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凌乱潦草,为什么还能成为千古名帖?

铁锤历史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刚开始是跟褚遂良老师学习书法,后来又拜张旭为师。

因为颜真卿勤奋好学,悟性很高,经过潜心研究,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创造出“颜体”楷书,自成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可以与柳公权的书法相媲美,被誉为“颜筋柳骨”。

他曾有一部作品《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有多处涂抹的痕迹,而且字迹凌乱潦草,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帖呢?

我们先来了解创作作品的历史背景。

凡是了解唐代历史的人们都知道,颜真卿不只是书法家,他还是唐朝的名臣,而且还在有名的安史之乱战争中,参与抵抗叛军。

当年,在安禄山的叛军进攻之时,颜真卿是与任地方长官的堂兄颜杲卿及其儿子颜季明,共同抵抗叛军。

当叛军史思明部队攻陷常山地区时,颜杲卿坚守城池,顽强抗敌,最终因寡不敌众,与儿子颜季明一同被俘。因誓死不降,导致颜家30余口人惨遭叛军杀害。

直到公元758年,颜真卿才找回侄子季明的头骨。

当他用双手捧着侄儿的遗骸时,痛心疾首,悲痛欲绝,再也忍不住伤心的泪水,喷涌而出。

于是,颜真卿在此情此景下愤慨疾书,便形成了传世佳作《祭侄文稿》,而里面却几乎布满了涂抹的痕迹。

我们再来说说这部作品为何成为千古名帖,它的绝妙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一、表达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稿是在颜真卿万般悲痛的状态下完成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家国的真挚情感。

这篇文稿可以说是颜真卿前辈,用血泪书写而成的,其中蕴含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传承价值。

我们不能只看书法表面的好坏,而应该看到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最真挚的爱国情怀。

当文字被赋予了真实的情感和灵魂,自然就具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

二、表现了艺术大师最高超的文采。

前面,我们介绍颜真卿是一位书法家,又是唐朝的名臣,其实,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就是诗人。

如若不信,可以到《全唐诗》或者百度上去搜下,那里竟然有颜真卿的27首诗词,无论是遣词还是造句都是非常优美的。

我们通过《祭侄文稿》只有240余字,可以看到遣词造句非常考究和凝练,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而且是在那样的一种心情状态下和那么短的时间里,足以彰显颜真卿高深的文学艺术修养。

堪称书法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唯有王羲之《兰亭序》能与之抗衡。

三、表露了即兴而发最自然的状态。

《祭侄文稿》顾名思义是一篇祭文,是颜真卿在自然状态下即兴而作。采用的是直抒胸臆之法,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无意”。苏东坡曾说:

“书法无意乃佳”。

他是在情绪特别激动的情况下一气呵成的,直到写完,心情略有缓解后,才发现有错字,或者意思过激的词语,于是就有了涂改的痕迹。

就是这样的作品才令人感到更加亲切和真实, 那是一种不加雕琢和掩饰的自然之美的流露。

在《祭侄文稿》中,颜真卿依靠书法的外形,文字的内核,表达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也宣扬了爱国爱民,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这是中华民族基因里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无论在任何时代都符合审美共同的标准,人们都会自然而然被这种品质所吸引,同时会大肆加以弘扬。

被赋予情感与灵魂的,最具真实意义的《祭侄文稿》,自然会被当成中华民族之瑰宝而世代传颂。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答: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成为千古名帖,并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因素五方面因素。

一、书家的功底。

二、书家的人品。

三、书家书此作品的特殊性。

四、作品背后的重大历史事件。

五、书家在作品里饱含的深情。

先来说第一点:书法界的宗师,除了蔡邕、钟繇、王羲之父子以及索靖等年代久远一点的人物,还有颜真卿、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四位书坛泰斗。

特别补充一下,颜真卿、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四人主要以楷书见长,并称“楷书四大家”。

