很一般,沒有翻譯出小說的精髓。其主要原因是《白鹿原》描述的是陝西關中的農耕文化,為了更接地氣,陳忠實在文中使用了大量陝西方言。

比如,“經管”這個方言,普通話意思為照顧、伺候。外省人看到這個詞難以明白,即使陝西本地年紀不大的人也不容易明白,指望翻譯準確就更難了。還有“騷情”這個詞,還有行為輕佻、獻媚、水性楊花等多種意思,翻譯準確肯定不容易。又如“木亂”,意思為心神不寧,比較焦躁,同樣不容易翻譯準確。

關於翻譯不到位的現象,我們觀看完幾個版本的影視劇,同樣會覺得沒有拍出《白鹿原》小說中表現的精髓,是因為把文學語言轉換成鏡頭語言時,在語言轉換上出現了問題的緣故。

其三,《白鹿原》被譽為“民族史詩”,以描述現實的歷史進程為主,文本基本尊重歷史史實,但敘述語言樸實無華,缺乏華麗色彩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諾貝爾文學獎在評選標準中有這麼一條: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什麼叫“具有理想傾向”?就是把歷史、現實和社會用一種敘述風格和語言技巧串聯起來,既有傳奇性,又有歷史性和當代性,這種語言本身就帶有獨一無二的創造性,讓讀者如同進入了夢境,沉浸在豐富的想象中。

我們從之前諾貝爾文學獎青睞詩人,就能明白這個道理,只因為詩歌語言可以天馬行空,可以任意遊走在各個緯度的空間,能充分調動讀者的想象力。

綜上三點,是《白鹿原》難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


鴻鵠迎罡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有幾個特珠的條件:作者健在,到參評時保持至少二十年文學創作不中斷。正因為這兩個特殊規定,巴金、錢鍾書、沈從文先生未能獲得諾貝爾獎。

《白鹿原》確實不錯,但現在已不是討論其文學成就是否達到諾獎的高度,而是作者已於2016年辭世,與諾獎肯定無緣了。

更重要的,為什麼非要討論諾獎呢?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度真是“洛陽紙貴”“有水井處”有人閱,沒有諾獎,就能貶低其成就?文學作品,是寫給讀者的而不是寫給評委的!而作為讀者,要用自己的腦、自己的心去評價作品,別讓自己的頭腦,被世界一角幾個評委取代了!


bashanlaike


《白鹿原》達到的高度,超過莫言任何一部作品,超過很大一部分世界名著,完全具備諾獎實力。但陳忠實文學生涯產量不高,作品不夠豐富,在國際上影響力不夠,所以不具備諾獎條件。

事實上陳忠實已仙逝,就算有實力有條件,也失去獲獎機會。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隔膜,導致互相之間有理解的偏差,獲諾獎的東方作家如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莫言等,未必是東方最好的作家——泰戈爾例外,因為他是英國殖民地,英語寫作。高行建因為沒機會讀他的作品,不能評價。

偉大的作家,不需要任何獎項為自己加持。


霄哥翡翠


陳忠實的《白鹿原》問世以來,獲得無數讀者和文學評論家的好評。後來同名電視劇的熱播,使普通百姓也熟知了這部作品。

我讀這部小說時,常有激憤和蕩氣迴腸的感覺,這部小說是一部具有史詩規模的、氣勢恢宏的作品,它在長篇小說領域裡,確實達到一定高度與深度。讀完《白鹿原》,再回頭仔細領悟,覺得它真是中國文學領域出現的一部重量級的作品,它不僅有對民族歷史的反思,也是對民族生存的文化反思。

也有評論家認為,讀《白鹿原》可以像讀紅樓夢那樣,稱“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從總體上說它是氣勢恢宏的史詩,從局部、具體細節、語言看,又細針密線,經得起眉批,經得住多方面檢查,可以像《紅樓夢》一樣讀。”

人們對《白鹿原》如此褒獎,是因為它是九十年代初在長篇小說創作領域裡的一部難得的文學精品,它經得起讀者反覆閱讀和咀嚼。

若說至於這部小說能不能獲諾貝爾文學獎,我的回答是,它不能。

我看過文化學者張頤武,對於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四個核心條件的解讀,其條件為:

首先要長時間在國際純文學圈子時,有相當高的聲譽。比如該作家必須在純文學圈子裡獲得認可,得過某些重要獎項,作品有普遍價值。

第二,作家的寫作時間要長,有長時間的文學積累,作品數量要多。諾貝爾文學獎一般偏重於“文學長跑者”。

第三,作家要能熟練運用複雜的現代主義文學技巧,尤其是語言技巧。

第四,作者要富有洞察力,能夠微妙地表現複雜的人性。

此外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條件,是獎項只授與健在於世的作家。

至於《白鹿原》是否符合四個核心條件,比如對陳忠實老師獲得認可的程度,或其作品數量的多寡等,讀者可以以已經獲得諾獎的作家莫言為標準,大致做一個評價。但是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只授與活在世上的作家這一條,就難以再頒給陳忠實了,因為陳忠實老師已於2016年去世。

曾經有過不少作家雖然在文學創作上很有成就,但卻失去獲獎的機會。比如中國作家沈從文,他的著作被譯成多國文字,得到廣泛認可,他曾多次獲得文學獎的提名。據說在他在接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卻不幸離世,因而失去了獲獎機會。

(完)


蘭闍讀書


一部《白鹿原》,幾多精魄潛。民族有秘史,經典永流傳。

無緣諾獎,何憾之有!


李富強4


肯定不能獲得諾獎,,因為他已不在。但也不必因此就酸諾獎。諾獎也好,西方其他獎也好,都有評一評的價值。這是走向世界,連接世界的一種方式,是吸收,融入世界文學的途徑。不能不承認,我們現在的文學,已經落後於世界了。國內茅獎也好,魯獎也好,在世界文學領域,實在缺乏份量。不能再敝帚自珍了。


針尖上的搖滾


當然可以。並且從各個緯度都比豐乳肥臀的質量高多了。可以說新中國以來,長篇小說,白鹿原是最巔峰,雖然也有不少如平凡的世界等優秀作品,但是白鹿原的宏達和深刻,脫離了時代,仍然震撼,他是民族的縮影,也是人性的探索,即是百年前的故事,也是百年後可能發生的故事。偉大的作品,到那個時代,都會熠熠生輝。諾貝爾獎評不評,都無法掩蓋好作品。


適堂論藝


不可能。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從不授給死人。除非陳忠實老先生從棺材裡爬出來說:啊呀,這一覺睡的真舒服啊。


何大學問


若果以莫言的小說丰度比,答案是能!若以莫言小說代表的高度,所標示的諾貝爾文學獎價值,回答是不值!中國最好的小說和文學評價尺度,自有中國人自己的文學與文化標準。泛政治化的西方某些特定人群,不應該具備這個資格。


雍和谷


作品的廣度,垮度,和深度都達到一定程度,遠勝近些年的一些長篇小說。但獲得諾獎已經不可能了,陳忠實已經過世。另外還要看《白鹿原》在世界的影響力,在評委和相關推薦人眼中的看法。獲得諾獎雖然最後主要靠一兩部有影響的作品,還要看他一貫作品的行成的獨特風格和社會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