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功臣們就都安全了嗎?

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们就都安全了吗?

唐朝滅亡後,之所演變成了五代十國的局面,就是因為當時藩鎮局面已經不受控制,而且他們還擁有掌管軍政大權的權利,兵權沒有回收中央,這是唐末犯的最大錯誤。好在五代十國存在的時間不像十六國那麼長,最終北宋趙匡胤又完成了統一。但統一後,趙匡胤還有幾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等待他去解決,為了不再重蹈唐末的覆轍,趙匡胤需要重新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徹底消滅藩鎮的局面。還有就是如何能穩固住王朝的壽命,最好是向漢朝看起,超越唐朝。所以後來趙匡胤上演了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但放下兵權的這些開國元勳就真的安全了嗎?

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们就都安全了吗?

杯酒釋兵權只是趙匡胤的第一步,趙匡胤在酒席上用高管俸祿換取了將領手中的兵權,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好大家都比較配合,中間沒有鬧出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其實趙匡胤心中也明白,這些開國元勳如果大家都配合那還好說,只要出現一位不肯交出兵權的人,那事情就會變的很難辦。如果你強行把他殺了,對於其他老臣來說信任感會急劇降低,大家都會防著趙匡胤,可能王朝還沒建立多久有又要分裂了。當時趙匡胤已經想好了對策,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已經實現打聽了大家的想法,做到無後顧之憂。

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们就都安全了吗?

作為六大開國元勳之一的石守信算是最難說服的人,所以趙匡胤也是下了很大功夫才讓石守信交出兵權。當時其他將領已經知道如果自己不交出兵權,可能走不出這個會場,所以心中萬分忐忑,最終還是選擇以兵權換財富,起碼還能好好過個晚年。而石守信卻比較猶豫,趙匡胤當機立斷說:“我知道你雖然無異心,但如果你們部下想要富貴,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現在不交出兵權,到時候你的部下全部擁簇你,逼你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那到時候你想返回,都沒用了。

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功臣们就都安全了吗?

石守信一聽感覺十分有道理,而且看樣子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所以第二天立馬裝病還辭去了職位,交出手上的兵權。至此趙匡胤的第一步算是圓滿達成了。其實趙匡胤此番做法才是最聰明的,一般皇帝都是直接找個罪證,就把老臣給治罪除掉,實際上是一種不得人心的做法,而且顯得非常無情無義,趙匡胤明顯不是這樣的人。

但從長遠來看,這樣做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大家官位身高,財富累積,難免會讓朝中滋生出腐敗的風氣。而且皇帝直接帶兵,軍隊的戰鬥力會有所下降,效果肯定沒有武將直接統領好。但為了政權的持久和地位的穩固,趙匡胤只能選擇這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