排在第一位的颜真卿,道创“颜体”书法,用笔浑厚强劲,自似肥胖,却筋骨强健,机锋隐现,大气磅礴,极具盛唐气象。

再来说第二点:所谓字如其人,颜真卿本人体型肥大,铁骨铮铮,刚正不阿,,以义烈闻名于世。后被叛贼李希烈缢杀,宋高宗御赐其庙额为“忠烈”,尊之为神。

第三点:颜真卿作为楷书大家,行草书法传世很少,即以行草书法草就的《祭侄文稿》自然为宝中之珍。

第四点:《祭侄文稿》作于震骇史册的“安史之乱”。当时,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阻击叛军,兵败后,颜氏家族三十余人惨遭安禄山杀害。颜真卿听到这个消息,悲愤莫名,赶到杀人现场收葬亲人尸骨时,侄子颜季明只剩下一颗头颅,于是老泪纵横,援笔作文,作《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

第五点:颜真卿作此文时,情绪失控,即字间行气,随情变化,不计工拙,无意姿态,随涂随画,率性而为,悲愤处,如雷声响、风暴现,可谓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元鲜于枢因此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余家法书第一。”

鲜于枢的评语得到了后来历代书家的公认。

所以,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乃是名负其实的千古名帖!


覃仕勇说史


初看《祭侄文稿》,歪歪扭扭,涂涂改改,你一定会惊讶这竟然敢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到底有多好,一点薄见,与您分享。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欣赏书法作品的文章,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技法层面可以从“章法”“笔法”“结体”等入手欣赏。

《祭侄文稿》在章法和结体上,有强烈的对比,疏密、轻重、粗细、正奇等等。以“疏密对比“举例说明,通过放大观察,疏密方面的对比不仅存在于整体的空间结构,在单个字的结体中也充满了矛盾。

除了技法层面,《祭侄文稿》在寄情方面的表现更加令人着迷!

这篇文稿作于安史之乱之时,颜真卿看到侄儿季明的尸骨之后,撰文作祭。

我觉得这幅作品就像交响乐,你能够通过文本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听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你肯定能感受到贝多芬想要跟命运叫板,“我想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那你看到《祭侄文稿》,能否感受到颜真卿的情绪的变化,有对亲友的追思,也对叛贼的义愤,更有对家族覆灭的悲痛!

每一处涂抹,都是情感的具体呈现,《祭侄文稿》最大的特点就是“情”!


我是“墨墨趣横生”,和我一起练字吧,与你一起分享练字的乐趣。


墨墨趣横生


中华历史上留下来的千古名帖(不是指碑刻),大部分都是手稿、诗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更是一篇草稿,又涂又改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些诗稿、手稿、草稿反而能够写得特别出彩呢?主要因为不经意间写出的草稿,书法尤为率意,无刻意之迹,达到了所谓的“无欲于佳乃佳”的境界。

此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够成为千古名帖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该帖追叙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堂兄、常山郡太守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镇守常山,取义成仁、为国捐躯之事,背后包含着颜氏一门忠烈彪炳千秋之报国故事,体现了忠君爱国的崇高境界与思想情怀,深受后世儒家知识分子的崇敬。

2、该帖是一篇情感、书法、文辞俱佳的优秀之作;颜真卿在带兵收复常山之后,面对仅仅寻得的侄子颜季明的头颅,情难自禁,提笔作文之际,抚今追昔,血泪交进,悲愤交加,文辞正义凛凛,很能打动人心。

3、《祭侄文稿》其中删改涂抹之处,正可见颜真卿为文构思之时,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真情实感充分流露,是颜真卿众多行书中最好的一篇。

4、从书法艺术性来说,该书点画密聚、虚实相间,交相映衬,轻重、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形成强烈对比,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不拘小节”和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特有风格,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麓风轩


我觉得首先要简单交代下《祭侄文稿》书写的背景及缘由,安史之乱时,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后来,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从背景就能得知,凌乱潦草的缘由,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帖,首先是颜真卿的书法功力,当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个毋庸置疑;其次是在如此激愤深情悲伤的情况下,对侄子的思念与悲痛,不是手在写,是心在滴血,用心在写,真情之作加之厚实的功力,自然就能写出名作。

再还要强调一点,颜真卿也是把控情绪的好手,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感觉,由于情绪激动,就难以控制思绪和手中的笔,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残缺失败之作,而颜真卿把悲痛书写挥洒的淋漓尽致,潦草凌乱不过是艺术更高境界的升华。

最后,从这里也看出作品的真实度,如果是整整齐齐反而会让人怀疑,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除非今天的机器印刷,人的话总会有失误。从书法角度讲,其帖子是上品,所以后人才无数次的琢磨品赏。


书房记


我们都知道,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里面也是有涂抹的痕迹的,但是《祭侄文稿》里面涂抹的痕迹更多,几乎通篇都是涂抹。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作品,却被历代书法名家推崇,颜真卿也因此成为一代宗师,是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位行书大家,他的行书是有开创性的贡献的。

原因就是,他的这幅作品体现了书法书写的最高境界,心手合一!

