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8月下旬,我們前往泰國,就當地的移動互聯網發展狀況進行了十餘天的深度調研,其中重點涉及移動支付、電商以及物流等行業,在接下來時間我們會連續發佈以上行業在泰國的現狀以及未來趨勢。

先說說我們為何選擇泰國作為研究樣本。

根據泰國官方統計局數據,2017年泰國居民家庭月收入為26946泰銖(約為人民幣5600元),社會整體處於穩定發展態勢,諸多數據指標呈現良好態勢,如2018年7月1%的失業率,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4.8%的GDP增長。

總體來說,泰國雖每幾年就會爆發政變,但普通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定,除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處有宗教極端勢力的恐怖行為外,大部分國土治安良好,生活相對穩定,在東南亞地區中,經濟總量位居第二,人均GDP位於第四,這些都為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提供了絕佳溫床。

我們先將泰國移動支付產品按照所屬國進行分類,見下表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其中, rabbit為基於NFC卡片支付,是曼谷BTS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發行的交通卡,在聯營商家處可進行支付。這種支付方式在國內雖然已經被移動支付所淘汰,但由於這兩家企業所掌握的資源,以及泰國本土用戶對手機移動支付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使得在我們看來相對滯後的支付方式在泰國仍有一定市場(我們隨後會重點介紹)。

此外,銀行業做為泰國移動支付的重要一支力量也不容忽視,我們在明天文章將做詳細說明。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711便利店支持的支付手段

此外還需介紹下blue pay,這是一家創立於中國深圳的企業,在泰國主打自動售貨機,其體驗與國內售貨機類似(也有少量店家支持),但在支付方式上,可現金、TrueMoney、微信和支付寶共用,blue pay更像是提供交易通道,在部分商場以及輕軌和BTS城市軌道交通有一定覆蓋率,但總體規模不大。

關於泰國不同企業面對移動支付的轉型我們會有專門文章介紹,在此我們先簡單勾勒該國支付市場的主要格局。

騰訊退出戰役 LINE接微信對抗阿里

在前文表格中,中國企業對泰國支付市場的滲透率極高,如泰國本土產品TrueMoney背後是阿里(佔比20%),AirPay的母公司Garena背後是騰訊(持股39.7%),曾經有輿論認為阿里騰訊將會在泰國複製國內的支付大戰,但目前看來,該情況應該不會發生。

我們根據App Annie對泰國地區的支付產品的下載量,製作排行榜,見下圖。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由於支付寶在泰國尚未對本國居民開放,以及Lazada wallet主要做為Lazada的內置產品,未推廣獨立App,因此,這兩類產品並未在榜單中體現。

很容易發現,在移動社交領域,LINE對WeChat完全是壓倒性的優勢。

社交成績的疲軟,使得騰訊的移動支付進攻就無法如國內這般得心應手,截至目前,LINEPay早已可以對泰國本地人開放註冊,但WeChat支付仍只針對中國遊客,LINE在泰國支付領域對騰訊的壓制力足可見一斑。

若將WeChat剔除,騰訊系在泰國移動支付的佈局只有AirPay,但由於其更多注意力放在遊戲充值之上,在便利店以及商店鮮有看到推廣,使其下載排名遠落後於同類企業,短時間來看,AirPay在泰國影響力很難有根本性提升,三星支付除少量門店外幾乎也見不到。

如此,榜單之中的互聯網企業就只剩下阿里系和LINE了。

對於阿里而言,其在泰國的移動支付爭奪戰中主要有三層防火牆:1.支付寶針對中國遊客,這個在泰國主要景點以及711為代表的便利店都可以看到,在此渠道微信和支付寶如影相隨,而且由於支付寶在泰國與規模較大的開泰銀行合作,雙方在一些遊客聚集場所也會進行聯合營銷;2.針對線上購物的Lazada wallet,該產品在去年併入螞蟻金服體系內,在泰國主要還是依託線上Lazada購物渠道進行,由於泰國用戶對於現金以及網銀支付的執念,為教育用戶,Lazada wallet進行了諸如充話費打折的活動,在即將到來的9月9購物節中,更是為一些用戶錢包主動充值27泰銖(我們在泰國的朋友收到),來加速用戶支付教育;3.在線下支付領域,有TrueMoney,其母公司由於是泰國赫赫有名的正大集團,手中掌握數萬家711便利店,可加速產品佈局,但在全家就未看到TrueMoney的身影。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全家便利店支持的支付手段,未見TrueMoney和微信

