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長壽的嬪妃:原是內務府宮女,58歲才被冊封爲嬪,活到97歲

可能是因為清朝的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較前朝好很多,清朝不少人的壽命都是比較長的,尤其是皇室的人。例如康熙有一個妃子活了97歲,成為清朝妃子中最長壽的一個,堪稱有清一代后妃之冠。

清朝最長壽的嬪妃:原是內務府宮女,58歲才被冊封為嬪,活到97歲

這個妃子就是定妃,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正五品郎中拖爾弼之女。家裡世代都是皇宮的奴僕,常常擔任膳房總領、宮內管領等職務。

原先定妃是作為內務府上三旗宮女選拔入宮的,在宮裡當了幾年差後,被康熙皇帝看上了,於是寵幸了她。很幸運,定妃很快就懷上看龍種,在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寅時,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那一年她26歲。

按清朝皇宮裡的慣例,只有嬪以上內庭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生下胤祹時,定妃連嬪都不是,所以她根本就沒有撫養兒子的資格。幸運的是,康熙把她的兒子交給了蘇麻喇姑撫養,蘇麻喇姑曾經照料過幼時的康熙,所以足以證明康熙十分重視這個皇十二子胤祹,交給她撫養,定妃也可以安心了。

清朝最長壽的嬪妃:原是內務府宮女,58歲才被冊封為嬪,活到97歲

後來也確實如此,皇十二子胤祹被蘇麻喇姑照料得很好,擁有一個不爭不搶的良好品性。康熙末年的時候,各位皇子之間爭權奪利,拉幫結派,打擊對手,而胤祹卻選擇了獨善其身,不參與任何一派的爭鬥。

正是因為如此,雍正皇帝登基即位為帝后,打擊了大量當年的政敵,可他卻放過了定妃的兒子胤祹,還封其為郡王。胤祹得以善終,活到了乾隆二十六年,享年79歲。

我們再說回定妃,生下了皇十二子胤祹後,定妃並沒有母憑子貴,這個時候連個稱號都沒有,或許是不受寵吧?直到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才想起她來,於是冊封她為定嬪。這一年,她已經58歲了,但她也滿足了,畢竟兒子過得很好,一家衣食無憂!

清朝最長壽的嬪妃:原是內務府宮女,58歲才被冊封為嬪,活到97歲

雍正皇帝繼位後,在皇太后那裡得到了懿旨,於是尊其為皇考定妃,“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為謹慎,久列嬪位,今晉封為妃。”在這份旨意裡面,內容簡明扼要,卻又句句在理。

定妃是十二阿哥的母親,十二阿哥當年不做自己的對手,所以是有功勞的,應當惠及其母親;定妃又多年侍奉自己的父親-康熙,沒功勞也有苦勞;那麼多年過去了,十二阿哥的母親還只是一個嬪,這是不應該的,所以特意升為妃。

清朝最長壽的嬪妃:原是內務府宮女,58歲才被冊封為嬪,活到97歲

雍正年間,定妃就住在自己兒子胤祹的履親王府裡養老,享受著天倫之樂。乾隆年間,每到各種節日的時候,乾隆都會邀請定妃入宮,賦詩獻壽,是當時的一件盛事。定妃90大壽時,乾隆還親自去府裡拜壽,儘自己的孝心。

或許清心寡慾之人命更長吧?定妃一生活了97歲,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才離世,成為清朝最長壽的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