我们普通人练习书法,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如何写好一个人笔画,如何写好一个结构,如何处理好书法的章法等这些技法层面的东西,这是最低层次的书法创作。

这种书法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技法,对于书写内容的关照不够,然而好的书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的统一。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法,更要把这种技法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书写着的情怀和追求,这也是书法被称为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书写于他的侄子被人杀害,在寻找尸首的时候只找到了一个头颅,是在悲愤欲绝的心情下写的。

完全没有去关注技法,只是用毛笔陈述自己亲人去世的悲痛之情。

同时,它的高超的技法也在这种自然的状态下降流露出来,是一篇心手合一、形式和内容、书法与人生高度统一的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也不为过了。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很多朋友都看不懂祭侄稿,也看不到书法和情绪有什么关系,分不清用笔之处的心态变化。

今天就说一下这个问题,这可能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预计万八千字,先从《祭侄稿》的文章和历史开始说起,这是读懂祭侄稿这篇书法作品的关键,然后再说文章-书法-情绪的关系,会举例解释。

这样大家会比较全面的了解祭侄稿,无论是对欣赏书法作品,还是学习颜真卿书法,都有非常多的帮助。

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专业内容,通俗讲解,争取人人听得懂学的到。

清代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慎伯谓平原《祭侄稿》更胜《座位帖》,论亦有理。《座位帖》尚带矜怒之气,《祭侄稿》有柔思焉。藏愤激于悲痛之中,所谓‘言哀已叹’者也。”

此书论段出自清人吴德旋,写的非常精妙,说“祭侄稿有柔思”这是有别其他评论者的说法,我深感赞同,所以用此段开篇。

我们先从文意来解释祭侄稿,这算是了解颜真卿和祭侄稿的来历。

尤其此篇文章与书法与情绪完美合一,不可只临字,不知“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

乾元元年,是758年,颜真卿时年49岁。是唐肃宗的时代,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年,唐肃宗是李隆基后下一任皇帝,李隆基he杨贵妃已经被打跑了。

第十三叔,指的就是颜真卿本人,“从父”在古代就是叔叔的意思。比如《伯远帖》中,也有“群从之宝”的句子

“从”就是堂兄弟这一帮一窝生的娃。比如从兄就是“堂兄弟”,从父就是叔伯。

古人如果父母去世了,那就得由叔伯养着。

比如韩愈《祭十二郎文》大家都学过,其中就有: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

韩愈和十二郎就是叔侄关系,韩愈只比十二郎大几岁,但是,十二郎父母死了,就由韩愈及其媳妇抚养了。

季父和从父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三叔为“季”,四五六七八叔为“从”,颜真卿行十三,所以就叫十三叔,就和电影里的十三姨一样。

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这里说的是颜真卿的身份,就是一个地方长官,掌管军事,上轻车都尉相当于从三品官。

开国候说明是封了候的,以后才是“鲁公”,公侯伯子男。

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从这开始,才算正文,才算是情绪的开始。

清酌庶羞,就是美酒佳肴,祭奠用品。

大概意思就是,用这些薄酒小菜,祭奠我得子侄季明,(赠赞善大夫是死后追加的,“赠”字处有涂抹,说明颜真卿当初觉得有必要加上官职,比较正式)

赞善大夫就是“提意见的官”,和白居易一个品级。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现在子侄一辈,就你还活着,而且从小就是好孩子,德行好,品质佳,才华棒,是一家之宝,让我们都感到很安慰。

这是文章中开篇,褒奖侄子的。

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

“方期戩穀”,接上文,每慰人心。

每次看到他都感到非常安慰,都觉得这小子日后一定会更好,非常有出息。

但是怎么会想到逆贼(安禄山)突然叛乱,并且举兵开始挑衅我们!

