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图)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

在中国的史书中,日本首次出现是在《汉书·地理志》中,其中有云:“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这里的“倭”,指的便是日本。根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国国王便派出使臣向光武皇帝朝贡。倭国使者自称为大夫,光武帝授其“汉委奴国王”印绶。这里的“委”字是个通假字,便是“倭”字。这样看来,难道早在2000年前,中国皇帝便已赐给日本天皇一方金印?这自然是不肯能之事。因为日本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弥生时代,日本列岛是由许多古部落组成,根本没有封建国家,更别说天皇了。而“汉委奴国王”金印则是赐给日本列岛上一个叫“奴国”古部落首领的。

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图)弥生时代的日本人

由此可知,在公元1世纪时,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之间已经有了外交来往。后来,中国也曾数次派出使者渡海访日,两国从此一直都没有断了往来。在西晋人陈寿所著《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中,首次记录了一位神秘的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根据书中记载:在进入公元2世纪后,日本列岛上的大小国家悉数陷入纷争,已经形成规模巨大的战争。而邪马台国自然也不能幸免,内乱不止,征伐不休,国土荒废,百姓疲惫。此后,男性王曾数度更替,却始终无人能平息战乱。人们只好拥立卑弥呼上位,于是内乱顿时平息,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图)邪马台国的位置尚不能确定,但多数日本史学家认为它位于日本西南端的九州岛

根据中国史料的记载,卑弥呼被拥立登基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189年左右。这位日本女王极具神秘色彩,说她年长却不嫁,善于从事鬼神一道,似乎更拥有占卜算命、通晓神之意志的神秘能力,属于巫女一类的存在。她按照神的意志统治邪马台国,无论什么人都不能反对。而在民众的信赖和支持下,卑弥呼更是领导邪马台国,陆续征服30多个国家,并以女王身份对他们进行管制。后来,卑弥呼考虑到邪马台国的内外形势,便致力于和中国交好。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卑弥呼女王派出两名使者难升米和都市牛利,携带4名男生口(奴隶)和6名女生口,以及真丝等贡品向魏王(曹叡)朝贡。魏王见此大喜,不但重赏两位倭国使臣,还授予卑弥呼“亲魏倭王”印绶。这意味着魏王只承认卑弥呼一人是倭国之王,更加能印证出卑弥呼女王高超的外交手段。

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图)邪马台国内战

魏齐王正始元年(公元240年),魏王(曹芳)遣使者远赴邪马台国。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邪马台国又派出8名使者访魏。如此几番来往,两国之间的关系便日渐亲密。正始八年(公元247年),邪马台国和敌对的狗奴国关系恶化,一场大战霎时爆发。卑弥呼派出使者向魏王求援,但援军却一直未到。这场战争一直持续数年,卑弥呼女王也不幸死于战事之中。此后,另一位男性王继承权位,而邪马台国却又陷入内战之中。之后,卑弥呼的家族中又出了位名叫壹与的少女。在她继承王位后,邪马台国终于又迎来和平。据说,壹与登基时只有13岁,却已如卑弥呼一般精通鬼神之道。后来,她也向魏和西晋派出过使者。然而,在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以后,邪马台国却突然在中国史书上彻底消失了。

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图)日本宣称天皇“万世一系”,但天皇作为日本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时间其实并不长

邪马台国以及卑弥呼女王,在日本史书中公然出现还是二战爆发以后的事,在战前谈论卑弥呼绝对是触犯禁令之事。这是因为日本一直宣称天皇是“万世一系”,而若以天皇家的史观来看,又怎能容许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女人当上日本皇帝?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曾经向中国俯首称臣、朝拜纳贡。很多事实确实存在过,但却不能公开,更不能承认。就这样,卑弥呼这位统治过古日本邪马台国的女王,在1700年时间里,竟被日本从史书上彻底抹去了。

中国史上早有记载的神秘女王,却被日本从史书上抹去,原因令人无语

(图)卑弥呼女王

由于卑弥呼在日本历史中出现时间确实较短,这位日本弥生时代的神秘女王身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年龄、容貌、家族传承等都一概不清。但有一件事却是比较清楚的,卑弥呼有着极为奇特的生活习惯。她有一个弟弟辅佐她治理国家。卑弥呼登基后深居宏大宫殿内,却从不在人前亮相。有一千多名女奴在深宫听其差遣,但能够与卑弥呼接近的人却只有一人,便是她的那位弟弟。无论是传达命令、上奏情报,还是搬运饮食、照料起居,竟全是她弟弟一手负责。卑弥呼执政70余年,死时已90余岁。据说,她死后建造了巨大坟茔,并有100余名女奴殉葬。但由于邪马台国的具体位置都还尚未确定,卑弥呼女王陵墓的位置自然也至今成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