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如果大家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宋景詩》或者《武狀元蘇乞兒》,肯定會對僧格林沁記憶猶新。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彪悍蒙古騎將的最後時刻吧。

(慘烈的八里橋之戰)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彪悍的蒙古騎將。

僧格林沁是清王朝蒙滿騎兵部隊末期的主要將領。他曾親率騎兵擊敗太平天國北伐軍,斬殺正丞相吉文元。繼而水淹太平軍,生俘林鳳祥,李開芳。

英法聯軍入侵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他準備充分上下用命,重創聯軍艦船水兵。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因側翼被襲,大沽炮臺失守。並且於張家灣,八里橋遭到慘敗,蒙古騎兵在近代排槍火炮面前全無優勢,但仍然用自殺式衝鋒上演了舊式騎兵的落幕之戰。戰果之懸殊讓人震驚,法軍死亡3人,英軍死亡2人,清軍死亡1000-3000人。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法國遠征軍中尉保羅·德拉格朗熱回憶:“炮彈和子彈無法徹底消滅他們,騎兵們似乎是從灰燼中重生。他們如此頑強,以至於一時間會拼命地衝到距大炮只有30米遠的地方。我們大炮持續和反覆地排射,炮彈於他們的左右飛馳,他們在炮火中倒下了。”

儘管失利,但僧格林沁的皇親國戚身份和蒙滿貴族裡僅存的善戰能力讓朝廷不得不繼續仰仗於他。

(八里橋戰役當天傍晚的情形復原圖)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後僧格林沁前往山東河南主管軍務。南下的五年中,他擒殺捻軍首領張樂行,剿滅劉德培黑旗軍和白蓮池教軍,又平定苗沛霖團練割據勢力,可謂功勳卓著。(因被封親王,以下簡稱僧王)

然而,新興捻軍採用游擊戰法以後,官軍每況愈下。僧王所率一萬多步騎由於立功心切,連連遭受伏擊,多位騎兵將領戰死。眼見恆齡,蘇通額等愛將們命喪黃泉,他怒火中燒,不顧曾國藩等人勸說,日夜兼程百里,追殺捻軍。

(僧格林沁照片)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1865年5月18日,他在長途追擊捻軍到曹州府高莊集,過去資料稱高樓寨,經查證當地數百年間從未有過高樓寨地名,實際為多次上報奏摺中的誤傳。該地實際應為山東菏澤市西北的高莊集。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捻軍早有準備,如同擊殺恆齡,蘇通額等騎兵將領一樣,他們故意引誘僧王至預設地點,四面伏兵齊發,將清軍幾乎全殲。僧格林沁,內閣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鰲,額爾經厄等諸多將官於此戰中盡皆被殺。

他的死震驚清廷,一直仰賴的蒙滿騎兵宣告徹底敗亡

不僅如此,八旗和蒙古長期的軍事存在名存實亡。隨著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地方勢力崛起,滿漢力量已經失衡。清政府的實際控制力大大下降,可以說在清王朝的棺材板上釘上了一顆釘子。

(僧忠親王行獵圖卷)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僧格林沁之死:

(老電影《宋景詩》中的僧格林沁,不怒自威)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對於他的死因,目前一共有多種說法。

自殺說——光緒朝國史館的高熙喆在《高太史文集》中稱僧王肩部中矛墜馬,馬匹逃走後他獨自留在麥田中。有跟隨的一名蒙古騎兵趕到,勸其上馬。僧王卻讓這名騎兵把頂戴花翎丟到三里以外。蒙古兵不明就裡,照辦返回之後才發現僧王已經不見。等在一里外找到僧王之時,只見他兀自端坐,仔細一看,才發覺已經死去。查看傷口,恐怕是先用右手持刀割喉,手顫抖不能完成,又換左手再次割喉,終於自殺。

這條記載過於詳細,並且行文間形似小說藝術加工,難以採信。

《宋景詩歷史調查記》中有叫彭維卿的當地之人口述回憶,僧王是因為傷重,上不去馬,選擇自殺。

《天咫偶聞》中也有記載,捻軍把僧王所部包圍數重。僧王乾脆下馬盤坐於地,對士兵們表示絕不後退。捻軍不知道這是滿清親王,圍攻越來越急。僧王擔心被捻軍擒獲,遂從容就義。

