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升公路主線如期貫通 回看這730天的速度與激情

定升公路主线如期贯通 回看这730天的速度与激情

定升公路主线如期贯通 回看这730天的速度与激情

張櫪 李果 曹伯同

2018年8月31日,對南部縣人民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當天,全長29.9公里的定升公路,經過建設大軍730天的艱苦努力和沿線幹部群眾的無私奉獻,實現了主線貫通,打破了制約升鍾庫區10萬名群眾發展的交通瓶頸,掀開了振興鄉村的新篇章。

這一天,定升公路沿線群眾歡天喜地,自發組織起來購買慰問品,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建築工人,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定升公路如期貫通的背後,凝聚著決策者、指揮者、建設者和沿線鄉鎮幹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這其中,還有著不少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A “釘”在工地上的交通人

都說張工幹事有點“狂”。初見張工,只見他挽著半截褲腿,手拿一張施工圖正對著公路不停地比劃。“亂石、雜物等,都要清理!”說著,他搬起幾塊石頭就往斗車上放。

張工名叫張博武,是南部縣交通局的總工程師,也是該項目負責人之一。定升公路建設一直按照計劃有序推進。誰料8月10日這天卻出了點狀況。當時碑埡大橋正在架設橋樑,突然一股強風,將架橋機掀落至50餘米高的深溝裡。工人們又急又驚,齊刷刷地看向張博武。

“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張博武立即組織項目各方會商,10天后,一套嶄新的架橋機重新立在橋面上,他興沖沖地準備恢復作業。然而,現場情況卻讓他愁眉緊鎖:工人們有了心理陰影,不敢也不願上橋。

“工期緊急,時間緊迫。”略一思忖,張博武轉身走到橋上,頂著烈日坐在橋面頂端,給工人做起了思想工作。近兩個小時的思想動員後,施工得以恢復。此時張博武又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陪著工人一起施工,直到橋樑架設完成。

“室外溫度40℃,還是50多米的高空。工人都是輪班倒,他卻像‘釘’在橋面上一樣。這得有多‘瘋狂’。”說起這段作業經歷,工人們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敢拼命的“狂人”!

汪東的“嚴”與張博武的“狂”有一拼。

今年7月,定升公路建設進入決戰階段,為加快施工進度,縣交通局抽調人員成立工程突擊隊,汪東就是突擊隊中的一員。“24小時待命,全程駐守現場,隨時解決各種施工難題。”汪東說著,迅速從包裡掏出一粒糖,麻利剝開後塞進嘴裡。監理敬鑫解釋說,汪東有低血糖,勞累過度後常會頭暈,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得吃一顆糖,等症狀緩解後又立即投入工作。

為督促施工,汪東給自己定下兩條規矩:工作時間從早上5時至晚上10時;每天在公路上轉、到工地上看、和工人為伴。7月29日早晨5時,蓮花灣大橋開工架設,連續駐守現場近10個小時後,還沒來得及吃午飯的汪東終於沒有堅持住,暈倒在施工一線。

“老汪經驗豐富,要求嚴格,有他在才能放心。”作為單位的業務骨幹,同事們對他的工作十分肯定。

對南部交通人來說,修建定升公路就是一場攻堅戰。

白天下工地、跑現場,晚上查進度、擺情況,定升公路開建以來,該縣交通局局長喻鳳鳴習慣了每天只在辦公室眯一會兒,習慣了把項目相關會議放到晚上11時以後。組織建設者火速入黨,把黨課開到攻堅現場,把清涼送到建設工地……喻鳳鳴每天忙得連軸轉。

作為項目指揮部的一員,730天時間裡,該縣交通局副局長杜大成走遍了定升公路沿線的每一個鄉鎮。

自從被抽調到項目一線,體重不足50公斤的縣交通局公路一局副局長餘建林又瘦了不少。家成了旅店,工地倒成了他的家。

……

“……衣褲都是汗,加班又加點。烈日曬破臉,夜晚不入眠……”喻鳳鳴介紹,這是縣交通局一位幹部寫的打油詩,真實反映了交通人的艱辛。項目開建以來,該縣交通局幹部職工發揚“四拼精神”,保安全、保質量、保進度,確保道路如期貫通。

