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娛 | yiqiduyu
走遍天下游遍州,人心怎比水長流,
初次相交甜如蜜,日久情疏喜變憂,
庭前背後言長短,恩來無義反為仇,
只見桃園三結義,哪個相交到白頭?
——單田芳
不尖不沉的沙啞嗓音,讓單田芳老師極具辨識度,鏗鏘有力、起伏轉折中,反而為人物增添了魅力,加上錄製的評書超過萬集,說他用聲音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一點兒也不為過。(摘自今日頭條作者“娛美人娛”)
然而,噩耗來臨在11日下午,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因病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他女兒單慧莉於當晚18點27分在今日頭條上公佈了老前輩逝世的消息,以及追悼會的時間和地點。消息一出,文學界、曲藝界等無數名家名人聚集於此悼念緬懷,願單大師千古,精神永存!
據今日頭條端顯示,在單慧莉女士所發的這條信息下,截至目前已匯聚55萬餘網友前來悼念追思,單田芳老前輩對幾代人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這其中就有著名評論人梁宏達、著名文化學者馬未都、著名作家蘇岑、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等在內的在今日頭條已開通金V認證的知名人士。
單田芳老師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一個時代的印記。在單田芳老師最火的時候,他的名字幾乎就是評書的代稱。而今斯人已逝作品常存,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追憶。
單田芳老師是遼寧營口人,出生在曲藝世家。外祖父王福義是闖關東進瀋陽最早的竹板書藝人。母親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父親單永魁是弦師。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單永槐分別是西河大鼓和評書演員。他21歲拜在李慶海門下正式學習評書。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
1979年5月1日,重返書壇。
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佈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
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2014年,單田芳80歲,從藝60年,他出了一本書叫做《單田芳自選集》,這本書裡涵蓋了《封神演義》《隋唐演義》《大唐驚雷》《三俠五義》等,書的內容不是照搬他說的評書,而是按照長篇小說的樣子進行修整。
60年間,單田芳老師說了100多部評書,觀眾們對他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他沙啞的嗓音。單田芳自己卻說這是因禍得福。他20歲入行,那時候沒有專門的學校,如何保護嗓子也沒人教。行兒裡有句話叫“書隨性走”,演員一上臺就得拉滿了弓,不然說的不爽快,嗓子也經常疲勞作戰,自己的嗓子也是這麼壞的。嚴重的時候嗓子已經失聲,兩個聲帶之間長了息肉,之後做了三次手術才能說話了,但就落下了這麼一副沙啞的嗓子。而就是這沙啞的嗓音,伴隨著幾代人成長,在娛樂方式比較枯竭又單調的那些年代,給世人留下多少美好的回憶。
不僅沙啞的嗓音是單田芳老師獨特的代表,在評書風格上老前輩更顯深刻內涵。單老說書很安靜,不像有些人說書那樣咋咋唬唬,不考慮劇情一味的拔高音以腔作勢,聽著累的慌也慎得慌,他更像一個你鄰家的老人在面對面給你講故事。單老評書涉獵甚廣,古今中外、武俠神話......所涉之廣無出其右者。
在傳承上,單田芳也做了不少事情。他收了不到40個徒弟,但是到現在幾乎沒有留在評書行裡的,但是單田芳看得比較開,他覺得評書這門藝術本身對演員的要求就很多,除了嗓子還要悟性強腦子快肯吃苦,而現狀是即便這些條件都具備了,學成了,對他們自己來說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發展。
育人喻世,馨藝達觀,一紙卜告,一生結束。
留給世人的也許就是那充滿年代感的評書藝術,我們為單老送行,願單大師千古,精神永存!
閱讀更多 讀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