(“叫宋景詩明天把腦袋送來!王爺我等著他,打不過他,我投降!”)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內奸所殺說——《見聞瑣錄》一書記載當時僧王緊追捻軍,一日一夜一兩百里還不罷休。馬隊在前,步兵追趕不上,步騎又困又餓,常常一天吃不上一頓飽飯,於是士卒埋怨紛紛。一天傍晚,僧王催促行軍。騎兵們都說步兵尚在後方四五十里,請在此地宿營等待,明日到齊再行前進不遲。結果僧王厲聲拒絕,命立即吃完飯趕路。一位姓烏的將官向來性格強悍,他便乘此煽動騎兵們作亂。趁僧王吃飯之時,烏某從背後將他襲殺。後又帶領亂軍逃走,不久被官軍抓住,挖出心肝祭奠了僧王。

此文中記載的部分人物和當時的所在地點對照不一,可靠性不大。

《濟寧直隸州續志》稱僧王被一名叫“桂三”的叛將所殺。在高莊集之戰中,早有叛變之心的桂三剛剛出陣,就立即反水,帶兵於陣前反戈一擊,衝擊清軍。亂軍中,僧王被桂三殺死。後來官軍大隊趕到,抓獲桂三,並將他用石磨碾死。

桂三叛變有官方資料印證,但細節並無法查實。

(不許退!不許退!電影《宋景詩》清軍潰敗場景)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捻軍張皮綆說——這就是目前網絡流行最廣的說法。

山東當地百姓有一首流傳的歌謠:“四月二十開的仗,殺得僧王轉麥棵。小閻王(張宗禹)一邊開言叫:皮綆(音geng)皮綆你聽著,為何不將僧王捉?皮綆應道:讓我仔細找。麥棵裡將僧王來拿住,手舉大刀割了他的頭。老百姓聽說僧王死,人人心裡都快活。”

除了淳樸的民間歌謠,當時的《薛福成日記》和《志遠堂文集》都有相似記載。

僧王受傷墜馬以後,張凌雲(張皮綆)瞧見,趁其摔落不備,立即衝上去用刀連扎僧王咽喉。僧王便倒地不起,官軍也四處逃散。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也就是7年後,巡撫丁寶楨通過尋訪抓住了張凌雲,同時搜到茄蘭香串18顆。經過查證,有人認得這是僧王時常攜帶的懷中舊物。經過官府審訊,張凌雲招供。其供詞之詳細,才讓人知道這就是殺死僧王之人。隨即押赴刑場凌遲處死,摘取心臟,在忠親王廟裡祭祀了僧王,終於了結此事。

淮北地區對張皮綆的被捕更有傳說。稱他在捻軍失敗後就返回渦陽老家,依然耕田養家。清政府多次派出官吏微服私訪,他終於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派出的暗探抓住,解往北京的中途,張皮綆絕食而亡。

這種說法看似有理,但丁寶楨的相關資料裡無法找到此事的蛛絲馬跡,《丁文誠公奏稿》和《清史錄》裡都沒有記載。

(電影《宋景詩》中僧格林沁的末路)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結語。

歸納起來,僧格林沁因與捻軍交戰兵敗而死沒有疑問,但具體的細節還需要更加深入的調查考證才能摸清。

滿清後期,旗人生活日益優越,早已不適合征戰。蒙古王公和清廷的關係也隨著政治價值降低而日漸疏遠,這時出現的兼具聯絡蒙滿關係又能征慣戰的僧格林沁具有很大價值,可以穩定局勢鞏固統治,可謂清廷南天一柱。

在他之後,清廷只能無可選擇的依靠南方漢人實力派,達成某種合作關係。這種關係明顯不如傳統的蒙滿貴族統治穩固,日後的東南互保,各省獨立就來源於此。

可以說,僧格林沁之死,算得上滿清對軍隊控制,對地方統治消解的濫觴。

(呈突擊隊形的捻軍騎兵)

僧格林沁之死——最後的蒙滿騎將


(謝謝觀賞,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其他文章賬號下可見)

參考文獻:《僧格林沁若干問題及研究》《僧格林沁探究》《清史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