你的父亲(颜杲卿))非常尽忠,(中间被涂去的部分经过两次更改,首先是“x制”后来改成“被胁”,一次都差不多,说明季明的父亲,颜真卿的哥哥是被坑的,最后可能感觉尺度太大,也可能是不利于君臣和谐,改成了“竭诚”就是尽忠,这种改动实属是无奈的,期间隐去了多少无奈和阴谋诡计,可能乱世做官,一直会在“忠”和“义”之间挣扎)

是常山的指挥官,我当时也收到了命令,在平原驻守。(这是颜平原的来历,世称平原是因为在平原做过官,而且书法名声也很高)

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

仁兄出于爱护我,让你(季明)给我传话。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你给我传完话之后,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

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

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此处也涂改两次,主要涂改就是“拥众”可能也是为了防止矛盾,不指名道姓)

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

其实写到这里就应该明白颜真卿悲愤之处,是他的哥哥为了保护他打头阵的感激,以及贼臣明明可以救下他哥哥和家人,但是按兵不动的气愤。

二者为两个极端差,所以写此文是非常悲愤。

写到此处,用笔顿挫更加明显,明显用力,线条与人心的情绪非常同步。

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

究竟是谁让这场灾难发生?(此处暗指贼臣)

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

就算再给我一百个身体又有什么用?(意思是都不是侄子的身体)

呜呼哀哉!我承受圣上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州牧(长官),又从泉明带人去常山,带着装你首级的木盒,一同回来。

摸着木盒,心里的思念,悲痛摧绝心肝。

重点看“摧”字

其实颜真卿“摧切”二字在王羲之现存摹本手札都能找到原字。

这是丧乱帖的摧字,当然颜真卿那个摧是来自另一个王羲之字帖的“摧”。王羲之现存手札“摧”有两三个。

之所以用丧乱帖,因为王羲之所有“摧”的体势都差不多,中间的空白及笔顺都差不多,而且丧乱帖也是纪念亲人的悲愤之作,有异曲同工之处。

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请等待一个合适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坟地,可能时间要久一些,还请你的灵魂不要埋怨在这呆的时间过长,呜呼哀哉!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在文章的意思上,已经解释完了。大家不妨自己读一下这篇文章,在回忆一下文意。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首先,怀念季明是由于当初季明只有十几岁,非常有才华,因为不投降就被杀害了,始作俑者其实并不是安禄山,安禄山当时已经凶威受挫,只要附近的人肯出兵相救,就不会出现这种惨剧。

但是“贼臣不救”,让季明被害后,只剩头颅,不见身体。

而且常山本来是颜真卿要去驻守的地方,但是他的哥哥为了保护弟弟,才去的常山,因为平原在常山后方。

悔恨,愤怒,无奈一并表现在笔端,就有了这幅作品。

开篇时说“祭侄稿有柔思”,从开始回忆季明的好,再到涂改不适当用词的“无奈”,都表现出颜真卿的“柔思”,这些细微的地方。

这是颜真卿的妙处所在,因为祭侄稿用的秃头笔。

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计25行,共230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看颜真卿的第一部分,这部分的用笔用墨非常自然,介绍自己,情绪没有多少波动,结构没有太多变化,用笔也是圆润厚重中一笔墨的自然变化。

此段“转”多,用笔虽有枯墨,但是提按的节奏还是在平稳的状态。

这段的用笔,你明显会发现用笔的幅度要么特开,连带非常多,笔画非常细,比如“亡侄赠赞”“每慰”“阶庭兰玉”

