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的合理化推演——解析赵光义接班哥哥赵匡胤称帝之谜

解决了军人政治的问题,不等于保证江山永固。保证赵氏江山永固,也不等于保证江山就能够顺利传给赵匡胤自己的后世子孙。赵匡胤生命的最后时刻,就留下了这样的遗憾。

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即位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史称宋太宗。


“烛影斧声”的合理化推演——解析赵光义接班哥哥赵匡胤称帝之谜


关于赵光义即位的过程来讲,处处透着不正常,但是不正常不等于就可以信口开河。这件事情流传到现在,居然就演变成了一件惊悚离奇的宫廷传说。传说的版本也不一而足,比如,说当晚兄弟两个本来是在一起喝酒的,后来醉酒,赵光义非礼了赵匡胤的宠妃花蕊夫人,然后盛怒的赵匡胤要拿玉斧砍弟弟,然后没有砍中。之后,一不做二不休的赵光义砍死了赵匡胤,血溅宫廷。随后,赵光义第二天继承大统。即便是比较保守的传说,也是赵光义抢先了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一步,早早跑到皇宫继承皇位,吓得赵匡胤的皇后连忙向自己的小叔子求开恩。不管传说的版本如何,后世将这个夜晚称为——烛影斧声。看看我们的野史,包含了多少电影元素在里面?兄弟,父子,叔侄,叔嫂,宠妃,悬疑,暴力,色情,凶杀……


“烛影斧声”的合理化推演——解析赵光义接班哥哥赵匡胤称帝之谜


后世史家,津津有味地消费着,离开我们已经一千多年的那个夜晚。

我们先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我们先看可以肯定的几点:

第一, 赵匡胤生前,是没有确立皇太子,或者皇太弟的。比如,赵匡胤有两个成年的儿子,一个叫赵德昭,另一个叫赵德芳(民间传说的八贤王原型)。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这两个儿子一个25岁,另一个17岁,但都没有立为太子,甚至都没有封王。

第二, 赵匡胤生前封赵光义为晋王,兼开封府尹。注意,这个晋王是位列在宰相之上的。也就是说,赵光义的地位,相当于一个高于国务院总理的第一副主席角色,同时还兼任首都市长。遥想当年的后周世宗柴荣,他即位之前的封号和赵光义就是一模一样的晋王加开封府尹标准双配。而相比之下,赵德昭最高做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国务院总理。然而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这个国务院总理已经被削去了军权和财权,是个瘸腿宰相而已。而赵德芳也差不多,而且职位更低一些,并没有位极人臣;

第三, 赵匡胤可以认为是猝死的。猝死的论断,有一个佐证,是赵匡胤没有传位的遗诏流传后世,说明他对自己的死,是没有想到的。然而,猝死只是说突然死亡,而未必是死于凶杀。

第四, 赵光义的即位,连他自己都觉得需要澄清和解释。这一点,倒是特别像我们前文提到的雍正帝,以及他《大义觉迷录》(见第二章第三节)。公元981年,也就是赵光义登基之后的第六年,突然由赵普宣布了一个“金匮之盟”。金匮之盟的意思是,当年赵匡胤,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临终前(961年),曾经希望赵匡胤吸取柴荣身后的孤儿寡母丢天下的教训,为国家立长君。简单来讲,赵匡胤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传给赵光美(杜太后的另外一个儿子),赵光美再传给赵德昭。不过,让人更加疑惑的是,为什么赵匡胤在世的时候没有提过这事?甚至赵光义登基之后没提?反而是登基五年之后出了一个“金匮之盟”呢?

第五, 赵光义即位后,有很多人莫名其妙离世。赵光义在位时间,是公元976到公元997年。首先979年赵德昭去世,享年28岁;981年,赵德芳去世,享年22岁;984年,赵光美去世,享年37岁。尤其是赵光美,是被赵光义贬谪到房州(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被贬的同一个地方,见第一章第五节)之后,忧惧而死。注意一下,这几个人都是对赵光义的继承权有威胁的,也都是盛年而死,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怀疑。

“烛影斧声”的合理化推演——解析赵光义接班哥哥赵匡胤称帝之谜


以上五点,算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事实。那么,根据已知的事实,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当时“烛影斧声”的真相。我们认为,首先,金匮之盟是存在的,但是没有成文的文件。杜太后的遗命,由赵匡胤兄弟三个铭记在心。换言之,赵匡胤其实当时也担心当时自己儿子尚小,重蹈后周覆辙,所以口头答应了母亲;第二,赵匡胤因为这个口头承诺,所以多年来没有公开立太子。他在等待两个儿子的历练,直到能够承继大统的那一天。而事实上,赵德昭和赵德芳确实在逐年升迁,只是还没有到最核心的权力层而已;第三,赵匡胤的死,是猝死,但应该不是被赵光义所杀。但他死后,皇后的意思一定是立赵匡胤的儿子为继承人。然而,阴差阳错,晋王赵光义凭借自己在宫中的人脉关系网,提前得到消息而捷足先登。不过,我们退一步讲,正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死前没有立下遗诏,即便两个儿子都已成年,但也没有提前确立皇太子或者皇太弟,那么赵光义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有等同的继承权,甚至如果根据杜太后的口头遗命的话,甚至赵光义还是继承人的第一顺位。所以,赵光义的登位,合理但不合情。第四,赵光义即位之后,一定与赵光美的死脱不开干系,因为即便根据“金匮之盟”,只要赵光美活着,那么接下来传位的优先级也轮不到赵光义的儿子们。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死,我们没法去凭空揣测,但是我们至少从常识上想,赵光义是有嫌疑的。

所以,我们讲,烛影斧声这件事,可能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离奇。但是,即位前后,赵光义这个人的所作所为,确实难免有人品上的瑕疵。

然而无论如何,赵光义登位。当年给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人,又亲自继承了赵匡胤那件黄袍。赵匡胤,同样完成了自己的一个生命轮回。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