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長江中游,古為荊州之地,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就以此為中心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湖北歷史悠久,秦朝時就廣有郡縣,現在省內千年古縣數量也眾多,其中鍾祥就為其一。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縣為我國曆史上最為穩定的行政區劃,縣以上建制由郡到州,然後路、府、廳再到專區、市等多變,但縣始終如一。鍾祥西漢初就曾置縣,今建制則始自南朝宋,有兩千多年建制史,今建制也有一千五百多年曆史,而自南北朝始,鍾祥多為郡、州、路、府治所,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六百多年,民國時更是曾被評為一等縣,是湖北僅有的九個一等縣之一。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鍾祥之地,春秋戰國時為楚國別邑郊郢,郊郢是楚國國都北方重鎮,宋玉就長期生活於此,到西漢初置始縣稱郢縣,縣治就在今郢中鎮,為南郡所轄,此為鍾祥建制之始。郢縣東漢時縣廢,到三國時鐘祥地域屬吳,由於地理位置重要而於石城(今鍾祥)設牙門戍。西晉名將羊祜鎮守荊州(今荊州)時於石城置竟陵郡,石城為郡治但可能並未置縣。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南北朝時,鍾祥建制、隸屬變化也頗為頻繁,今鍾祥建制始自南朝宋時(公元470年)所設萇壽縣,西魏時(551年)改為長壽縣,萇壽縣(長壽縣)曾為竟陵郡、郢州、石城郡等治所,為當時長江以北軍事重鎮,而長壽縣縣名據傳是因長壽老人眾多而得名。現在,鍾祥也是我國著名的“長壽之鄉”,先後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世界長壽之鄉”的稱號。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隋唐時,州逐漸取代郡,長壽縣先後為竟陵郡、郢州、富水郡治所,唐中期以後穩定稱郢州,歷經五代、兩宋直至元朝升為安陸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降安陸府為安陸州,傳承九百年的長壽縣也成為歷史,省縣入安陸州,原轄地由安陸州直領。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安陸州為嘉靖帝朱厚熜的出生地,其本為興王,安陸州為其出生地,1521年正德皇帝死後繼承帝位,1531年其升安陸州為承天府,並設附郭鍾祥縣,縣名取“風水寶地、祥瑞所鍾”之意。此為鍾祥縣名之始。清滅明後,承天府改為安陸府,仍以鍾祥縣為府治。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民國初改革行政區劃,安陸府廢,鍾祥縣隸屬於襄陽道,後曾直屬於省。1929年國民政府頒佈《各縣釐定縣等辦法》,湖北省於1931年第一次完成縣的等第評定,一等縣僅有九個,鍾祥縣就為其一,其餘八個為武昌縣、沔陽縣、黃岡縣、隨縣、襄陽縣、宜昌縣、荊門縣及江陵縣。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建國後,鍾祥縣先後為荊州專區、荊州地區所轄,1992年改為縣級鍾祥市,1994年由地級荊沙市代管,1996年改由地級荊門市代管。現在,鍾祥僅為湖北省縣級市,是民國時湖北九個一等縣中政治地位最低的一個,其餘八縣多為地級市,僅仙桃市(原沔陽縣)同為縣級市,但不同的是,仙桃市為省直管市並享有地級市的管理權限。

民國湖北九個一等縣,僅這個縣現為普通縣級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