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易地扶貧「搬」來幸福生活

洛阳: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文 ▏河南日報記者 田宜龍

截至今年 8 月,洛陽市已建成安置房

167 處、10117 套

累計搬遷

3.9萬人

發展特色產業項目

1298 個

帶動搬遷群眾就業

26010 人

發展特色產業項目

1298 個帶動搬遷群眾就業

26010 人

完成技能培訓

13438 人

實現就業

11151 人

共建成光伏點

583 個

覆蓋搬遷群眾

18576 人

“人勤勞蜂勤釀生活甜蜜蜜,搬新房娶新娘幸福奔小康。”一副對聯描繪了易地扶貧搬遷戶張嵩現的幸福生活。8月27日,在嵩縣黃莊鄉汝南社區,張嵩現說:“俺一輩子都沒想到,貧困戶一分錢不拿也能住上這寬敞的樓房!”

洛阳: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張嵩現依靠地方幫扶養蜂脫貧

張嵩現身體殘疾,這幾年依靠地方幫扶養蜂脫貧。2017年,他從深山區的三合村搬到依山傍水的汝南社區,住上了三居室新房子,還娶上了媳婦。前不久,他註冊了“鐵柺張”蜂蜜商標,通過網絡把蜂蜜賣到全國各地。他還無償傳授養蜂技術,帶動村裡貧困戶脫貧。就在8月中旬剛落幕的第二屆“豫創天下”創新創業大賽上,他獲得了三等獎。

在洛陽,易地扶貧搬遷讓越來越多的山區貧困戶像張嵩現一樣過上了好日子。

據洛陽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的信息,全市44.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5.9萬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山區丘陵,佔到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人數的23%。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洛陽市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擺在最關鍵位置,結合實際、自我加壓,確立了“十三五”期間“五年任務、三年完成”的總體目標。

洛阳: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劉行麗在就近的扶貧車間工作

洛陽市政府負責人介紹,洛陽重點圍繞打通要搬誰、搬哪去、怎麼建、穩得住、咋致富5個關鍵環節,抓住精準確定搬遷對象、科學編制搬遷規劃、同步推進安置點和配套設施建設、積極拓寬就業渠道、著力營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5項重點任務,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形成了安置區生產發展、生活幸福和遷出區生態修復、資源再利用的雙贏格局。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美。洛陽市在研究確定搬遷安置點選址時,堅持靠縣城、靠鄉鎮、靠園區、靠旅遊點,利用這些地區已有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快速實現人社、公安、民政、衛計等服務功能向安置點延伸覆蓋,利用城鎮、產業園區的產業帶動作用,方便群眾就近就業、增收致富。

洛阳: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寬敞明亮的新房

欒川縣依託境內的2個5A級和5個4A級景區等旅遊資源,帶動了3萬餘名群眾實現創業就業,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其中,王坪村安置點的群眾就業率達50%以上,人均月收入由原來不足1000元提高到1500元。

易地扶貧搬遷使世代居住在深山的群眾搬出了深山,住進了新房子,有了新工作,過上了新生活。截至今年8月,洛陽市已建成167處、10117套安置房,累計搬遷3.9萬人。全市發展特色產業項目1298個,帶動搬遷群眾就業26010人;建成扶貧車間311個,受益搬遷群眾11458人;完成技能培訓13438人,實現就業11151人;共建成光伏點583個,覆蓋搬遷群眾18576人。

洛阳:易地扶贫“搬”来幸福生活

9月1號出版的河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