阿里由於在泰國由於佈局較早,加之其業務推手是與當地文化關聯不大的電商和零售業務,不會遭遇太大阻力,相反,微信做為社交平臺更考驗平臺本土化的運營能力,則要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我們再重點看看LINE在泰國的崛起。

關於LINE能夠擊敗微信成為泰國移動社交NO.1的討論有許多,但在我們走訪看來,

最為關鍵的原因為:本土化運營的成功。

泰國人對可愛類的東西有迷之好感,如以熊為主題的衍生品出現在各類商店中,LINE將此發揮極致,無論是在表情商店亦或是在線下推廣均強化卡通動漫定位,我們甚至在曼谷一家商場發現了LINE的衍生品店,產品從手機殼、充電寶到體恤衫、衣服,無所不包,顧客絡繹不絕,甚至在門店中還有一個LINE的主題探險密室,票價大概為人民幣180元,超過大皇宮價格。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BTS上兩個月在賣的裸熊紀念版rabbit卡,裸卡價值199銖,附贈卡套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門票價格超過大皇宮

LINE在泰國強化了吸引用戶的諸多元素,我們諮詢幾位泰國本地人對LINE和微信(WeChat)的區別,答:前者一想就是可愛,有畫面感,後者就是冷冰冰的社交工具。

相反,微信在國內雖然被產品經理膜拜,但在泰國卻巨大面臨文化差異,這也提醒其在國際化征途中將面臨嚴峻的本地化運營理念的調整。

由於社交領域的成功,使得LINE在泰國採取了微信在國內類似的激進做法,LINE平臺之上已經包括視頻、支付、打車等產品,並推出送餐業務的LINEMan,並有SIM卡LINE Mobil(類似騰訊的大王卡),越發像是一個小微信。

支付無疑是LINE的重點業務之一,我們根據走訪發現其在運營商主要由兩大手段:1.補貼,我們在曼谷線下商家中發現有LINE的支付補貼廣告,力度較大;2.與rabbit聯盟,鼓勵用戶將rabbit卡與LINE聯合綁定,用戶和支付場景共享。

總體而言,LINE在泰國和微信在國內的擴張路徑幾乎一模一樣,LINE的App也正在朝向巨無霸平臺邁進,雖然受用戶習慣等的制約,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在支付應用和場景的進取能力。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攝於曼谷某所中學外的咖啡館

所以如此看來,阿里和LINE爆發正面衝突幾乎是必然的,但:1.阿里在泰國的盟友正大集團手中有711便利店門店支持,這是LINE所不具備的資源;2.雖然LINE找到了rabbit作為盟友,但政府近年一直在推動兩條軌道交通的統一支付,雖然現階段遭遇了運營方的抵制,但也使得rabbit這個盟友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3.LINE雖然遍地開花,但其實並未如微信這般壟斷高頻一線產品,如微信有滴滴,有美團外賣,但LIN的E無論是外賣還是打車業務均難稱得上是一線(泰國外賣尚在市場教育期,此後會講),LINE生態中絕對領先產品比例偏低會一定程度上降低其進攻性。

但正如在國內,高頻社交產品進軍支付有天然的用戶習慣優勢,雖然阿里已經制定了三層防火牆,不過要一定程度上面臨LINE的衝擊也是註定的。

我們曾問當地人,在LINE和TrueMoney之間如何取捨,答:若只是方便肯定選LINE,但如果711不接入,也肯定要裝後者。

最後簡單回答一些熱門問題:

依靠場景推動支付在泰國是否可以行得通?

答:很難,現金依然是泰國最主要的使用場景,無論是Grab還是便利店,雖然提供了多種支付方式,但當地人依然愛使用現金,現金到付仍然是網購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即便退款也要附上銀行賬戶如此麻煩仍然有人選擇網購現金付款。

泰國移動支付觀察之一:騰訊退出 LINE成阿里大敵

Lazada的賬戶現金補貼

但泰國人又屬於價格敏感型,補貼就可以促進用戶行為的轉變,目前Lazada wallet在做,LINE也有,TrueMoney有但比例相對較小,隨著行業進展的深入,補貼大戰在泰國全面打響是遲早的。

中國互聯網企業壟斷移動支付會不會在泰國重演?

答:基本不會,泰國企業由於都是民營企業,整個商業競爭氛圍很濃,截至目前,銀行業、互聯網公司、百貨商家甚至運營商都在搶奪這塊市場,互聯網公司雖有一定技術以及用戶聚集優勢,但各方勢力角逐相當激烈,互聯網企業要完全控盤實屬不易。

下篇我們會將泰國各方對支付的角逐詳細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