B 把工地當家的建設者

羅浩東是重慶中環公司南部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總工程師。2016年7月定升公路開建以來,他從參與勘界到徵地丈量,每天早出晚歸,以工地為家。家人給他打電話時總問:“你什麼時候能休假呢?”他只好說:“工地這麼忙,哪有時間休假啊!”家人不免有點兒埋怨:“工作再忙,也不能連家都沒時間回吧!”

2016年10月,羅浩東挽著愛人的手走進了婚姻殿堂。他曾為她許下最美的諾言:一場隆重的婚禮、一次完美的旅行……舉行婚禮後的第3天,他又回到了塵土飛揚的工地。而浪漫的旅遊卻遙遙無期。而今,定升公路已實現主線貫通,羅浩東卻依然堅守一線。

和羅浩東一樣,有著20餘年黨齡的趙建平把工地當成了自己的家。趙建平是該項目二標段機電隊隊長。2016年7月項目開工時,他就帶領工人吃住在工地上,風雪中的機電安裝,炎炎烈日下的管道疏通,風雨交加的突擊搶修……他從未缺席。

8月的夜,沉悶得沒有一絲風。臨時板房內,趙建平和工友把風扇開到了最大。忽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元山抽水站水泵損壞,施工被迫暫停。”看著熟睡的工友,趙建平悄悄穿起衣服,一個人趕到兩公里外的抽水站搶修。兩個小時後,水泵正常運轉時,趙建平已是筋疲力盡,和衣睡在了工地上。

作為項目二標段工程部部長,常兵常說:“黨員要在關鍵時刻有作為、關鍵環節有突破。”面對前階段工程推進困難、工期滯後等問題,今年3月,他牽頭組建臨時路基二隊,組織人力、物力,有重點、有秩序地對施工進行合理安排,他每天在工地上從早忙到晚。工程突擊半年來,常兵就像上足了發條的鐘,每天不知疲倦地轉動。

面對定升公路工期滯後、項目推進不利等問題,中環公司副總工程師劉洋今年3月臨危受命以來,至今沒有回過一趟家。今年8月,得知父母從重慶回老家閬中探親,劉洋十分高興。晚上9時從工地上下來,他不顧滿身灰塵,一路驅車趕到父母身邊,但只是匆匆一面,第二天一大早,劉洋已坐在項目部的食堂和工人們一起吃早飯。上午10時,一對年邁的老人顫顫巍巍地走進了工地,尋找一早便不辭而別的劉洋。面對父親的詢問和母親的責備,劉洋滿臉愧疚。他知道暈車的母親,只能坐著摩托車從閬中趕來,但工期不等人,主線貫通在即,例會、專題會、協調會等他必須全部參加。整整一個上午,劉洋四處奔忙,而父母卻在項目部等待,等著和他告別。三言兩語,簡短的交代後,劉洋都沒時間挽留父母在食堂吃一頓午飯,便叫來了兩輛摩托車將父母送走。這一場特殊的探親就這樣在匆忙中結束了。

今年剛滿30歲的蔣小建是項目一標段技術團隊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他和這支年輕的團隊,肩負著一標段13公里道路的測量工作。730天,寒來暑往,他們每天都要步行2萬步以上,檢驗每一段道路是否符合技術標準。

兩年多時間,蔣小建從一個書生氣十足的白麵小夥兒,變成了一個“黑娃兒”。“黑娃兒”回家探了一次親,妻子見他“面目全非”,心疼得流下了熱淚:“身體要緊。這個錢不掙了,行不?”

