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乡:创新精准扶贫五个“+”模式,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

碧江区和平乡地处铜仁市西北部,离主城区17公里,总面积116.7平方公里,现有省级贫困村7个,深度贫困村4个,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1404户4974人,是省级三类贫困乡,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和平乡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作为2017年全省14个拟“脱贫摘帽”区县之一的碧江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增收,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和平乡搭乘脱贫攻坚的“顺风车”,通过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壮大农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基层党建等措施,探索出精准扶贫五个“+”新模式,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让和平乡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又有别于其它乡镇的脱贫致富路。

“产业扶贫+贫困户”

自2014年来,我乡积极争取各级部门扶贫资近4000万余元。累计发展油茶4700余亩、精品水果510余亩、水产养殖220余亩、中药材1500余亩,蛋鸡5万多羽,肉牛810余头,年出栏生猪1.6万余头。实现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户均增收2000余元。经过党委政府近两年扶贫工作的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以油茶为主,多种扶贫产业共同发展”的特色扶贫模式。今年,我乡将巩固脱贫成果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按照“一个模式抓到头,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做法,力争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个短期产业,2个长效产业,户均增收3700元以上。

“农业园区+贫困户”

我乡现有现代化农业园区3个,分别是和平农业园区、陈家寨农业园区和龙鱼农业园区。借助精准扶贫的“春风”,争取项目资金投入150万元,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带动、建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采取“农业园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大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不断加快贫困户脱贫进程。

园区充分发挥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区、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建设温室大棚230亩,育苗基地210亩,水培蔬菜120亩。种植辣椒95亩,豇豆160亩,其他蔬菜625亩。贫困户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还可以通过进园务工挣薪金,直接带动贫困户30余人务工,项目联结7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龙头企业+贫困户”

积极搭建龙头企业助力精准扶贫新平台,引进铁骑力士集团、华以农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进驻和平乡,加快改变我乡传统种养殖模式,促进种养殖业转型升级。

目前,铁骑力士在我乡推行“1211”模式,即1栋猪舍,一对夫妻,年出栏1000头猪,年收入10万元,减少养殖农户市场风险。积极探索“生猪代养”模式,并为代养场提供仔猪、养殖技术、医疗技术服务,仔猪长大后由企业进行收购。近两年来,我乡争取扶贫资金195万元,新建生猪代养场4个,其中已建成投产3个,年出栏生猪4800余头,与118户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结协议,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华以农业有限公司在龙鱼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化蔬菜种植300余亩,投资77万余元,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通过对务工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实现农产品初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30户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结协议,带动23人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200余元。

“乡村旅游+贫困户”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平乡紧紧依托临近铜仁主城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山水,开发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的山水生态观光型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园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以“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干在农家、摘在农家、品在农家”为主的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

遥山沟村充分利用历史佛教名山-伏魔山悠久的历史文化,由碧江区锦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打造临近松桃牛郎镇、八村的环伏魔山万亩油茶带,山脚下的新隆寨民俗文化村。节假日城市居民出游,间接带动公路沿线农家蔬菜,精品水果,土家鸡蛋等农产品的销售。

和平村、陈家寨村充分利用境内河流带来的人流量,利用村内大坪坡石林景观,和平农业园区内的精品水果、QQ农场、沙滩烧烤和水上烧烤等项目,游客可以观石林、采蔬菜、住民宿、摘水果、做烧烤等项目,让游客乐在其中,体验自己动手采摘水果、栽种蔬菜的乐趣。

“基层党建+贫困户”

“脱贫要致富,少不了支部”,基层党组织的堡垒是否坚固,对脱贫攻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党员,就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我乡通过组建一支“爱干、肯干、实干”的支部,强化党支部对各村经营主体的领导,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支部+园区、支部+电商”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村级产业发展壮大。

选派工作组组长、包组干部、帮扶干部驻村,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先后为群众调节纠纷30余起,为群众解决困难120余个。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群众院坝会等方式讲党课,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宣讲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宣讲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切实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民心所向,职责所在。和平乡党委政府始终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行动目标,尽职履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抓好扶贫扶志扶智扶精神,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纪律保障,补短板强弱项。“三支队伍”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全力以赴,举力攻坚。这一幕幕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缩影,正在为实现党在十九大报告上的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做出切切实实的行动。(毛冬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