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文臣,两次出征安南,战死沙场,没人知道他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这一届的恩科,有个进士叫刘俊,他遇事非常善于剖析,然后结合实际给出具体解决策略,朱元璋非常欣赏他。他先后担任兵部主事,郎中,右侍郎等职位,等到燕王朱棣靖难成功登基后,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一介文臣,两次出征安南,战死沙场,没人知道他

明朝兵部尚书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在安南(今越南)多次挑衅下,终于正式下定决心南征安南。朱棣对此南征平乱行动非常重视,不仅亲自践行远征部队,还把自己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军事参谋刘俊派往军中,随军参赞军务。刘俊虽然一生在兵部工作多年,从兵部主事的职位一路做到兵部尚书,但是他从未正儿八经地前往战争前线打过一分钟的仗,可谓是一个十足的文臣。

但是刘俊接到朱棣的任务后,没有任何推脱,也没有丝毫懈怠大意,他充分利用自己心思缜密的特点,在军中出谋划策,多次立下战功,为明王朝第一次南征安南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受到了朱棣极大的赏赐

一介文臣,两次出征安南,战死沙场,没人知道他

朱棣对刘俊极为信赖和倚重

公元1408年,大明远征安南平乱的部队班师回朝,安南部分以简定为代表的武装势力再次起兵反叛,不得已,朱棣第二次派出远征军平乱,同时,再次派出刘俊随军参赞军务。但这一次不像第一次那么顺利,明军多次遇伏大败,多位主将也被杀。刘俊率领部分军队走到大安海口时,飓风突然大作,扬起的尘沙使白天变成了黑夜,此时,安南叛军设伏而出,刘俊且战且走,终于寡不敌众,最后自刎而死

这次明军的大败让朱棣大为震惊,他在悲痛和自责中再次组织大军开赴安南,才控制住了局势。但是刘俊为国征战,奋力杀敌,战死沙场的英勇功绩,却一直没人为他上报,事过多年,朝廷中竟然无人知晓刘俊的英勇事迹,其家属也未得到应有的抚恤和安置。直到洪熙元年,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他偶尔听到前兵部尚书刘俊身陷敌阵,宁死不屈,力战而死的英勇后,才责备相关的官员失责没有上报,并且马上下诏朝廷给刘俊应有的褒奖和抚恤,并给他赐祭,赠太子少傅,谥节愍。授予他的儿子刘奎为给事中。

至此,刘俊的这一先进事迹才天下有所闻

一介文臣,两次出征安南,战死沙场,没人知道他

明仁宗朱高炽一向被称为仁爱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