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想要南遷,而大臣們都知道崇禎的意思,爲什麼沒人想討好皇帝主動出來替他背黑鍋?

馮開朗


明末的鍋,不好背啊!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于謙同志一樣,願意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為國,尤其是到了明朝末年,更為病態

一心為國的人,基本都得慘死——如盧象昇、孫傳庭、楊嗣昌等名將

恭迎奉承的人,一般都很瀟灑——如魏藻德、陳寅、李國楨等奸臣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多個內閣大學士,首輔也是如走馬燈一般經常輪換,可為何就沒有個忠心耿耿的呢?這跟他當時屠戮閹黨導致權力失衡有一定的關係,但泱泱大國就全都是奸詐小人麼?這怪就得怪崇禎自己

一個用力過猛的領袖,且十分多疑,還相當好面兒,結果就是——伺候他的,都得是人精兒才行!


崇禎年間的首輔,是一個比一個爛,其他官員就更...

要說首輔是百官之首,代表的是國家官僚系統的最高水準。可反觀崇禎一朝,都是些什麼貨色呢?溫體仁、周延儒之流就不必多說了,除了爭權奪利基本不幹好事,好不容易有個楊嗣昌還算湊合,但這哥們也是個小心眼兒,搞起政治鬥爭來是不遺餘力

比如說一代名將盧象昇同志,就是被這個夥計給害死的;而有著大明最後一根支柱稱號的孫傳庭,也是被楊嗣昌算計,不僅沒能覲見崇禎述說剿匪大計,反而被關進大牢吃了三年牢飯。等楊嗣昌死了,崇禎緩過勁了,才給人孫傳庭弄出來

只可惜,這個時候他無法短期之內剿滅李自成,卻在中央各部官員及崇禎的催促下被迫出戰,最終在潼關這個他曾經把李自成打的只剩下18個人的地方,被李自成砍瓜切菜般的收拾掉,而孫傳庭也沒有李自成那麼好的運氣,或者說他壓根兒就不想逃,直接在戰場上陣亡

至於大學士陳演那就更逗樂了,該捐款時不捐款,一毛不拔就不說了,還哭窮。可明朝一滅,還沒等劉宗敏給他上刑,直接回家掏出4萬兩白銀奉上

這些都是身居高位之人,也都是崇禎曾無比信任之人,他們都這個熊樣了,還能指望其他人比他們優秀麼?所以背鍋這種事兒,除非是金的,否則是沒人乾的!

不能全怪這些大臣,這口鍋朱由檢同志也有份!

早在南遷之前,一件事的發生徹底暴露了朱由檢的弱點——死要面子!當時他和楊嗣昌一起密謀想要和後金議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成為此事的主要執行者,並緊鑼密鼓的籌備著。話說這事兒怎麼還偷偷摸摸的呢?又是密謀,又是籌備的,皇帝一句話不就搞定了嗎?無非是一道詔書、幾車寶貝嘛?答案是否定的

深知攘外必先安內道理的崇禎,是想要和後金議和的,但是奈何朝中文官基本不同意,而且這個事兒吧,也比較掉價。所以他想偷偷的和後金談條件,談好了整明白了再告訴大家或者說壓根就不告訴了,以求耳根子清淨,也避免出現不可控因素

怪就怪陳新甲,竟然把密謀書放在書案上,結果被部下當做日常下發公文,竟然傳抄邊關各部,直接導致此事捅到了京城!好嘛,一時間全炸了鍋,文官集團氣勢洶洶的找到崇禎質問,這事兒是不是你乾的!你是不是把祖宗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全都給忘了,你要幹嘛?跟滿韃子議和嗎?

面對這樣的場景,淡定的崇禎選擇殺掉陳新甲了事,算是堵住了百官的嘴,當然也封死了自己議和的路,還有誰敢再提議和,再為他賣命呢?

