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爲什麼要惹美國?

傳說54314641


這是因為日本戰略太差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國,原本是準備三個月滅亡中國。但事實證明,中國廣大的戰略縱深、已經初具規模的國防力量使日本的美夢破滅。日本在中國陷入到了持久戰當中。

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開始意識到自身陷入中日戰爭的泥塘。長久的戰爭必將需要巨大的物資,尤其是石油。日本本身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為了發動戰爭,他從中國的東北搶奪了大量的物資。

我們也聊過,日本曾經在遼河大慶都找過石油,但幸運的是,他們的探測杆沒有打免深度,最終沒有發現油田。如果日本在東北發現石油,可能就不會那麼激進的進攻美國。

在攻佔華北後,日本希望以戰養戰,但八路軍以及國軍遊擊部隊的存在,變日軍後方為戰場,使日本以戰養戰的目標難以實現。其間,日軍組織多次掃蕩,但始終沒有掌握全局。

這時候,日本需要從更廣闊的地方尋找戰略資源。在日本的計劃裡,有兩個侵略方向,北上跟南下,北下就是跟蘇聯爭奪地盤,南下就是搶奪東南亞。

北上還是南下成了日本兩難的選擇。為了試探,日本發起來了一場小規模的戰役:諾門罕戰役。

這個仗役不出名,但其實十分關鍵。關鍵在兩點,一是這一仗之後,日本再也不叫著北上跟德國夾擊蘇聯了,而轉為南下,跑到東南亞搶西方的殖民地,這導致後面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另一個是蘇聯通過這一次戰爭,挖掘了朱可夫,為以後的蘇德戰爭練了兵。

這一戰,蘇聯取勝的關鍵就是利用坦克的優勢虐了一把日軍。

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積累起來的信心受到重挫,他們意識到與蘇聯交戰並不存在勝利的可行性,那選擇只有一個了。

此時,日本的戰略資源已經不夠用,那只有冒險南下,奪取印尼和緬甸的油田。

在1941年,日本先是試探性的進攻了法屬印度支那。很快,美國就宣佈對日本的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所有資產,並實行石油禁運。最後這一項打擊最大,因為日本的石油百分之八十需要從美國獲得,現在美國不給,而且美國還組團對日本石油禁運。

日本的石油儲量在龐大的戰爭機器下無以為繼。

不戰,是慢性死亡,是坐以待斃。戰,則是一場豪賭。

事實上,日本突襲珍珠港的總指揮山本五十六就是一個賭棍,橋牌麻將都是其擅長,曾經贏得賭場禁止他入內。

山本五十六到美國訪問過,他知道美國是一個正正打呼嚕的雄獅,千萬不能惹,但日本的局勢逼得他只有一個辦法:全殲美國太平洋艦隊,奪取東南亞的戰略資源。

於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珍珠港襲擊。這是一次極為成功遠途奔襲。也基本達到了當初的目標,珍珠港之後的一年多,日本取得了東南亞的全面領先,幾乎將大半個東南亞南亞納入囊中。

但是,我們說了,日本以戰術見長,能夠打出很漂亮的一伏,但戰略很差,偷襲珍珠港,逼美國下場,最終的結局就只有滅亡了。


腦洞歷史觀


根本原因還是迷之自信了,日本在當時有沒有明白人知道不能打美國呢?是有的,可是有明白人有用嗎?

