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可谓一个传奇人物,他中学没毕业就当了小学教师,却凭借自己的刻苦和勤奋,解决了当时学术界纷争已久的学案,被推荐至北大任教。

不仅在学界传奇,他的爱情更是传奇,一生三段婚姻尤其与第三任妻子胡美琦的爱情令人惊叹。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钱穆的第一任妻子邹氏因难产早逝,第二任妻子张一贯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她跟随钱穆告别了江南古城,来到北平后,他们夫妻共同生活了好几年。

直到抗战爆发,北平沦陷后,钱穆独自一人南下跟随西南联大流落到了大后方,而张一贯则带着儿女回到了苏州生活。在战火纷飞中,夫妻俩各在一方,可张一贯却一直等着钱穆回家。

1949年,钱穆应邀来到广州华侨大学任教。国内形势的风云突变让所有人都参不透,钱穆亦在当时流落到了香港,此生再也没能回到大陆与妻子团聚。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在香港,钱穆与唐君毅等人共同创建了新亚书院,也就是当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而胡美琦,跟随曾担任过江西省主席的父亲来到香港后,就读的正是新亚书院。

在一次演讲中,礼堂的水泥突然塌落,刚好砸中钱穆的头。钱穆受伤昏迷后,在养病期间搬往台中静养,认识了当时已在台中师范学校图书馆工作的胡美琦,并得到了她的悉心照顾。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在养病的这段过程中,两人一个是年轻充满朝气的胡美琦,一个是暮年奔波半生的钱穆。然而爱情根本不分地域年龄,胡美琦被钱穆的博学所倾倒,崇拜之情渐而转为爱慕之心。

而钱穆,妻儿都在大陆,归家已成奢望,多年独居的寂寞在胡美琦的感化下转为柔情。面对热情主动的胡美琦,钱穆动心了,也终于冲破世俗不顾一切地和胡美琦走到了一起。

1956年1月30日,两人在香港结为夫妇。那一年,胡美琦27岁,钱穆已然61岁。对此,钱穆亲自写了一副对联来表达对妻子的爱意:劲草不为风偃去,枯桐欣有凤来仪。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钱穆晚年的学术和生活,都绕不开胡美琦。胡美琦对钱穆的生活事无巨细地照顾,到钱穆80岁之后几乎不能看字,她的写作便全都由胡美琦代劳。

钱穆的学生曾说,“没有师母这样帮他读稿改稿,我相信钱先生晚年很多东西是出不来的。”

钱穆生病后却不喜欢住医院,所以胡美琦要格外注意他的保养。她请名中医配了膏滋药给钱穆喝,费上一天功夫做一道点心哈士蟆炖红枣给钱穆吃。

做菜的口味完全按照钱穆的口味来,为接送钱穆努力学习开车,甚至于钱穆的衣服都是胡美琦亲手缝的。嫁给钱穆以后,胡美琦的眼里心里,便只有他一人。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当然,胡美琦并非庸常女子,能与大师白头终老必然有自己的魅力。

胡美琦与钱穆常去各地旅行散心,到风景绝佳之处喝一杯咖啡,更是成了两人特有的休闲方式。

钱穆擅长昆曲,箫笛俱佳,每逢月夜,胡美琦便关上所有灯,让月光照进整个长廊,她盘膝坐于廊上,静静地听着钱穆的箫声浸着月光而来。这般超凡浪漫,岂是凡人可懂。

观景闲谈,古今纵横,胡美琦与钱穆,聊着人生,谈着文化,议着学问,评着社会,《楼廊闲话》一书,便是二人琴瑟相和的知音恬淡。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两人三十多年的相濡以沫患难与共,携手致力于教育,静心专注于学术,钱穆的一切都交予胡美琦打理。而胡美琦,早已把自己的人生与钱穆融为一体。

钱穆去世后,胡美琦悲痛之余,却仍然积极推动着两岸四地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她著作甚丰,造诣极高,可这一生,她最爱的头衔却只有“钱夫人”。

凭什么27岁的她一心要嫁61岁的男人,只因他是大师钱穆

相守香江的一生知己夫妻,她仰慕他一世,她笃爱他一生。

钱穆用毕生守着中华文化,胡美琦便用一生守着钱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