蔣小建何曾不想留在家中陪伴愛人和孩子,可庫區人民的期盼、團隊的信任讓他清楚使命所在、責任所在、希望所在。如今工程已快完工,蔣小建說,辛苦終於有了成果,累點也覺得很值得。

工作中,蔣小建和同事之間幾乎沒有太多交流,測量、打手勢和記錄數據等,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主要方式。他們之間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轉場,去下一個點。”就是這樣的工作方式,蔣小建和他的團隊一干就是730天。

730天的風雨考驗,留給這個年輕團隊的是與年齡不相符的痕跡。但他們留下的是,卻是建設質量的保證。

鳳儀大橋,是定升公路二標段的重量級工程,共設計橋樑樁基36根。大橋樁基要澆築在淤泥土質的河道附近。開工以來,狀況不斷,先是湧水、湧泥,接著是護筒偏移樁位等,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為了搶抓工期,2017年4月,項目部成立重難點工程現場工作組。通過現場蹲點和聯合會診,決定採用人工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項目部選派有經驗的工人,組建了一支人工樁孔挖掘隊,吃住在施工一線,24小時輪流下井、輪班作業。一個月不休,他們肩挑背扛,將一根根樁基穩穩地釘在地上。兩個月的艱難施工,36根樁基全面完成。

定升工路三標段全長7.11公里,有4橋1隧道的建設任務,而位於峽谷之上的碑埡大橋,由於墩身高達50米,常遇橫風突襲,施工難度倍增,工程進展緩慢。為確保8月31日項目主線貫通,三標段項目部全力攻堅,擴大預製梁場,增加T梁運車,增派施工人員,對每天按質按量完成任務的工人進行獎勵,增加後勤保障費用……一條條切實可行的措施連夜出臺,一張張按天計算的施工計劃表清晰明瞭。橋樑施工隊乾脆在橋頭搭起了帳篷,兩班倒施工、24小時作業,硬是把10天的工期壓縮到了4天。

C

心懷感恩的沿線群眾

定升公路項目起於定水鎮,止於升水鎮,沿途經過大王、興盛、萬年、永紅、升鍾等多個鄉鎮,拆遷安置群眾超過300戶。

“補償賠付的計算不合理。你們不拿出個說法來,我就不得搬。”就在拆遷安置工作如火如荼進行時,永紅鄉鳳儀村村民王勇全的態度,讓拆遷組愁眉緊鎖。

“突然變卦,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但補償標準核定後就絕對不能再改。”定升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李賢中沒有氣餒,反覆給王勇全做工作。幾番談判下來,王勇全不僅絲毫不肯鬆口,矛盾還有了升級的趨勢。

“工作還是要繼續推進。正面交鋒不行,就側面迂迴。”李賢中立即組織鄉村幹部對王勇全的情況進行調查,最終找到問題的癥結:原來,被拆遷房屋歸王勇全及其遠在深圳打工的弟弟共有,他擔心會與弟弟因賠償款發生矛盾。工作人員立即趕赴深圳,與其弟協商,並讓兄弟二人達成書面協議,難題迎刃而解。

針對拆遷安置中的可能性矛盾糾紛,定升公路建設領導小組探索出一劑良方:動員沿線鄉鎮、村組幹部及群眾代表參與拆遷的矛盾排查。拆遷組放棄所有休息時間,配合鄉鎮,對發現的問題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力促“拆遷未到,問題先消”。

在定升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的推動下,縣鄉村各級黨員幹部帶著問題到農戶家中,心平氣和說理,與群眾交心談心。村民高樹兵說:“黨員幹部們不顧天晴下雨,費盡心思研究我們的種種困難,這是在為我們修路,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一句樸實的話,道出了大多數群眾的心聲,大家主動要求儘快簽訂拆遷補償協議。

兩年多來,定升公路項目部工作人員蒲旭安已經記不清總共協調處理了多少件徵地糾紛。隨著施工隊的陸續進場,矛盾日益增多。

“然而,從縣級領導,到指揮部成員,再到鄉鎮、村幹部,都沒有被這些困難壓倒。他們苦口婆心,化解了若干矛盾。”升鍾鎮回龍場村黨支部書記何澤炳說。

這期間,無數個夜晚,指揮部會議室的燈光徹夜通明,他們正在研究推進中遇到的種種困難;無數個烈日午後,各級黨員幹部奔走在田間地頭,挨家挨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兩年多時間裡,他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路上”成為工作的全部。