沒用,因為日本的行事邏輯,按照某位牛人的說法是“解決小麻煩的方式是製造更大的麻煩”。

日本的迷之自信,就在於對總體戰思想缺乏根本性認知,誤把美國當成了大清。

大清當年遭到英國的侵略,可在道光皇帝看來,天朝上國體系,你英國人來打天朝,頂多算武裝上fang,是來討說法的,給點東西打發你,你不就滾了嗎?然後關上門繼續過日子呀。

這點在歷朝歷代與草原民族之間的博弈中,反覆驗證了。

而日本爭霸的過程,恰恰是符合了蠻夷入侵的套路。

當年打大清,大清慫了,沒跟它死磕到底;

打帝俄,帝俄慫了,也沒死磕到底;

所以日本軍方和某些傻X政客有了迷之自信,誤以為打美國,美國很快就慫了,不會把你怎麼著。

這就是典型的對美國缺乏認知,把美國當成了大清。

比如一些傻X政客想出來這麼一個奇葩邏輯:美國🇺🇸是皿煮國家,不能死人呀,因為一死人,老百姓就坐不住了,政客的選票就沒了,於是乎只能認慫談判,再然後皆大歡喜。

可事實上特別打臉,日本去惹美國,反而成為了政客的政治正確性的話題,誰認慫誰Tm就是美奸呀。

這件事很快就成為了美國人的共識,突然團結起來了。

再然後呢?就沒然後了,美國非但沒有像大清和沙俄那樣認慫,反而是與你死磕到底,而且也有了大規模出兵歐洲的藉口了,隨後美帝把X本滅了,自己也當了世界老大,享有了作威作福的權力。

比如說,命令自己的軍隊突然殺入別國領土,屠殺無辜民眾,嗯,這不就是當年日本和納粹乾的事嗎?


圖維坦


準確地說,不是日本主動去惹美國的,而是被美國人逼上了梁山,逼上了不歸路。

當時日本人有一句話,說他們處在“ABCD包圍圈”裡面,A是美國America,B是英國British,C是中國China,D是荷蘭Dutch。

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太平洋戰爭發生之前日本沒有就惹過美國,而且還很注意會不會有什麼地方惹得美國人不開心。比如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美國炮艦帕納伊和英國炮艇瓢蟲號和蜜蜂號在長江上受到了日軍炮擊,日本毫不猶豫地處分了責任者,後來的甲級戰犯橋本欣五郎大佐就是為了這件事被轉入預備役的。

但後來為什麼日本人又去襲擊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戰爭呢?從日本人的立場來看是美國人多管閒事,逼得日本人無路可走,從中國人的立場來看應該是美國人主持國際正義,反對日本侵略中國。

日本侵華從何時起算有好幾種說法,常見說1931年9.18事變的,也有說是1928年關東軍謀殺張作霖的皇姑屯事件,還有說應該從1915年大偎重信內閣向袁世凱政府遞交“21條”開始的。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反正在國際上幾乎所有人都裝作沒看到,由得日本人橫行霸道。

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不是全部,還有幾個國家在幫中國,比如美國和蘇聯。美國的態度最堅決,偽滿成立之後,蘇聯立即承認了,但美國從來不承認,一直要求日本從包括滿洲的中國大陸全面撤軍。

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和侵華日軍進行戰鬥需要來自各國的軍事援助。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之後有4條各國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的所謂“援蔣通道”:一條經過香港,一條經過蘇聯,一條經過法屬印度支那也就是現在的越南,還有一條經過緬甸。1938年日軍攻佔廣東之後,經過香港的援蔣通道被切斷;1939年日本和蘇聯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從蘇聯來的援助也沒有了,只有經過法屬印度支那和緬甸的援蔣通道還在。

日本人認為蔣介石政府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因為有英美還在支持他,如果切斷了這兩條援蔣通道蔣介石就肯定會投降。所以就發生了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企圖切斷全部援蔣通道的事件。正是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的入侵,尤其是入侵南部法屬印度支那引發了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從而引發了太平洋戰爭。

1940年9月開始,日軍入侵北部法屬印度支那切斷了法屬印支援蔣通道,美國立即宣佈了對日本實行廢鋼鐵禁運,第二年又把這種禁運名單擴大到銅等戰略物資,同時加強了通過緬甸的對中國政府的物資和資金援助。但是日本人沒有看懂美國人的決心,不但不肯停步,反而步步緊逼,在1941年7月入侵南部法屬印度支那,企圖從那裡入侵緬甸,徹底切斷所有的援蔣通道,這就使得蔣介石政府非常危險,突破了英美的底線。

