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是如何一步登天的?擒拿鰲拜就行了嗎?不夠,還得有才

自古以來,君臣關係都十分微妙,一方面皇帝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所謂“伴君如伴虎”,這遠不同於一般的上下級關係;

而在另一方面,大臣侍奉皇上、服務朝廷,但難免也有做官發財、為私己謀利的企圖。雙方要保持平衡,並非易事。

作為傳統專制王朝的首腦,皇帝固然一言九鼎、雷厲風行,但天子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每事躬親。

因此,歷代皇帝都十分重視官僚體系的搭建與管理,以保證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在這個官僚體系中,皇帝最看重與最依賴的,則莫過於身邊的幾個重臣了。

在康熙朝前期,索額圖無疑不可或缺的重臣之一,而他之所以成為重臣,除了能力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他不僅是身處要津的勳貴之後,而且是地位尊崇的皇親國戚。

索額圖的父親,也就是康熙朝前期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索尼,這個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都知道,不必贅述,這裡說說索尼的下一代。


索額圖是如何一步登天的?擒拿鰲拜就行了嗎?不夠,還得有才


索尼長子噶布喇,曾任領侍衛內大臣,其次女赫舍里氏即康熙首任皇后,後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誕下皇二子胤礽。

可惜的是,赫舍里氏生在育胤礽時難產而死,令康熙十分悲痛,後來胤礽被立為皇太子,也有紀念髮妻的因素在內。

索尼第五子心裕“尚公主,遭遇之隆,古今罕覯(gou,去聲,即遇見之意)”,他先襲一等伯,後又世襲一等公,官至領侍衛內大臣;第六子法保官內大臣,襲一等公。

索額圖,則是索尼第三子,人稱“索三爺”。如此看來,他們兄弟在朝廷中可謂權勢顯赫,非同凡響。

索額圖出生於崇德元年(1636年),在索尼諸子中,他因為是庶妃所生,繼承一等公、一等伯之類好事,很遺憾,沒他的份兒。

不過,“索三爺”也是有本事的人,他以三等侍衛起家,一路上兢兢業業、勤勤勉勉,最終於康熙七年(1668年)轉為吏部右侍郎。


索額圖是如何一步登天的?擒拿鰲拜就行了嗎?不夠,還得有才


令人詫異的是,在就任一年後,索額圖突然由吏部高官重新轉回一等侍衛之職,而此刻正是康熙逮治鰲拜的前夕。

關於這事,索額圖或許沒有各種影視劇如《康熙王朝》、《鹿鼎記》中表現的那般出彩,但作為這一宮廷小政變的執行者,這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某種意義上說,擒鰲拜是索額圖的投名狀,而此後他也無可置疑地成了康熙的鐵桿心腹。就在鰲拜被除的當年,索額圖升為國史院大學士;

次年(康熙九年)十月,清廷將內三院改為內閣,索額圖改任保和殿大學士,同時擔任《清世祖實錄》總裁官,兩年事成後加太子太保銜,一時位極人臣。

試想,當時康熙雖然年輕,但索額圖也不過三十出頭,其升遷之快,大概也只有乾隆朝的國舅傅恆大學士可以相提並論吧。

有意思的是,傅恆與索額圖都充任過保和殿大學士並加過太子太保銜,但前者是孝賢皇后的親弟弟,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真國舅;

索額圖則在一些影視劇如《康熙王朝》被指為國丈,其實他並不是太子胤礽的親外公,而只是叔外祖父而已。


索額圖是如何一步登天的?擒拿鰲拜就行了嗎?不夠,還得有才


作為朝廷重臣,索額圖在康熙前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然,他也並不是一味的迎合康熙,而是有他自己的主見。如在平三藩之前,索額圖即反對撤藩並認為貿然撤藩會引發激變,這固然是穩重之見,但與康熙的決策相左。

而在吳三桂最終掀起叛亂並一度兵臨長江時,索額圖甚至建議將之前倡議撤藩的人如明珠等處死以緩和局勢,這種挾報私怨而忘卻歷史故智的做法當然遭到康熙的嚴厲斥責。

當然,索額圖畢竟是大臣,他也並未因為康熙否決自己意見而有所抱怨。禮親王昭槤在《嘯亭雜錄》中即記載說:

“索相當權時,多謀略。三逆叛時,公料理軍書,調度將帥,皆中肯要。”

由此可見,在平定三藩的叛亂中,索額圖仍舊積極出謀劃策,對朝政認真負責,為康熙贏得這場戰爭出力甚大。

(不過,後來在索額圖被拿下後,康熙又曾說:“吳三桂之亂,索額圖時參謀議,從未發一善策”。姑存之。)

據載,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因為生病不能上朝,康熙即命部院奏章送至內閣,由索額圖等人負責辦理。

由此可見,康熙對索額圖倚任之重,稱之為左膀右臂也不為過。

更多請參看筆者康雍乾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