猶豫不決,也是崇禎很致命的一個弱點

崇禎的反覆無常,是出了名的。而這樣的性格如果是下屬還好,幹掉就好了;而問題是崇禎是一把手,這就很尷尬了!一會向東一會向西的,搞的底下人根本就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比如和後金的議和上,他的前後反覆不堅定,就導致了很嚴重的後果

為了與後金議和,他受楊嗣昌高起潛的慫恿,放棄一心主戰的盧象昇同志,並放任其孤軍深入並戰死沙場,你說這麼個人才你都折了,是不是得狠下心來一定要求和呢?可問題是,當陳新甲無意間走漏風聲後,他卻變卦了,搖身一變從堅定的求和者化身憤青,表示要和大明的尊嚴共存亡,二話不說就給陳新甲砍了

一來一去,損失兩名優秀人才不說,事兒還沒辦成,這就是反覆無常的後果。包括說袁崇煥的死,也跟崇禎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先不說袁督師有點二愣子,如果崇禎同志能夠自始至終的對他懷疑或是信任,或許矯詔殺毛文龍這樣的事兒就不會發生,而袁督師也不會落得個逆賊的罵名

死在崇禎手裡的高級官員,單單督師、總督一類的高官,包括袁崇煥在內,就足足有十一個,這是怎樣一個可怕的數字!由此可見,崇禎的反覆背後,還有喜怒的無常

大家都看透了崇禎的性格,不再敢去為他做事兒,至於國家,相比之下還是自己的命更重要些

官場風氣則每況愈下,朝堂之上連百官之首的首輔大人,都是魏藻德、李國幀一流的馬屁精,其他人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縱使有人想要精忠報國,恐怕也是報國無門!

最後的結果就變成了——討好崇禎是沒問題的,背鍋就算了吧!

直至北京城破才恍然大悟的崇禎,突然發現自己一直想要讓別人背鍋的,可最後所有的鍋都在自己身上,無奈之中他也只能用最決絕的方式,完成了一次甩鍋

自去冠冕、以發覆面的崇禎,留下了“諸臣誤朕”和“文臣人人皆可殺”的怨言,一走了之——這個鍋,大家人人有份,一人一口,給我背起來!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這件事完全是崇禎自己作下的。

崇禎這個人有一個最大的毛病--死要面子。不管遇到天大的事情,維護自己的面子是首要的,甚至這已經成為崇禎的潛意識。

我們不知道崇禎為什麼會如此的愛面子,但是愛面子這個毛病,的確讓大明喪失了許多戰略機會。其中一個就是與後金議和一事

當時農民軍與後金輪番折騰,搞得崇禎痛不欲生,這時候他就起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念頭,想要先和後金議和,抽出手來徹底收拾農民軍。從戰略角度來看,這一想法沒問題,畢竟當時的大明無法兩線作戰。

於是崇禎密令兵部尚書陳新甲與後金通信,商議議和的事情。但是有一天,陳新甲將邊關發回的後金關於議和條件的密函放在桌子上,其家童誤以為是《塘報》,就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導致議和洩露。

議和事件洩露後,崇禎不僅不維護陳新甲,反而落井下石,將陳新甲斬首,就是怕暴露自己,不願擔上議和的“惡名”。

但是當時朝堂上的大多數人都心中有數,議和是崇禎自己的意思,否則陳新甲一個兵部尚書就算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私自和敵國談議和的事情。但是崇禎卻為了自己的面子幹掉的陳新甲,不僅錯失了很好的戰略機會,而且也讓群臣的心徹底涼了。在群臣看來崇禎就是一個“送死你去,背黑鍋你去”的涼薄之人,都不願意替部下背黑鍋,這樣的老大跟著有啥意思。

到最後想要南遷時,群臣也都明白崇禎的意思,但是就沒人站出來,因為他們生怕自己也和陳新甲一個下場。而且從歷史經驗來看,一個朝代亡了,君主必須死,但臣子們不一定啊,只要肯低下頭投降,就算不能繼續做官,多半也可以回家養老的。所以當時的臣子即沒有為大明守節的想法,也沒有替老大去死的念頭。南遷自然不了了之。


巖上無心雲相逐


有很多人覺得崇禎皇帝就是個榆木疙瘩,覺得他完全可以遷都南京,以避李自成和滿清的鋒芒,座山觀虎鬥,等李自成和滿清鬥個兩敗俱傷,再效仿太祖朱元璋北伐收復失地,然而,難道崇禎皇帝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嗎?不然,崇禎最後想過遷都,不過被大臣“勸”住了。當時確實有很多大臣想到了這一點,他們也提出來這個觀點了,崇禎也默認了,所以並不算被黑鍋。但是,這個看起來不錯的主意被一些道貌岸然的大臣給否決了。