美國人反應的速度和力度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7月25日,美國政府宣佈凍結日本在美資產,接著英國,加拿大,法國,葡萄牙,荷蘭也宣佈了同樣措施。8月1日,美國政府宣佈對日本實行全面石油禁運。

看《虎虎虎》等有關珍珠港的電影就知道美國人指責日本人“背信棄義一邊談判一邊不宣而戰”。美國和日本在談什麼呢?就在談這個問題,日本要美國解除石油和廢鋼鐵禁運,美國的態度是:禁運隨時可以解除,但你們要撤出中國大陸,把滿洲還給中國。

日本人不肯撤出中國大陸,尤其不肯放棄滿洲,但日本人被美國人在石油上掐住了脖子,不撤軍就沒有石油,這時日本人就決定去搶石油。

日本的目標是當時叫荷屬印度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巨港油田,但這中間有駐守菲律賓的美軍和馬來亞和新加坡的英軍,不可能讓日本人過去也不會讓日本人把油運回來。要搶到油就必須消滅掉東南亞的的英美軍事力量,但是馬來和菲律賓的英美軍事力量的後援是以夏威夷珍珠港為基地的美國太平洋艦隊。

(紅圈裡是巨港油田,日本在右上角,看了這張圖就應該理解日本為什麼要進攻美蘇荷蘭了。當時印尼是荷蘭殖民地,馬來西亞新加坡是英國殖民地,菲律賓是美國殖民地)

這就形成了這麼一個因果鏈:不想從中國大陸撤退->要石油->要佔領馬來、菲律賓和新加坡->要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奪得制海權。

日本海軍知道正面作戰無法戰勝美國太平洋艦隊,於是才採取奇襲珍珠港的戰法,指望一錘子徹底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然後在佔據優勢的前提下和美國談判。

這就是太平洋戰爭的由來,“太平洋戰爭其實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延長”,這個結論日本人是有意不提,不知道為什麼在中國也沒有人提,弄得像日本人發了瘋去惹美國人,日本人沒有那麼傻。

反正結果是日本人悲催了。

太平洋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但知道太平洋戰爭由來的人卻很少。


冰冷雨天


第一,美國從1940年禁運戰略物資給日本,而日本的石油七成以上來自美國,如果沒有石油,不光國民生活成問題,軍艦都開不起來,豈不是不戰而降?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第二,日本當時賭國運賭習慣了,甲午戰爭賭贏了,日俄戰爭又賭贏了,一戰站對了隊,九一八又賭贏了,所以已經賭上癮了。

第三,日本攻擊珍珠港,其實並非想要不死不休的戰爭,只是想通過一系列勝利讓美國承認日本在亞太的權力和地位,但是美國國土受到襲擊又怎麼會妥協?而且日本人根本不瞭解,羅斯福找不到來戰的理由,美國財閥分為戰和兩派,日本人非要自己點火藥桶。


第四,日本當時實際上是沒有政治家掌權的,是軍人掌權,海陸軍爭權奪利慣了,中國戰場上陸軍打成了持久戰,海軍養尊處優,還說什麼對美七成論,說要南下,海軍反對就下臺吧。

第五,軍事思想落後,日本本就不和的路陸海軍,想憑藉絕對國防圈和艦隊對決贏得戰爭,結果戰線拉的過長,海軍思想陳舊,面對美國的空母核心作戰,自然沒有還手之力,耗光優勢。

說白了,日本進攻美國,當然是認為自己能打贏!這是軍事和政治思想不夠,戰略觀缺失。

而且日本從未在國力上小看美國,幾乎所有將領都知道美國造艦能力是日本的七倍,資源是日本的十倍,人口是三倍,但是他們還是打了,這是為什麼呢?