這種紮紮實實的工作作風,深深打動了公路沿線的群眾。興盛鄉二龍場村村民高吉森家因修路佔去各類經濟林木近百棵,其中40餘棵柚子樹正值盛產期,10餘棵桂花樹總價值近萬元。他二話沒說就把柚子樹砍了,將桂花樹低價售賣,每年少了萬餘元的經濟收入。“雖然損失了不少,可修路是大事,縣裡鄉里的幹部們都肯這樣吃苦受累,我這點損失不算啥。”

興盛鄉白家山村村民李大松看著自家的祖屋被推倒,有些戀戀不捨,“修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道路要從我家祖屋經過,我雖然心中難受,但堅決支持政府的工作。公路早一天建成,大家早一天受益。”

“項目工作只有工期,沒有假期!”兩年多時間裡,縣、鄉鎮、村幹部幾乎沒有休過雙休日和節假日,但他們從無怨言,全身心投入到公路建設工作中。

升鍾鎮黨委副書記敬友貴堅守施工一線,有一次暈倒在現場,但他稍稍休息後又回到工作崗位,直到主線全線貫通……

正是他們,以勇扛責任的擔當,為項目推進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8月31日,定升公路主線貫通,公路沿線群眾一片歡騰。他們點燃爆竹慶祝,買來慰問品送給建築工人。

“這條快速通道的打通,將提速升鍾庫區群眾增收步伐。對庫淹區的孩子來說,將會打開他們的視野。”升水鎮小學教師杜明聰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說,這條快速通道將拉動升鍾湖旅遊開發的大幕,拉近群眾和外面世界的距離。

“這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升水場鎮個體經營戶郭曉蓉難掩興奮,主動加入到慰問建築工人的行列中,和大夥一起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她說,戰高溫、鬥酷暑,一條路修得艱辛,卻打動了人心。庫區群眾、南部人民,將感恩於心。

兩年多來,這樣溫馨溫暖的慰問場景不勝枚舉。

皂角鄉偏柏樹村村民何文珍帶著自己採買的防暑物品送給建築工人,“建築工人們不顧暑熱趕工程、趕進度。這是為我們子子孫孫做的一件大好事。除了感謝,還是感激。”談起工人們高溫下堅守工地的情景,何文珍覺得心痛,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動,為公路建設獻一份力。

保城鄉瓶埡嶺村村民江麗一大早從家裡趕到項目三標段建設現場。她說:“我要去當面感謝他們,為升鍾庫區修了一條致富路。”

看到工人們白天在工地上辛苦地作業,晚上在工地搭建的臨時帳篷裡住宿,條件十分簡陋,升水場鎮居民敬啟軍組織場鎮上10餘戶居民走上碑埡大橋,給工人們送來了慰問物資。“烈日下、暴雨中,工人們都在搶工期保進度,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一包糖果、一瓶礦泉水、一條毛巾……是公路沿線群眾對建築工人們發自內心的感激。“定升公路通了,距離山外的世界近了,幹群的心也更近了。”升鍾湖大酒店工作人員張錫國說,這是一條助力發展的道路,更是一條庫區騰飛的道路。

“美哉壯哉定升路,帶動群眾同致富。七百三十日和夜,建設團隊同吃住。寒冬臘月建設急,風餐露宿戰酷暑。四拼精神盡詮釋,同心協力把路築。隧洞橋樑路基礎,質量安全不疏忽。喜看今朝主線通,誰又知道箇中苦。待到工程竣工時,功勞碑上把你塑。”這是李賢中在定升公路全線貫通當天有感而發所作的詩。他說,定升公路主線貫通,離不開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離不開沿線幹部群眾的大力支持。730天艱苦奮戰,充分展現了南部人民爭分奪秒的“拼搶精神”、挑戰極限的“拼命精神”、不勝不休的“拼搏精神”和萬眾一心的“拼合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