崇禎皇帝

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記載了崇禎皇帝最後一次考慮南遷的過程。崇禎十七年(1644年,就是李自成進北京的這一年)正月初三,崇禎皇帝在德政殿召見左中允李明睿,李明睿是天啟年間的進士,左都御史李邦華和總督呂大器將其舉薦給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在召對中詢問其禦敵良策,李明睿請崇禎屏退左右,走進御案之前,小聲的向崇禎皇帝建議:“臣最近聽到賊寇氣焰越來越囂張,已經漸漸逼近京城附近,現在唯有南遷可以緩眼前之急。”崇禎皇帝聽了之後,說:“這件事情十分重要,可不敢亂說。”過了一會,又問道:“不知道天意如何?”李明睿答道:“天意難測,還是要靠皇上聖心獨斷,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影視劇中的李明睿

一般大臣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是不敢隨便提出南遷的建議的,而李明睿則不顧自身利益提出了南遷的建議,眼見如此忠心之臣子,崇禎皇帝也不由得將自己的心聲托盤而出,崇禎皇帝對李明睿說:“南遷這件事情,我早就想做了,但是沒人願意幫我,所以才拖到了今天。你的想法和朕不謀而合,但是外臣都不願意南遷,該怎麼辦呢?這件事情十分重大,你千萬不可外洩,否則定要治你重罪。”之後君臣二人相談甚歡,崇禎皇帝還給李明睿賜宴,可見崇禎皇帝對於李明睿提出的南遷主張十分贊同。

二月初八日,李自成攻克太原,北京西邊已無險可守,情勢越發危急,李明睿又上疏勸皇上南遷,崇禎皇帝十分贊同,於是將李明睿的奏疏下發各部討論。然而奏疏發出去之後,百官譁然,有些道貌岸然、死讀書的偽君子跳出來反對遷都,其中以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為首,他將主張南遷之意斥為邪說,還上疏參了李明睿一本,說:“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光時亨阻止遷都

但是光時亨此舉無疑是拍到了馬蹄子上,他可能並不知道崇禎皇帝也是主張南遷的,於是崇禎大為惱火,氣得破口大罵:“光時亨阻止我南遷,本應處斬,但是姑且饒了他這一次。”雖然崇禎皇帝大發脾氣要斬了阻止他的光時亨,但是他在關鍵的時刻又不夠強勢,於是南遷之事經過這一鬧,又不了了之了。

崇禎皇帝大怒

最終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李自成在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就進了北京城,而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至死也沒有遷都,而且連兒子都沒有送出北京城,就就導致了江南殘餘的南明政權缺乏一個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皇帝,最終各派勢力互相爭鬥,被滿清各個擊破。而崇禎皇帝作為一言九鼎的皇帝,應該為此事負責,畢竟是他的優柔寡斷斷送了南遷這一唯一挽救大明王朝的機會。

1644年4月形勢圖


天涯看點歷史號


皇帝想要南遷?

不過是一閃而過的念頭而已,等到事不可為之時,想起來這個念頭來了,按照這個皇帝一貫的脾氣,把責任推給大臣,當初我要走,你們不讓走,

關鍵的問題是明軍已經對朝廷沒有希望,盼著朝廷早點死,皇帝想不到更不敢想

看看當時的形勢,表面上根本沒有走的必要,李自成在1644年一月,還在陝西,這個時候走,真是會在歷史上留一下一筆,賊在千里之外,皇帝望風而逃,

李自成東征,就打了一個硬仗,在寧武關打了十幾天,死傷了上萬人,後來基本上沒打仗,一路和平解放,包括北京也是和平解放的,隨便哪兒再打個十幾天, 慢騰騰的吳三桂也該到了,

四路勤王大軍就來了唐通,唐通還降了

李自成東征就這個情況,明軍對這個朝廷早就絕望了,都盼著早死早超生,混到這個份上,是這個皇帝平常的一貫做為,忠臣良將一個個慘死,要麼被皇帝殺了,要麼死了皇帝卻也不知道撫卹,

這個皇帝死好面子,有事情就把責任推給臣子,當文臣武將是傻子嗎,能混上去的都是人精,

到死都是諸臣誤我,死了活該


書劍漂零


崇禎有兩大絕招,一是面子神功,二是推鍋大法。死在這兩大絕招下的高手不計其數。如絕頂高手袁崇煥就死在這兩大神功之手,剩下如滿桂,申普,盧象升,孫傳庭,陳新甲,洪承疇等高手,懟上崇禎的兩大神功非死即傷。