日本當時已經沒有大腦了,他們的政府全是軍人,民眾都是被洗腦,軍國主義呢戰車一旦發動,就停不下來了,直到撞死。

好多人總問為什麼日本打美國,德國打蘇聯,安心發育不好嗎?

真心停不下來啊。


歷史區總柴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感謝蒼天,蒼天庇佑邪不勝正!日本千辛萬苦奪得東北卻沒有找到石油(大慶油田就在那啊)日本尋找多年得出的結論是中國是一個貧油國。

迴歸正題日本為什麼去惹美國,要明白戰爭拼的是什麼,是國力,是人口,是資源。沒有了資源也就沒有的發動戰爭的本錢。當時日本就是面臨沒有石油可用的情況不得不鋌而走險。

日本在開始入侵中國的時候自大的以為可以像德國入侵法國一樣摧枯拉朽三個月滅亡中國。卻沒想到中國軍民的頑強使日本進入了持久戰中。到1940年的時候日本剩餘石油儲量已經所剩無幾,沒有石油日本戰敗是必然的。由於當時美國聯合歐洲國家開始的對日石油禁運,而取消禁運的條件是日本撤出中國,這讓日本無路可退只能奪取東南亞的油田。

東南亞新加坡屬美國,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屬英國,東印度群島屬荷蘭。日本想要石油必須奪得東南亞地區,必然跟美國開戰。而美國新加坡軍事基地的作戰補給來自於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所以才有了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成了太平洋上的霸主讓美國徹底喪失了對東南亞的控制權。日本也確實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奪得了東南亞地區獲得了石油。但他終究低估了美國的戰爭潛力。



兔子也是有脾氣的


日本惹美國的原因沒有那麼複雜麼?看看美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的表現就很清楚了!從918開始,美國就一直是日本侵華戰爭資源的提供者,可以說日本的侵華的軍用鋼鐵,石油等物資都是美國提供的,但絕對不是無常的,都是先欠著後還!包括美粉嘴裡所謂的援華物資都是有代價的!什麼代價?可以去看看老蔣和美國人當初簽訂的協議!如果沒有解放戰爭這些協議就會全部實現!中國人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日本侵略中國,以日本的國力是沒辦法支撐的,雖然老蔣配合著日本一塊一塊的國土送過去,但戰線拉長之後,後勤就出了問題,中國軍民的敵後戰場大部分目標就是日本人的運輸補給線!而美國給日本的資助往往都毀在了這些抗日軍民的手裡,戰爭要繼續,還要源源不斷的從美國那裡獲得資源,而美國人為何不來敲這響噹噹的竹槓呢,坐地起價那是必須的!日本鬼子騎虎難下,多貴都得買!到後來日本鬼子明白了,美國在坐山觀虎鬥,兩邊都在賣武器!兩邊的錢他都在賺!而且如果日本真的落了下風美國很有可能撿便宜,當落水狗一樣打他!美國單鋼鐵的產量就是日本的600倍!日本本來也奈何不得美國,但山本這傢伙膽子太大,太喜歡冒險了!期望一戰重創美國,乾脆從美國那裡搶資源得了!可惜的是美國不出蔣介石!所以沒有得逞!

日本惹不惹美國,美國都會打他,時間問題!從歐洲到亞洲,美國在二戰中是什麼角色,最後達到什麼目的!只有黴粉揣著明白裝糊塗看不到而已!


