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陀:文学什么时候被边缘化了?

李陀

李陀:文学什么时候被边缘化了?

李陀,原名孟克勤,达斡尔族,内蒙莫力达瓦旗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第101中学。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文学》副主编。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短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分别获1979年、1981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文学边缘化?

近些年流行一种说法,文学被边缘化了,或者是小说被边缘化了。这种说法引起了作家李陀的思考。

李陀说,他一边观察今天的文学情况,一边回顾文学史,拿来和今天进行对照,得到的结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的确被边缘化了,“特别是从市场的角度看,小说的重要性,特别是严肃小说的重要性,的确没有以前高了。但反过来想,是不是正因为这样,文学的意义、小说的意义更增加了”。

李陀:文学什么时候被边缘化了?

李陀解释了自己这样说的原因。他认为,这些年来,文学帮人们认识现实的功能被忽视了。“随着文化市场的急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费主义文化成了主流,文化生产的各种产品,包括影视、动漫、综艺节目等,目的主要都是娱乐,他们不担负娱乐之外的功能(当然有例外),都不帮助我们认识现实。”这样一来,李陀认为能帮人们认识世界的作品就成了稀缺的东西。写严肃文学的作家要考虑一下,“文学怎么恢复认识现实,认识社会,认识当今世界的功能”。

写作之法

那什么样的写作才能达到帮人们认识现实的目的呢?李陀发现,十九世纪的作品在认识现实这方面做得很好,总结那一代作家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写人物,使这些文学人物不但有个性的鲜明特征,而且有时代特征,和这个时代,和具体的历史生活、社会生活,还有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联,把塑造人物形象当做写作最高、最重要、最中心的任务”。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人物来认识时代、思考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