还有用笔非常小心的地方“之灵”,提按行笔的节奏非常短且重,这两个很重要。

这是一种“柔细”之处。

这些思念怀念侄子的词语,所以用笔并没有用笔很重,当然除去涂抹处。

但是说到“灵”“祭”的时候都是用笔到了笔肚的位置。

而且结字上明显比之前的部分放开了一些,开阔了一些。

“何图逆贼”“尔父”连带少,按笔多,明显和之前连笔多是有区别的。

这种轻重,并不是所有的笔重就是心情沉重,而是根据在书写过程中通过笔法的变换,来看出心态的变换的。

比如连带多到提按多连带少,都有笔轻笔重之处,但是表达的心态就有不一样。

所以并不是看完这篇文章就能体会到作品中的情绪。

而是要多临,临的时候,自己写字时用笔的感觉和之前的不一样了,就会发觉原帖中的文意,或者关键词,就有些关联。

以此推及之处还有《寒食帖》,寒食帖有凄凉之意,心情也比较沉重,也是根据用笔的变化来看出的。

一个人写字,心情不一样,用笔的连断,轻重,节奏,都是受影响的,至于字形,则表现的不是那么强烈。

能看出心态情绪的变化,多是线条中的变化。

所以,相看处作品中更深的层次,就一定要多临。

整体用笔再也没有赞美季明是那样轻快连带多的用笔了。

提按轻重的变化明显出来了。

这就是通篇的情绪通过节奏来表现。

颜真卿用秃头笔,但是有些起笔的地方非常锐利,可以看出行笔速度,还有比如“臣”字,竖是切笔下去,是非常用力的。

到“百身何赎”明显感受线条和之前又不一样了。

侄子有首无尸,明明才十几岁。

从此开始线条用笔小脚枯重,连带变多。

其实全文,连带变化最精彩处,就在这页。

第一行的正,第二行的奇,第三行由正变奇,最后几个字就已经歪的没法看了,恰恰也说明文章的结尾,情绪几近崩溃。

这是线质上的变化,通过文章意思,线条变化,可以揣摩颜真卿的心思。

此篇作品笔法非常自然,没有太多修饰,相对《争座位》来说,简直太糙了,但是也太精彩了。

收笔有鼠尾,有枯虚不实,用锋有正有侧,甚至随意涂改。

有些字,单字拿出来,没有什么艺术性特别高的地方,但是放到整篇作品里,是那么自然。

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以前已经说过篆籀笔法,是颜真卿自张旭处悟得,此篇用笔用秃笔,所以有些点画直接点入也是圆的,但是也因此可以看出很多细线条的表现,是颜真卿功力的表现,是非常难以捉摸的,也是没有工夫非常难以模仿的,在加上其中轻重粗细,浓枯的对比变化,是难以用规律所讲清的。

或者说此篇根本没有规律可言,他做到了和王羲之一样用笔鬼神莫测,所以后世将其和书圣并立,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

至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

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

此篇书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是书,实则是抒发一种悲愤。

用笔用墨不计工拙,字的连带顾盼全是由情绪带动,所出法度,全出无意,实则是平时功力的结晶。

真正做到了“无意于佳乃佳”,这是历史作品上不多见的。

如果大家看历史上的三“神品”三大行书,兰亭,祭侄稿,寒食帖,都是诗文“稿”。

“稿”很重要,说明没有当做作品来写,却又因为写时是离着情绪最近的时候,下笔最自然的时候,最不计较工拙好坏的时候,所以写出来的作品,反而变化更难以捉摸。

公字画雄秀,奄有魏晋而自成一家。前辈云,书法至此极矣。 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苏文忠谓:“见公与定襄五书草数纸,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夫。如公忠贤,使不善书,千载而下,世固爱重,况超逸若是,尤以宝之。

这是宋人的评语,其中一句“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说的最妙。

因为注意力全在修改文章上,于字画上并没有着意,所以说达到了更精妙的地步。

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端楷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心手两忘。真妙见于此也。观于此帖,真行草兼备三法。前宋名重当时。

元人评语,这是说颜真卿楷不如行草,行草不如书稿的出处。

曾经我说此句“楷不如行草,行草不如书稿”,有人还抬扛,说这是我自己杜撰的,我并无心解释,因为这类人太多了,和此类人解释不得,这类人永远是以管窥豹,不会反省自己的无知。

文中“告”所说是告身帖一类工整的官用楷书作品,书简就是颜真卿现在流传刻帖中的手札信笺,草则是“稿”。

书法到了一定地步,追求的就是自然,所有可能一个书家名家,即使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并不是字字精妙,本本精妙。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有天时地利人和。

