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究竟应该怎么生活(原创)

人老了究竟应该怎么生活(原创)

人老了,究竟应该怎么生活,这是一个复杂而又严峻的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养老。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的年轻人,多数在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家里的老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城市一些老人有退休金,日子还能好过些,农村老人65岁以上每月有几十元的养老金,65岁以下生活基本靠自己。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的老人,生活方面就是有点差异,不至于饿死家中,只是孤独,寂寞会让一些老人忍受不了,最后走上绝路。“咖先生在先”文中介绍广州一位72岁退休女教师,因为无法忍受孤独而留言“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三天后儿子才知道母亲的死讯。

这个事情真是让人无语。子女不在老人身边,家里也没有一个陪伴的人,老人离去几天,儿子才知死讯,是儿子不孝,还是老人无奈。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应该引起子女们和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子女们,在忙自己工作的同时,安排好家里老人的生活问题,自己没时间陪老人,可以花钱找人陪,或者给老人找个伴,总之,不要让老人孤独的待在家里,否则,出了什么事情,真的难于发现,同时也会让自己后悔。

二,出行。社会关注老年人,给老年人以优惠待遇,65岁以上的城市居民,政府公共交通部门给每人办一张免费乘车卡,这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正和关爱,是前所未有的。可是一些老年人不珍惜,在一些公众场合倚老卖老,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江西都市现场”视频报道,新余那位殴打公交司机的老人,竟然是因为前几天公交司机准时开车,没有等他上车。几天后老人看到那位司机,就直接冲上公交车,问司机“你认识我吗?”司机说:“不认识。”老人就动手打司机,司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有还手,老人打伤司机,并且在公交车到站后,强行从前门下车。司机准备报警,老人溜之大吉。司机为了讨个说法,已经带着车上的监控视频报警了。老人就等着民警上门吧。

这个老人打人的理由简直是太荒唐了。公交车又不是你家的私车,凭什么让人家在站台前等你上车呢,想要早上车,为什么不早到站牌前等着。即是这个班赶不上,还有下班车,你又不是年轻人,赶着去上班,干嘛因为这点不是事的事,来找司机后账呢?老人的行为给人一种倚老卖老欺负人的感觉。网友在评论栏中骂声一片,而且有网友再次建议取消老年卡。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爆料的老人打公交司机不是一个两个,而且还有老头打女司机的更让人气愤。因为老年人手持免费卡,几乎每天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跟年轻人挤公交,还因为争座位引发摩擦,许多人已经对这种现象不满了。某个城市为了减轻上班高峰的运行压力,已经在试行取消老年卡;还有一个城市规定了上下班高峰时间段不许用老年卡。如果说一些老人再不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其结果很有可能是“一颗老鼠屎,腥了一锅汤。”所有老年人都要跟着受灾。

三,主流。老年人的主流是好的,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的。老年人养老的主流也是好的,虽然有许多不孝的子女,也有伤害父母的子女,但是社会主流还是赡养老人的子女比较多,只是赡养的方式不同而已。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子女们也要生存,不能因为要养老,就都守在老人身边。这也是无法克服的现实,因此,子女在外打拼,家里空巢老人就渐渐多了起来。有些大城市有社区服务队,给空巢老人帮忙做家务。北京就是先例。

养老院也许是一些老人最终的归宿,这也是一种养老方式;有些城市出现的抱团养老也是不错的养老方式,空巢老人们不妨试一试。独生子女时代的老人们,最后的养老问题会更突出,依赖子女不是最好的养老方案,所以要提早为自己的老年做好准备,有备无患么。

总之,老人们一是要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前做好打算,寻找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老了就不会手忙脚乱;二是一些脾气暴躁或者日常比较强势的老人,最好收敛一下自己,不要因为个别人的不良行为损坏所有老年人的形象,让年轻人瞧不起,说你们是“坏人变老了、”“倚老卖老”。

老年人应该给年轻人做出好的表率,而不是让年轻人不齿。

你们说是不是应该多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呢?

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