榕雪


日本問題還是交給橋本來回答。


問題要從一戰開始說,從一戰中獲利最大的兩個國家是美國與日本。美國借歐洲戰場僵持不下的時候出兵歐洲,在關鍵時刻站隊,使得德國遭受失敗,也使得戰前世界最強大的帝國走下神龕,給了美國在世界上更多,更大的發言權。同時,美國也借一戰為歐洲戰場提供軍需的機會大發戰爭財,到了1918年前後,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已經是美國。日本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以後,曾經耗費國力,一度蟄伏。但一戰中,日本果斷與德國宣戰,堅決地站在英國的一邊,在英國的授意下,日本佔領了德國在中國的租界,並且在戰後,日本實際上獲得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以及相關的權利。


一戰結束後,日本的咄咄逼人就引起了英國,美國的注意,英國與美國協商以防止軍備的競爭的名義簽訂海軍條約,限定各國製造海軍軍艦的數量,如果超出還要裁減。這就使日本與英美關係埋下破裂的伏筆。


日中戰爭開始以後,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使得美國不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中,對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也是不表明態度,甚至美國還繼續向日本出口石油,以及重要的軍屬產品。某種意義上美國在支撐日本的戰爭。但是在日本與德國,意大利結成同盟威脅到盟國英國的利益以後,美國開始關注日本,並且不斷警告日本,甚至暗中支持中國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投降,英國退守孤島,美國通過租界法案積極支援英國,但不斷遭到德軍的潛艇的攻擊。而日本在亞洲的攻勢又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幫助德國,甚至會讓抵抗德國進攻的蘇聯失敗,最讓美國警惕的是,日本趁法國投降德國,趁機派兵進駐安南,動了英美的奶酪,於是美國要求日本撤出佔領的安南北部,甚至還要日本撤出佔領中國的土地,包括滿洲。如果不同意,美國將斷絕供給日本石油,美國曾經計算過日本的石油儲存,認為日本最多隻有2年的儲存,如果沒有石油供應,不可能進行戰爭。並且美國還給日本規定了最後通牒的時間,如果在12月7日不答應美國條件,美國將斷絕石油。其實,這個最後通牒也是美國的虛張聲勢,美國國務院認為,就算日本人拒絕,這個談判還可以繼續進行。但日本軍方錯誤判斷形勢,認為美國這樣做就等於在扼殺日本,如果日本利用海軍優勢集中一擊,打得美國服帖,或許美國會坐到談判桌前,與日本談判按照日本的意願簽訂條約。這就有了賭一把的想法,日本想用對付清國,俄羅斯的手法,也讓美國屈服,卻沒有想到,美國惹不起,最終日本遭到慘敗。


橋本看日本


1853年,黑船事件中,美國佩裡將軍率領軍隊打開了日本的國門,自此日本在國內開始了浩大的倒幕運動,天皇重新掌握權力,開始了明治維新,自此日本開始了西化道路。

要想說日本為什麼要惹美國,他們之間的恩怨還得從一戰說起,一戰結束後,華盛頓會議召開,重新瓜分世界。1902年的時候一向不結盟的英國與日本居然結了盟,然而在華盛頓會議上,本來的英日兩國聯盟,在美國的建議上竟變成了英美日法結盟,對於美國來說,這次的四國同盟是美國的外交勝利,拆散了英日同盟。不僅如此,後來美國邀請意大利搞了一個五國海軍協定,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比例為5:5:3:1.75:1.75 ,日本的綜合實力本來就在列強之間不是很佔有優勢,為了稱霸,海軍則是日本的重點發展軍種,日本本來提出的意見為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和航母的總噸位要達到美國海軍的百分之七十,結果最後這個協議一簽日本的海軍的助理一下子竟然變成了美國的百分之六十,所以日本當時正在艦臺上修建的幾艘新的戰列艦必須拆毀,日本的海軍對此極為不滿,這樣一來一下子就大大的壓縮了日本的海軍實力,對此次日本無比記恨美國。

不僅如此,在華盛頓會議上,各國又簽訂了《九國關於中國事件試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中國又回到了一戰爆發之前的狀態,各國在華利益要均沾,這一下子日本在一戰前想要獨霸中國的美夢又破滅了,可以說,華盛頓會議是美國對日外交的全面勝利,再次會議上,日本一再被美國碾壓,仇恨美國的種子就一戰結束後就在日本人的心裡生根發芽了。