到了最後剩下的明朝大臣都得到了崇禎的真傳,甚至有幾個高手已經勝過了崇禎,如光時亨,魏操德。最終這幾大高手聯手將崇禎擊敗,吊死於煤山。

終於崇禎最後死在自己創造的神功之手,也算罪有應得。不會這兩大神功的人,都跑的遠遠的,實在是神功威力太大,前車之鑑,令人膽寒。

南遷之事正是面子神功與推鍋大法中登峰造極的招式,沾之即死。崇禎最後練著兩大神功走火入魔,死於自作。邪功就是邪功,最終是會害己的。





白耀亮


在崇禎一朝能夠當大官,除了身體健康,能夠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參與南遷討論的大臣,都是比猴還精的人。

他們知道怎樣做一個大臣,怎樣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這太正常了,就拿現代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講,一個企業裡兩個人一個級別,一樣的工資,但是A提出公司各種弊端,想積極努力工作,但是由於性子急,總是冒犯領導;B對待工作很消沉,但是很熱衷於處理人際關係,尤其一張嘴能說會道,老闆即使知道他不愛幹活,但是也不是很討厭他。

到年底考核的時候,A得了一個良好,B得了一個優秀!發完年終獎A就辭職了。

所以,在朝廷為官,尤其到了中央層面,不是那些能力出眾,為國分憂的,而是那些會來事,懂得自己利益最大化,並且能說會道的人。

這樣一群人,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都只顧自己,結黨營私,在大廈將傾的時候,還會出來給崇禎背鍋嗎?

而且,崇禎對跟他一個陣營的小弟,那是好不心慈手軟啊!有一種人就是這樣的,改革犧牲啊什麼的都僅自己人下手,等到有好事的時候,就都想著別人。

我們村以前村長是咱家親戚,政府徵地的時候一點好處沒有,還得帶頭簽字,村長說,咱是親戚,不能讓我難做吧!後來,才知道,那些釘子戶拿的比我們多得多,避嫌!

村裡都如此了,何況朝堂之上。

崇禎就是這樣的村長,誰真心對朝廷好,對皇上好,魏忠賢絕對是一個,雖然我一再強調魏忠賢是一條狗,但是魏忠賢也是一條看家護院的好狗,崇禎登基第一件事,幹掉這條狗。誰戰功赫赫,前線抗清,袁崇煥吧!雖然我一再強調袁崇煥志大才疏,情商比較低,不會做人,大局觀比較差,沒有戰略意識,愛說點大話,但是人家畢竟是京師防衛司令銜的人,對明朝還是忠心耿耿的,還是勤王來的,崇禎說殺就給殺了。

要說為軍解憂,替崇禎背鍋的人以前還真有過,兵部尚書陳新甲,那時候明朝已經式微了,崇禎有意和清議和,陳新甲從中操作,後來事情洩露出去,引來京師官員的聲討,崇禎就殺了陳新佳,以洩民恨。這,以後還誰願意給你背鍋啊!

什麼樣的皇帝值得背鍋,有情有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大大方方的。

現在中國講人情社會,講說話辦事,這一類的書成為大賣的書籍,有一個案例說的非常透徹,就說和領導一個電梯上樓,領導放了一個屁,你馬上說是自己放的,就是會來事的人,也就是替領導背鍋了。以前你在公司就等著策馬奔騰吧!

但是,崇禎是什麼樣的領導呢?當你說完是你放的時候,還會教訓你幾句,然後打開電梯,捂著鼻子一臉鄙夷的離開。崇禎就是這樣的人。

然而崇禎這樣的事做多了,被崇禎擺過一道的人都不在了,剩下那些在電梯裡遇到崇禎放屁,要麼不說話,要麼A說B,你吃粑粑了,放屁這麼臭,B說A,才粑粑拉褲襠裡了吧!崇禎一臉黑線。

所以,到討論南遷的時候,崇禎自己還不好意思說,希望大臣提,大臣一合計,說了句,必須讓太子到南京監國吧!

崇禎氣的嘴都歪歪了,自殺前,血書“諸臣誤我”,應該是還生大臣的氣。


史論縱橫


因為背鍋會死人啊。之前的背鍋俠陳新甲就是在崇禎暗中授意下去跟清那邊談議和的啊,結果過事情敗露,崇禎為了自己的面子問題,翻臉不認了,根本不保他。陳新甲只好自己花錢保命,賄賂高層搭救一把自己。結果被刑部侍郎徐石麒說:人臣無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專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國,當失陷城寨律,斬。——最後,陳新甲被斬於市。

