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包氏学之唐代易学的传承状况

唐代易学

周易包氏学之唐代易学的传承状况

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隋朝一统。隋朝与秦朝比较类似,虽然都是长期动乱的终结者,但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同时其后的朝代却经历了较长的且相对较安定的社会,秦之后的两汉存在了四百多年,而隋之后的大唐也存在了将近三百年之久。南北朝时期,对于易学的传承,基本上是南宗王弼、北宗郑玄的局面。到了唐朝,国家的用人政策发生巨大的变化,即由汉朝以来的举荐制转变为科举制。唐太宗以文治天下,人才的标准,既要有经书谋略,也要有诗赋才能;可以说大到治国之策,小到修身养性,必须兼备方可。

唐易的特色:一在于《易经》传承上,官方正本《周易正义》与学士本《周易集解》的出现;一在于易学于天道、地道、人道上的显著成就。

先说一下《周易正义》。此书为孔颖达受命于唐太宗所撰写的《五经正义》之一。唐朝以科举制选择天下才士,《五经正义》可以说是必修的课程。《周易正义》采用王弼与韩康伯的合注,卷首则由孔氏概论《周易》。孔氏的概论分为八个主题:一论易之三名,二论重卦之人,三论三代易名,四论卦爻辞谁作,五论分上下篇,六论夫子十翼,七论传易之人,八论谁加经字。八论内容,总结了汉代以来学者对《易经》的系统认识。如果说“十翼”辅助了卦爻辞,《易纬》辅助了《易经》,那么《正义》则是《周易》的第三个辅助系统。

唐中期宝应元年,士子李鼎祚(zuo)著《周易集解》。易的传承,我们知道,自从王弼扫象以来,许多易学的资料不容易为习易人所掌握,孔颖达更是将王弼与韩康伯的注解作为官方正统。尊王、韩,就跳不出王、韩的框框。如果别人想要成就一家之学,必须广览博识、厚积薄发。李鼎祚的《周易集解》,虽然没有形成一家之言,不过却给研究易学的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人通过他提供的资料,就可以摸索易学传承的轨迹,从这个意义上,《周易集解》的作用是很大的,这也是至今我们仍然经常见到的原因。

《周易集解》自序云“集虞翻、荀爽三十余家,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李鼎祚可谓是狠人,《集解》远溯(su)战国之子夏,中追西汉之孟喜、焦赣、京房,东汉之马融、郑玄、荀爽及刘表,下及三国与晋之名流,近融孔颖达、崔憬(jing)之观点,有重点,有泛论,几乎成了一个大口袋,只要是关于《易》的著述,皆为宝物,然后纳于囊中。李鼎祚的成功,在于他的博学多识;他之所以又一直不得意,也许也在于他的贪多嚼不烂,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认识。

唐易的继承,以孔颖达和李鼎祚为代表,这也反应了儒士易的穷途末路。唐易真正的发展,是方士大胆的实践运用的结果。譬如善卜者袁天罡,善医者孙思邈,善历法者李淳风、张遂,善风水者杨钧松,善算命者李虚中等等,他们为大唐创造了丰富的易学文化。方士的成就,又可归结为天道、地道与人道的发展。

易之天道变化,表现在历法上。唐朝的历法,以唐初的《麟德历》与唐玄宗时张遂的《大衍历》最著名。

《麟德历》的创造者为李淳风。李淳风,据《唐书》记载,其为“岐州雍人”,其父李播曾注《老子》。李淳风精通算术与星相,贞观七年制成浑天黄道仪,贞观十五年参与撰写《晋书》与《五代史》——《晋书。天文志》即其作品。《麟德历》用定朔法排历谱,以无中气之月置闰,优于以往之历法。占星作《乙巳占》。相传,占验后世朝代更替的《推背图》,即为李淳风与袁天罡合作。

张遂,即为一行和尚。他被认为是第一个认为恒星运动的人,第一个测算子午线长度的人。

地道的发展表现在风水学上。风水学以郭璞为祖,以杨钧松为宗;杨氏于风水学的地位,就如老子之后的庄子。杨钧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又称“杨救贫”。唐僖宗时为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著《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等书。传人曾文讪(?shan)、廖瑀(yu)、刘江东等人,影响深远。

人道的发展表现在医疗与算命上。孙思邈有“药王”的称谓,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四柱算命学,在唐初以年柱为主体,以生年之天干为本命,辅以纳音法推命。李虚中改以生年为主,取年月日时为四柱算命。五代徐子平改以日干主,查四柱之间五行生克、制化、刑冲、会合推算人命。四柱算命与唐初的袁天罡秤骨算命,形成命理一排。看相、算命,成为民间易学的最主要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