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旗下的斯柯達到底什麼來頭?爲何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

話說這個大眾在國內玩的是特別開。豪華高端路線呢有奧迪,經濟適用路線呢有大眾,而低廉適用的路線也有,那就是斯柯達。大眾這樣的玩法似乎就是想承包國內的汽車市場啊。而奧迪和大眾的愛恨情仇我們也講了,這個斯柯達和大眾到底又有什麼關聯了?是什麼讓它倆走到了一起,而為何斯柯達走的低廉適用的路線在國內為什麼不受待見,處於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今天我們就跟你講講斯柯達和大眾之間的“愛恨情仇”

大眾旗下的斯柯達到底什麼來頭?為何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

斯柯達這個品牌如果說起來那歷史真的就是太悠久了,建立開始到如今已長達123年的歷史。而斯柯達是靠什麼起家的呢?就像其它那些品牌一樣,蘭博基尼造拖拉機,本田造摩托。斯柯達也不例外,它的百年長跑依靠自行車起步。這起步點就不一樣了是吧,別人起步就是燒油的,你還是腳踩的。但斯柯達的創始人有頭腦啊,會抓住機遇。在1899年的時候就開始生產摩托車了,你看才用了4年。當時他們生產的摩托車都是用來出口的啊,所以才會引起大眾的注意嘛。於是在1991年的時候就被收購了一部分,而到了1905年,斯柯達的這個創始人就開始造汽車了。因為背後有大眾的技術支持啊,說話硬氣,所以當時走的路線也是非常野。

大眾旗下的斯柯達到底什麼來頭?為何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

大眾和斯柯達又是怎樣成為一家子的?那會應該就是大眾財大氣粗了,有錢。上面也說了,斯柯達當時生產的摩托車都是依靠出口,所以導致大眾來收購,不過一開始大眾僅收購了斯柯達70%的股份,到了2000年才將剩下的30%給收購完。

大眾旗下的斯柯達到底什麼來頭?為何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

斯柯達也還有一個誤點,有很多人以為斯柯達屬於大眾,就會認為它是一個“德系車”?其實並不是!斯柯達當時成立時是有捷克人創建的,總部在捷克的首都附近的一個小鎮上。直到斯柯達被大眾收購以後,才全新注入大眾的技術,走的路線也越來越德系化,畢竟管理層都換上了德國人。斯柯達作為四大汽車生產商之一,年生產量最高的時候達到了45萬輛。在國外也是非常受歡迎,德國就是斯柯達最大的出口國之一,其二就是英國了。有些人就疑問啊,為什麼在國外這麼受歡迎,在國內為什麼感覺它不怎麼受待見啊?大街也基本看不到什麼斯柯達的車啊?

大眾旗下的斯柯達到底什麼來頭?為何在國內一直處於不溫不火?

你要這樣想就更大錯特錯了!斯柯達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佔據50%的市場額,在國內的銷量在2011年的時候就早已突破年售20萬輛的數字。而到了2014年的斯柯達已在國內銷售總量123萬!你看到這樣的數據還會覺得斯柯達在國內的不溫不火嗎?那還是有人疑問,斯柯達是怎麼進入國內市場的?其實這個回答就簡單多了,大家都知道,國內有兩家大眾,一個是上汽,還有一個就是一汽了。當時2006年之前,大眾對這個一汽的寵愛比上汽強。上汽就這樣被冷落了。就氣不過找了小三,也就是通用。德國大眾那邊看不對勁,就開始回頭哄這個上汽。上汽也倔,怎麼哄都不行,就想多要兩條生產線。於是德國大眾也還是為了上汽開心,把斯柯達給了上汽。也定下約定就是每年都要引進一款新車,也就是晶銳,明銳,速派這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