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平壤之戰 一將無能 累死三軍


平壤之戰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於1894年9月15日在朝鮮平安道首府平壤進行,是日本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的決定性作戰。1894年9月初,日軍開始向平壤推進,參戰部隊共16000餘人,清軍防禦部隊為15000餘人。

平壤是朝鮮平安道首府,山環水抱,城牆高大堅固。共有城門六座:南為朱雀門,西南為靜海門,西北為七星門,北為玄武門,東為長慶門,東南為大同門。玄武門跨牡丹峰修築,由於牡丹臺緊靠城牆,因而成了守衛平壤的關鍵,城東又倚大同江為天險,總之平壤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當日軍向平壤進發時,清軍並無積極措施,8月31日,葉志超電告李鴻章,主張“俟兵齊秋收後合力前進”,李鴻章竟認為是“老成之見”。直到閔丙奭電告日軍正向平壤撲來,李鴻章才意識到事態嚴重性,急電葉志超“預備進佔”。1894年9月15日晨,日軍按計劃發動總攻。戰役在三個戰場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其三為城西南戰場。


到午後2時,平壤的三個戰場的基本形勢是:大同江南岸戰場,馬玉昆所部毅軍擊潰了日軍進攻,獲得勝利;西南戰場,勝負未分;只有城北玄武門戰場各壘被攻陷,牡丹臺、玄武門失守,但日軍尚未入城,對清軍來說戰事猶有可為。

但是,牡丹臺、玄武門的失守和左寶貴的陣亡,使清軍主帥葉志超嚇破了膽。他與眾將商議,決定棄城逃走,說:“北門咽喉既失,彈藥不齊,轉運不通,軍心驚懼,若敵兵連夜攻擊,何以御之?不若暫棄平壤,令彼驕心,養我銳志,再圖大舉,一氣成功也。只有馬玉昆提出異議,但葉志超不聽。下午4時許,葉志超遂以朝鮮平安道監司閔丙奭的名義,派一朝鮮人冒雨送書於日軍元山支隊陣中,表示願意棄城撤退。

1894年9月15日夜8時,清軍開始撤退。葉志超先已密傳各營,輕裝持械,趨夜而退。因事出匆忙,未能周知,加以大雨傾盆,清兵冒雨結隊成群,或自七星門、靜海門蜂擁而出,或由城牆攀越而去;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義州大道而向北奔。而日軍元山支隊埋伏於義州大道,第五師團主力部隊則埋伏於甑山大道,以截擊撤逃的清軍。


天明後,日軍巡閱戰場,僅箕子陵附近,二三百步間,清兵人馬屍體,累累如山,埋沒道路,溪流為紅。其屍體最為密集堆積者,在五十步以內伏屍百二十,斃馬三十頭,互相枕藉。據統計,僅僅在此一夜之間,清軍在逃跑路上被擊斃者達1500多人,並有683人被俘。其中,有119人系因傷被俘,25人傷重而死,3人病死,47人因企圖逃跑而被日軍槍殺。

清軍被日軍虜獲的軍火、彈藥、糧食及其他各種物資不計其數。9月16日晨,日軍元山支隊和朔寧支隊入城,山呼天皇萬歲,城中不僅無清兵一兵一卒,朝鮮居民也紛紛逃散,“這樣大的一個城池,極少看到韓人的影子,滿街都是生氣勃勃的日軍士兵”。

清軍退至順安時,又遭日軍攔擊,損失慘重。而葉志超則馬不停蹄,一夜狂奔五百里,於16日逃至安州,在安州向朝廷謊報軍情稱:“倭人遽以三四萬之眾猛撲環攻”,“苦戰五晝夜”,“子盡糧絕,退出平壤”。 然後又往義州逃跑,於21日渡鴨綠江逃到中國境內。至9月24日,清軍全部退過鴨綠江,日軍完全控制了朝鮮半島。


整個平壤之戰持續時間很短,以清軍大敗告終,清軍死亡近2000人,被俘數百人,而日軍僅以傷亡700人左右的代價奪取了朝鮮北部重鎮——平壤。平壤之戰是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也是戰爭中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對整個戰局影響深遠。

平壤之戰後,清政府一度聽信了葉志超的虛假戰報,降旨慰勉,其後被御史揭發其捏造戰功,被判斬監候。盛軍統帥衛汝貴亦以“臨敵退縮,以致全軍潰敗”、“剋扣軍餉”、“縱兵搶掠”的罪名被處斬。而左寶貴則被光緒帝追贈太子少保銜,賜諡號“忠壯”。

9月16日,日本明治天皇賜諭嘉獎平壤大捷,接著日軍進一步推進,將戰火燒至中國境內。平壤之戰的結果完全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前敵主帥昏聵無能造成的。從戰略上看,清政府執行消極抵抗政策,沒有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勇氣和決心,一味堅持保守方針,致使15000名清軍株守平壤,坐待敵人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