有陳新甲的例子在前,崇禎的背鍋俠哪有這麼好當。和珅給乾隆背鍋,是又有甜頭,又有命在,收拾和珅的是嘉慶帝,好歹和中堂也風光了很多年了,這鍋子背得值了。給崇禎背鍋,甜頭一般,還容易喪命。崇禎這人雖然很勤政也很節儉,但他為人也是真的刻薄寡恩。他當了十七年的天子,換了十四個兵部尚書,這其中崔呈秀、閻鳴泰跟魏忠賢是一黨,革職不意外,死得不意外。剩下的十二個不是革職查辦,也就是下獄,只有最後兩個離職沒什麼大事到頭上,馮元飆因病退休,張縉彥趕上了大明亡,到了大清他因為貪汙被清朝流寧古塔了。中間熊明遇被崇禎革職查辦,因素竟然是熊明遇替沈棨辯護了幾句,沈棨幹了什麼呢?其實,他不過就是花錢議和,讓清退了兵。剛才提到陳新甲也是崇禎十四個兵部尚書之一。說到底,崇禎這個皇帝是難伺候。

再說這背鍋俠,誰願意去做?奸臣拍皇上馬屁做背鍋俠,圖利也得要命吧;如忠臣不削於背鍋俠,他們冒死直諫言,說好聽的是為了忠義,其實也為了名啊。一般忠臣靠昏君襯,這些人不怕逆龍鱗,也不怕死,也不圖利,但是他們不削背黑鍋。良臣,如魏徵這樣的人,其實官場老油條,諫言是一門藝術,人家深思熟慮說話,這類是要名和要命的,怎麼可能不要命去背鍋啊。

崇禎這樣愛折騰的BOSS,又不給了待遇,還可能送命。試問這口鍋子上哪兒找人背啊。另外,崇禎也是死要面子,大臣不願這口背鍋,自己說不完了。何況有些鍋很大,基本上都是皇上自己做了,然後大臣們幫忙圓過去啊。


柳氏異聞錄


明末崇禎南遷是之所以未能成行,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大臣,而是因為崇禎本人猶豫不定,首鼠兩端。

為什麼這麼說?

崇禎最早出現南遷念頭是在1643年4月,周延儒督師通州的時候,由於清兵連續多次入關對北京造成很大威脅。他鑑於內外交困,焦頭爛額的形勢,曾經與周延儒秘密商議“南遷”的可行性。但是這個機密消息不知道怎麼就傳到了天啟皇后張氏的耳朵裡,張氏得知消息後,堅決反對遷都,大罵周延儒誤導皇帝。

由於崇禎極其尊重天啟皇后,加以清兵北撤,南遷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僅僅半年之後,局勢再度發生逆轉,孫傳庭剿闖失敗身亡,李自成順勢佔領西安,兵鋒直奔北京而來。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京城危在旦夕,只有遷都才能給大明續命。於是,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三,南遷的方案再次被擺上了崇禎的桌上。

主動提出南遷的是左中允李明睿,他是江西人,天啟年間進士,他給崇禎的建議是:皇上從小路輕車南行,二十日抵達淮上。左都御史李邦華也力主南遷,不過他也發現崇禎南遷阻力很大,於是提議不妨太子先行南遷,監國。此外,駙馬都尉鞏永固也極力勸說崇禎南遷。

然而,內閣首輔陳演、兵科給事中光時亨等人都極力反對南遷,尤其是光時亨,他把南遷的提議上綱上線為別有用心的小人之言。陳演請辭之後,繼任的首輔魏藻德也是如此。

最終,崇禎遷都或者太子南遷的議案統統胎死腹中。

歷來,很多明史研究者都把南遷未成的黑鍋扔給大臣,認為是他們不肯出頭才導致大明滅亡。

然而,我認為不是這樣。

首先,崇禎的性格就是:搖擺不定,猶豫不決,。

崇禎在位十七年,面臨在關外滿清和關內流寇的雙重打擊,始終拙於應對,左右為難,如果他是一個有戰略眼光有魄力的皇帝,早就應該分清攘外和安內的先後順序,主動與滿清和議,放手剿滅四處流竄的農民軍。

然而,他始終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的立場,滿清威脅大就調兵去打滿清,流寇威脅大就調兵去打流寇。最後的結果就是兩個敵人都越打越大,越大越強,直到搞到明朝社稷覆滅,身死國王。

在遷都問題上也是如此,崇禎做了十七年皇帝,一共殺了兩個首輔大臣,撤換了五十個內閣大學士,另外還撤換了十四個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前後撤換了十七人。處死或被逼自殺的督師、總督,包括袁崇煥在內合計有十一人。

如果他能站出來說,我要遷都,手下的大臣誰敢反對?