等到了二戰的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本來日本的如意打算是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日本太高估自己了,自侵華戰爭法發動以來,日本不僅沒有能夠迅速滅忙中國,反而陷入了戰爭的泥淖之中,深深不能自拔,然而日本又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鋼鐵煤炭等資源在戰爭中不斷耗損,為了能夠早日取得戰爭的勝利,太平洋上豐富的資源就成了日本人眼中的肉,然而要想獲得太平洋生豐富的資源,就不得不與在太平洋上佔據豐富資源的美英開戰。並且在日本的部隊中海軍是日軍的優勢,既能夠發揮自己的海軍優勢,通過掠奪太平洋上的豐富資源以支持獲得勝利,又能一報舊怨。這樣一來,無論是基於想洗刷日本在華盛頓會議上的恥辱,還是為了侵略戰爭的勝利,日本都不得不要與美國開戰。


蘭陵說史


問題要從一戰開始說,從一戰中獲利最大的兩個國家是美國與日本。美國借歐洲戰場僵持不下的時候出兵歐洲,在關鍵時刻站隊,使得德國遭受失敗,也使得戰前世界最強大的帝國走下神龕,給了美國在世界上更多,更大的發言權。同時,美國也借一戰為歐洲戰場提供軍需的機會大發戰爭財,到了1918年前後,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已經是美國。日本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以後,曾經耗費國力,一度蟄伏。但一戰中,日本果斷與德國宣戰,堅決地站在英國的一邊,在英國的授意下,日本佔領了德國在中國的租界,並且在戰後,日本實際上獲得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以及相關的權利。

一戰結束後,日本的咄咄逼人就引起了英國,美國的注意,英國與美國協商以防止軍備的競爭的名義簽訂海軍條約,限定各國製造海軍軍艦的數量,如果超出還要裁減。這就使日本與英美關係埋下破裂的伏筆。

日中戰爭開始以後,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使得美國不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中,對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也是不表明態度,甚至美國還繼續向日本出口石油,以及重要的軍屬產品。某種意義上美國在支撐日本的戰爭。但是在日本與德國,意大利結成同盟威脅到盟國英國的利益以後,美國開始關注日本,並且不斷警告日本,甚至暗中支持中國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投降,英國退守孤島,美國通過租界法案積極支援英國,但不斷遭到德軍的潛艇的攻擊。而日本在亞洲的攻勢又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幫助德國,甚至會讓抵抗德國進攻的蘇聯失敗,最讓美國警惕的是,日本趁法國投降德國,趁機派兵進駐安南,動了英美的奶酪,於是美國要求日本撤出佔領的安南北部,甚至還要日本撤出佔領中國的土地,包括滿洲。如果不同意,美國將斷絕供給日本石油,美國曾經計算過日本的石油儲存,認為日本最多隻有2年的儲存,如果沒有石油供應,不可能進行戰爭。並且美國還給日本規定了最後通牒的時間,如果在12月7日不答應美國條件,美國將斷絕石油。其實,這個最後通牒也是美國的虛張聲勢,美國國務院認為,就算日本人拒絕,這個談判還可以繼續進行。但日本軍方錯誤判斷形勢,認為美國這樣做就等於在扼殺日本,如果日本利用海軍優勢集中一擊,打得美國服帖,或許美國會坐到談判桌前,與日本談判按照日本的意願簽訂條約。這就有了賭一把的想法,日本想用對付清國,俄羅斯的手法,也讓美國屈服,卻沒有想到,美國惹不起,最終日本遭到慘敗。


白馬非馬31


日本人兇狂,美國人老奸。日本偷襲珍珠港.本是美國人放長線,釣大魚的,正好中計,美國人以損失為代價,取得了對日參戰。至於日本為什麼要挑打美國,因為日本巳認定美國會對他下手的,不如以天機先制他一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