也有一些人,看到一些书家的平时作品,就说“徒有其名”,这也是没见识的表现,从古至今的大家,每个人的每个时期,都有好作品和不好的作品。

比如米芾手札,三十多岁想对五十多岁的作品,简直差太多了,即便是五十多岁的作品,固然也有高低之分。

前十二行甚遒婉,行末“循尔既事”字右转,至“言”字左转,而上复侵“恐”字,“有”旁绕“我”字,左出至行端,若有裂文,适与褙纸缝合。自“尔既至泽”逾五行,殊鬱怒,真屋漏迹矣,自“移牧”乃改。“吾承”至“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爛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形容之妙,与《禊叙藁》哀乐虽异,其致一也。“承”字掠策啄碟之间,“嗟”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摧”字如泰山压底柱鄣,末“哉”字如轻云之捲日,“飨”字蹙衄如惊龙之入蟄,吁,神矣。

元人评语,再此就不多解释了。

元章独称《座位帖》,盖尝屡见,而《祭侄》则闻而未睹,今《宝章录》可考,宜其并称《座位》而不及此也。世论颜书惟取其楷法遒劲,而米氏独称其行草,为劇致。山谷亦云,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禇、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盖亦取其行书之妙也。况此二帖皆一时藁草,未尝用意,故天真烂漫出于寻常畦径之外。米氏所谓忠义愤发,顿挫鬱屈,意不在字者也。

文征明跋语,文征明早年就是学颜出身,二十多岁颜字笔法已经有成象,后来听其老师劝导,专心一致,逐渐走到二王,于晚年的时候从圣教出。

晚年小行书,虽然是二王根基,但是其中很多地方还是有颜味儿的。

在临祭侄稿的方面,个人觉得有二人最好,第一是洪厚甜,就是上图临者。

还有一个就是沃兴华。

此二人的名声可能在大多数人耳朵里都不太好,一个玩坏了楷书,一个是玩坏了书法。

但是无论如何,水平还是水平,并不可以偏废全,可学之处还是要学一下,不可学之处可不学。

诚如黄庭坚所说,学书当如柳下惠能坐怀不乱,才是高手。

做“鲁直闭门者”则修为就不够了。

长文向来看完者不多,写字一样,能坚持临帖学习的也不多。以上写了三个小时,费时费力,请大家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如果你看完了,请为同时为你自己点个赞。


梁宇航




《祭姪文稿》是颜真卿的为姪子季明写的祭文行草书文稿。

由于书稿原无意于书法,皆因情生意,天机自然,且以深厚的篆书线条笔意入书,书法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书风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遒劲朴厚杂流丽,得自然之妙而超神入圣,历代被评为颜书行草第一,又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或可与王羲之《兰亭序》抗行。



我们知道书稿类书法作品都是作者为文而文,根本无意与书法的好坏,如书法作品《兰亭序》但因为无意而出人意外,全在平日里厚积薄发,因情因感而作,故要比那些刻意创作的作品更生动自然,感情的投入更真实,无一丝一毫虚伪或做作之态。

《祭侄文稿》就是因为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是无意与佳乃佳,更重要的是艺术与情感、理智的交互的绝妙佳作。

《祭侄文稿》自始至终,还记录者颜真卿心理情感变化,所以作品开始一段相对类似楷书那样的工稳,在情感发生第一次变化时出现了一行非常粗重的线条,说明心情随着对侄子的记忆再现心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在还没有往下书写三行时心情愈发悲愤,字迹开始出现错乱,字体也开始草意加重,作者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悲愤欲绝的情绪,但复又无法抑制,字迹故越来草,涂改的地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最后一行字几乎完全变成了草书的连带书写,且字也显得不那么严谨如开端部分的字,这反映了颜真卿已经悲愤到了极点,几乎到了再也难以成书成文的地步。

这种情感和王羲之的《兰亭序》不同,一个是在酒后逸性,感叹生命的无奈和无常,一个却是因为失去亲人的悲愤和郁郁不平。也和苏东坡的《寒食帖》更不同。可以说这三大行书代表了至极的人类的三种情感,并且是以书法线条和空间、形质语言的表达或描述,这更加增添了其书法的艺术和情感魅力以及生动性和自然之美,这种美不是妙造自然之美而是无意与佳乃佳的自然和情感之美。







翰墨书道


我们都知道,颜真卿的祭侄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艺术价值可见一斑,而要是问到,为什么祭侄稿会被认为是千古名帖,我认为总的原因是:

颜真卿的祭侄稿,写出了中国书法新高度,拓宽了中国书法书写表达的内容。而透过这幅书法作品,我们不仅能够一窥颜鲁公高超的书法技艺,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颜真卿的品德和气节!