其次,崇禎並沒有意識到明朝的滅亡近在眼前。

1644年正月初三第一次提出南遷動議的時候,宣府、大同等重鎮還在大明王朝控制下,這都是明朝經營多年的軍事防禦重鎮。然而,出乎崇禎意料之外的是,除了山西副總兵周遇吉拼死抵抗以外,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通就連抵抗都沒有,而是主動聯繫投降。

然而,就是這個姜瓖,在1649年起兵反抗清朝,在滿清重兵圍困下,堅守大同長達一年。前後不過五年,反差如此明顯。假如他在李自成進攻的時候,堅決抵抗,崇禎本來也沒有遷都的必要。

本來,李自成在寧武大戰後,也打起了退堂鼓:“寧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萬,宣府兵十萬,居庸兵二十萬,陽和等鎮兵合二十萬。盡如寧武,詎有孑遺哉!不若回陝休息,另走他途。”

可以說正是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通給了他進軍北京的底氣。

最後,崇禎剛愎自用的性格害了自己,更害了大明。

當時,有人建議,讓太子到南京監國,定王和永王就藩(地點未定,但大多數主張是建藩南方)。這本是為國家考慮的一腔好意,但沒想到的是,崇禎居然怒不可遏:“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們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講戰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這本來是挽救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個辦法,卻因為崇禎自負多疑的性格再次作廢,隨著李自成打進北京,崇禎身死,三個兒子就此下落不明。

這個,又該怪誰呢?

所以說,什麼大臣不願背鍋都是假話,最終決定權不是在崇禎本人手中嗎?


小奔說史


因為崇禎實在不是一個可以讓下屬心甘情願替他出頭的領導,作為一個皇帝,崇禎毫無擔當。

南遷之議最早由翰林院學士李明睿提出,從崇禎十七年就開始反覆討論。李明睿本人是南遷的主力推動者,逐漸在朝中分為兩派:以北方官員為主的固守派,和以南方官員為主的南遷派。

問題在於,李明睿僅僅是個翰林院學士,位卑言輕,而內閣大臣的態度則十分曖昧,沒有人願意明確表示支持南遷。尤其內閣首輔陳演,更是態度明確的反對南遷,而且反對南遷的眾大臣還以春秋大義這種古代的政治正確來壓皇帝,最終使南遷動議流產。

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因為大臣們太知道崇禎是什麼樣的人了。

崇禎這個皇帝,有個特色就是——功勞總是自己的,過錯全是別人的。對待功臣良將,他的賞賜十分吝嗇,像盧象升孫傳庭這種名將多次有過有功不賞的情況,甚至兩人戰死之後都得不到撫卹和追認。但崇禎的另一個原則是——有過必罰!而且是重罰,對待大臣動輒斬首抄家,所以史書評價他“寡恩”。

而且崇禎總是習慣性的講局面惡化的責任推到大臣身上,無論是清軍入關還是流寇蜂起,他都不認為是自己政策失當,而總是誅殺大臣。就算是自己的想法,也會在關鍵時刻推出大臣來背鍋。

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禎十三年,崇禎有感於兩線作戰實在力不能支,於是想和滿清議和。但受限於明朝“不議和”的政治正確,這種事情不能明著幹。於是密囑兵部尚書陳新甲與皇太極接觸,可是這件事後來被人扒了出來,言官交相彈劾陳新甲,崇禎毫無擔當,當即下令將陳新甲斬首,當了自己的替罪羊。

有了這麼個先例,大臣心裡自然也清楚。就算有內閣大佬公然支持南遷,皇帝到了南京之後,也一定會以“首倡邪議”,喪城失地的罪名將其斬首,明末的大臣們都是人精,誰也不會當這個冤大頭,所以君臣就一起在北京等死嘍。


小約翰


有很多原因,但很主要一點是僥倖心理!如果知道會身死國滅,崇禎一定立馬南遷的!主要是大明建都北京後遇到很多次兵臨城下的緊急情況,蒙古人,滿洲人……都沒有攻破北京城!

況且遷都動搖天下,當時北方雖然很危急,但西有山西明軍守著門戶,東有遼東鐵騎集團,沒有料到短時間失守。以為還有機會。

其實崇禎就是死了也沒有關係,君王死社稷,會獲得民眾的同情心!是一個很好的公關!真正的關鍵問題是崇禎沒有把太子送去南京監國!!

如果有太子在南京……明末究竟鹿死誰手還很難說!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