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到底是包紮好,還是不包露著乾燥好?

生活中,總免不了一些小磕小碰的。稍不注意,甚至還會有更嚴重的切割傷和燒燙傷。這類傷口雖然很常見,但對於這些常見傷口的處置,老百姓往往會有一些錯誤的認識。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經科普過“用酒精來消毒傷口,實際上是錯誤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另外一個被大眾誤解很深的點:“傷口不能包紮,捂著會化膿”。


傷口,到底是包紮好,還是不包露著乾燥好?

我在創傷外科急診值班時,經常會遇見很多牴觸“包紮”的患者:在給傷口消毒清創處理後,不願意包紮。當我告知他們需要包紮來保護已經消毒的傷口不被再次汙染時,他們都會給出一樣的理由:“傷口不能包紮,包紮【捂】著傷口會【化膿】,得涼著透氣”。每次遇到這類患者,我都不得不和他們解釋半天。

那麼,有傷口時,到底是暴露乾燥好,還是包紮密閉“溼潤”好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醫學界早已經有權威的答案了,只是非醫學專業的普通大眾可能不是特別清楚。

答案很明確。

除了動物抓咬傷外,在正確消毒清創傷口的前提下:與讓傷口暴露乾燥相比,包紮密閉的溼潤環境,不僅可加速傷口癒合,還可能可以使得使瘢痕更不明顯。

傷口,到底是包紮好,還是不包露著乾燥好?

有點反常識,不是麼?實際上,在醫學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醫生們自己都曾認為,傷口不應被封閉而應該暴露。所以也不怪乎老百姓們認為包起來會“捂”傷口。只是,後來隨著醫學的發展,醫生們通過科學的驗證,發現事實剛好相反,但老百姓們卻沒有及時更新理念。

當然,口說無憑,既然說了就必須拿出醫學界的權威證據。實際上,早在1962的一項以豬為模型的動物實驗中,研究者就發現溼潤的傷口癒合比干燥的傷口更快[1]。隨後,大量的人體試驗也得到了同樣的研究結果[2-4]。且密閉溼潤的傷口比暴露乾燥的傷口癒合快,快的程度可高達40% [2]。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解釋起來就比較複雜了,簡單的說,因為皮膚的表皮細胞在敷料創造的溼潤環境中更容易遷移[3]。傷口暴露在自己的滲液中,本身也可以促進傷口癒合 [5]。因為,急性傷口滲液富含一些能促進傷口癒合的【好東西】,比如PD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且提供基質保管功能的金屬蛋白酶保持平衡[6]。它們彼此間相互作用,並且與其他細胞因子相作用,從而刺激促進傷口癒合[7]。而且,有必要向愛美的朋友指出的是:除加快傷口癒合外,使用密閉性敷料治療的傷口或許相對會形成不太明顯的疤痕哦 [8]。

傷口,到底是包紮好,還是不包露著乾燥好?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裡還是有些疑問:為什麼生活中總感覺 ,似乎“捂著”傷口很容易感染化膿呢?

其實,老百姓有【捂著傷口容易感染】的錯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錯誤的歸納了「因果關係」,本應該是消毒處理不當的錯,卻讓包紮背了黑鍋。

感染化膿,是因為傷口在一開始消毒清創處理沒做好。只要消毒清創做好,包紮是不會感染化膿的;消毒清創做不好,暴露著一樣會感染化膿。自然界中到處是致病微生物,暴露著會更容易讓傷口接觸到?

所以,感染化膿的原因,並不是包紮,而是沒有正確消毒清創,或用了不是無菌的紗布來包紮。但老百姓不明白,就只能根據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認為是包紮引起了感染。這種用時間順序關係混淆因果關係,與古人認為是【大公雞叫了,太陽才會出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2、錯誤的將傷口正常組織液滲出,當成了「化膿」。

只要是有創面,創面就會持續滲出組織液。但是,臨床上會發現,老百姓們其實經常把那些正常滲出的淡黃色組織液也認為是感染化膿的膿液。

在暴露條件下,滲出的組織液會幹燥並在表面形成結痂。看似好像長上了,實際上下面還是創面,只是給人一種癒合的假象而已。而其實這種結痂如果消毒沒做好,反而更容易將致病菌密閉在痂下引起感染。

傷口,到底是包紮好,還是不包露著乾燥好?

3、沒有意識到:自然界環境中充滿了各種致病微生物。

我們外周的環境,包括空氣中、穿的衣服褲子表面等等,到處都充滿了致病微生物。當我們抵抗力正常時,它們不會造成什麼威脅。但是當我們全身抵抗力下降(糖尿病),或局部抵抗力下降(皮膚破損)時,這些致病微生物就很可能引起感染了。

所以,將傷口暴露在空氣中,就相當於將傷口暴露在微生物的攻擊下,是需要承擔比無菌包紮更大的感染風險的。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只要有一點點傷口都要謹慎處理幷包扎的原因。當然,對於正常人,小而淺的傷口消毒後沒包紮也沒有感染,那是因為自身抵抗力好,並不代表這麼做就是對的。

實際上,在正規醫院裡,不僅消毒清創方法正規,包紮的各種敷料更是嚴格消毒無菌的。包紮後不僅可以有效阻擋外界致病菌,相比暴露不包紮,可以讓傷口癒合的更快且瘢痕更小。

當然,需要強調指出的是:並不是說所有的傷口都必須一定要包紮,但至少當正規醫院的正規大夫在處理完傷口建議您包紮換藥時,請相信醫生的專業判斷,不要擅自做主承擔不必要的感染風險。

最後,用我最喜歡的萬維鋼老師的話做結尾。

「所謂“迷信”,就是在沒有道理的地方尋找“道理”,在沒有意義的地方找到“意義”,在沒有規律的地方發現“規律”,在沒有因果的地方強加“因果”。 」

參考文獻

1. WINTER GD. 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z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g. Nature 1962; 193:293.

2. Eaglstein WH. Experiences with biosynthetic dressings. J Am Acad Dermatol 1985; 12:434.

3. Svensjö T, Pomahac B, Yao F, et al. Accelerated healing of full-thickness skin wounds in a wet environment. Plast Reconstr Surg 2000; 106:602.

4. Vogt PM, Andree C, Breuing K, et al. Dry, moist, and wet skin wound repair. Ann Plast Surg 1995; 34:493.

5. Ovington LG. Hanging wet-to-dry dressings out to dry. Home Healthc Nurse 2001; 19:477.

6. Armstrong DG, Jude EB. The rol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wound healing. J Am Podiatr Med Assoc 2002; 92:12.

7. Chen WY, Rogers AA, Lydon MJ.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 properties of wound fluid collected during early stages of wound healing. J Invest Dermatol 1992; 99:559.

8. HINMAN CD, MAIBACH H. EFFECT OF AIR EXPOSURE AND OCCLUSION ON EXPERIMENTAL HUMAN SKIN WOUNDS. Nature 1963; 200:3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