下面分5个要点论述:

一、王羲之与颜真卿的不同

在颜真卿写出祭侄稿以前,中国书法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秀雅华美。这四个字当然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在颜真卿出现之前,谁是中国书法最高艺术的代表呢?

毫无以为,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简单来说,就一个字——雅。这种雅气,是一种贵族的雅气、贵族的高贵。我们别忘了,王羲之不是一个平头百姓,而是一个贵族公子哥,但是与我们印象里的纨绔子弟截然不同,王羲之虽说是富二代,但是,人家关心民间疾苦,常常忧国忧民,所以才有为街头卖扇子的老婆婆写字的传说。

但是,我们通观王羲之的书法,整体上,是一种不温不火的中和之美,即便是我们印象中应该龙飞凤舞的草书,在王羲之的笔下,都变得一个个温文尔雅、气度高华。

但是,我们看颜真卿的书法,就不一样了。如果概括地说,颜真卿的书法的特点是——壮。这种壮,是理直气壮,也是壮美的代表。如果说王羲之“书生”,温文尔雅,那么颜真卿就是一位“硬汉”。

这一点当然不仅仅表现在在他的书法名作《祭侄稿》里,而且颜真卿的楷书也透露着一股正气,因此有人说颜真卿的楷书,如关羽座帐,气势逼人。

二、时势造英雄

而联系到颜真卿生活的年代,唐朝,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繁华的盛世,也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的文明。颜真卿所处的年代,正是狂草艺术突飞猛进的年代,而唐朝所特有的奔放、热情开明的气质,让艺术家们无所顾忌的挥洒笔毫,展现他们的天性烂漫。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的话,这样一个洒脱不羁的、释放自己天性、自由的时代,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也只有魏晋时期的魏晋风骨了,你比方说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王羲之恰恰生活在那个时代。而王羲之的书法,也没有辜负那个时代,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无人可比的书法大家。

在王羲之之后,中国的大唐盛世,也恰恰有这样一个自由的、让艺术家们随性洒脱的一个时代。所以,颜真卿成为了那个时代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从此也奠定了中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肩的两座高峰的地位。

三、新时代的艺术变换

与王羲之不同,颜真卿此时此刻生活的大唐,对于艺术自由度的探索更加大胆开放。而中国书法也从一味的“雅”开始慢慢走向“壮”的审美。

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颜真卿的祭侄稿成为了他一生书法的最高代表,因此有人说颜真卿书法——楷不及行,行不及草,草不及稿。

因此,从时代意义上来说,颜真卿的书法——祭侄稿,其意义就是呼应时代的艺术主张下的产物,成为那一个时代艺术的代名词。无论从艺术形式上还是艺术技巧以及艺术的精神内涵上来说,这都是大唐盛世才能产生的杰作。

当然,具有讽刺意义的事,这幅在气度、格局上象征大唐艺术的珍宝,在某意义上,又是大唐衰落和耻辱的标志。因为它所标记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正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而这层意义,又为祭侄稿增添了更加深刻的丰富内涵。

四、激愤之作

中国书法,讲求无意于佳乃佳。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七帖,怀素的自叙帖、王献之的快雪时晴帖,都是即兴的产物。但是与这些即兴产物下的艺术作品不同,颜真卿在创作这幅艺术作品时,所面临的心境要比之前的那些书法家复杂得多,也艰难的多。

我们都知道这幅作品是颜真卿祭奠侄子的作品,而他的侄子就是在保家卫国,打击安史叛军的战斗中被安史叛军残忍杀害的。所以颜真卿既怀有国仇家恨,又怀有痛心自责,将满腔怒火倾斜于笔毫一端,挥笔泪洒满篇。

因此,这样浓烈的感情、激愤难平的心境,是中国书法几千年以来,任何一个书法作品都不能比拟的,没有哪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其心态是这样的难过、悲伤。

五、升华

当然,如果仅仅是表达颜真卿一个人的悲伤、难过的情绪,是不能让这幅书法作品成为千古名篇的,真正让他成为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千古名作的原因,就在于,颜真卿在这幅书法作品里情感上升到了一种家国情怀。

本身悼亡侄子的原因就在于叛军之乱,这一层家恨国仇自然就隐含于其中,而颜真卿又是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人,其情感升华,自然不局限于个人的悲伤层面,对于侄子的悲惨遭遇,自然可以有深层次的升华。

所以,我们看到颜真卿的祭侄稿,不仅仅是一幅“草稿”,他更是一个时代艺术主张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老人,对于国家深深的眷顾和热爱。


松风阁书法日讲


颜真卿当时担任的职务是挑毛病的监察御史, 所以他在朝堂总是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 宰相杨国忠对他是烦不胜烦。

753年,杨国忠找了个机会把他贬为平原太守。

对颜真卿来说,去哪都无所谓, 反正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可当他来到平原郡后,发现麻烦大了: “安禄山手握20万大军,并且大肆更换将领,莫非他敢造反?” 不管别人信不信,颜真卿反正信了。

表面上,颜真卿每天都在游轮上开party, 过得是没羞没臊的腐败生活。

实际上他暗中招募了工程队, 修缮城墙、招募壮丁、整修兵器、储备粮草, 将一个平原郡打造的犹如铁桶一般。


755年,安禄山扯旗造反,直奔长安而去。 面对安禄山如云的铁骑, 黄河以北的地方全都像是豆腐一般,一碰就碎。

可当他们来到平原郡的时候,懵逼了: “这地方就是个王八壳,打不动、撤不了。”

当消息传到长安时,唐玄宗叹息: “河北24郡,只有颜真卿一个忠臣。 我以前不了解他,是我的失误啊。”

这时候,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担任常山太守, 兄弟二人联手御敌。 并且联络了沦陷的17个郡组成“反安联盟”, 由于颜真卿在平原郡的贡献最突出, 大家一致推举他担任总盟主,带领大家归顺朝廷。

这样一来,联盟拥兵20万, 截断了河北的交通线, 这是颜真卿人生最光彩的时刻。

可安史大军毕竟是久经考验的军队, 颜真卿带领的联盟只是乌合之众。


当安禄山回过神来:“原来是你小子跟我作对,弄死你。”

史思明、尹子奇带领兵马调转方向, 麾下铁骑犹如刷子一般,把河北大地又刷了一遍。

那些乌合之众根本抵抗不了一个回合, 纷纷向安禄山献上娇嫩的膝盖, 到最后就只剩平原郡和周边的博平、清河还在坚持。

在这次“河北大扫荡”中, 安禄山充分发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以报复河北民众对他的不支持。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和颜季明抵抗不住, 被冲进城中的叛军残忍杀害。

后来,颜真卿派另一个侄子颜泉明去常山, 寻找颜杲卿父子的尸骨, 却只找到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一只脚。

最亲的亲人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自己却没有能力手刃仇敌,为他们报仇, 颜真卿痛哭流涕, 既为亲人的遭遇伤心,也为国家沦落而难过。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念尔媾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这是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话。

他怀着满腔悲愤的心情,为侄子和兄弟的死起草祭文, 心情激荡的无法控制, 以至于这篇稿子到处都是涂抹修改的地方。

但正因为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修饰, 这幅帖子反而充满了率真、意气的流畅, 一举超越众多书法名家精心雕琢的作品, 被评为“中国第二行书。”

排名第一的,是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 排名第三的,是苏东坡写的《寒食帖》。

正如曹宝麟说: “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意挥洒, 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

有时候,你准备充足、全力以赴的去做某些事, 却未必能做的成。

有时候,你随心所欲、毫不在乎的去应付一下, 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的心态。 有时候,你引以为豪的东西, 恰恰是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这时,你就要学会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