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蘭專訪洋蔥聶陽德:爲什麼洋蔥視頻能批量複製多個網紅IP?

九枝蘭專訪洋蔥聶陽德:為什麼洋蔥視頻能批量複製多個網紅IP?

“從個人的職業經歷來看,他既有文人墨客的修養,又有創業商人的膽魄。

1

1999年,祖國50歲生日,天安門世紀大閱兵,澳門順利迴歸。那一年,他開始讀大學。起初,他並不是那種好好讀書的學生,特喜歡大手大腳地花錢,錢總不夠花。大一,迷上了計算機。那個年代玩計算機的人鳳毛麟角,他卻對計算機情有獨鍾。

於是乎,“不學無術”的他靠著平時幫同學攢電腦、給電腦殺毒的營生,掙的錢已經能養活他自己了。

2

靠著口口相傳,攢電腦的生意越來越好,但錢還是不夠造。突然有一天,同學跟他說,你看了那麼多電腦方面的雜誌和書籍,又懂拾掇電腦的手藝,怎麼不自己寫文章呢?

寫文章投稿確實有稿費可賺,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寫了一篇,就通過了,賺了100多塊錢稿費。一種自我需要得到滿足後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湧上心頭,人生彷彿翻開了新的一頁,稿費收益堅定了他成為一名IT自由撰稿人的夢想。

總有一種夢想,讓人砥礪前行。在大學期間,他成為《電腦報》的專欄作者,寫了十幾本書,發表了上百萬字的作品;還成為2003年中國十大IT撰稿人之一,常常接到香港、中國臺灣媒體的約稿,撰寫計算機科普類文章。

到了2002年,他已經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撰稿人,《電腦報》發來了offer,希望他能加入。

當時還在唸大四的他,婉拒了《電腦報》。03年畢業,《電腦報》的前主編,邀請他到廣州中山大學的計算機科普雜誌——《現代計算機》入職。

由此,他正式跨入媒體圈,成為一名擁有鐵飯碗的編輯。編輯,那時候還是相對比較風光的。

入職之後迅速站穩腳跟並很快成為了部門骨幹。兩個多月後,他被提拔為評測組主任(和編輯部主任等職),部門專門寫評測類的文章。

在雜誌社的4年,他學到了作為媒體人的嚴謹,練就了過硬的文字創作的基本功,接觸到商業媒體的盈利模式,對商業廣告有了基本的認知。他是聶陽德,身懷文人墨客的修養,兼具創業商人的膽魄,日後成立洋蔥視頻,培養的多個網紅IP,火爆網絡。他是辦公室小野、代古拉K背後的那個男人。

九枝蘭專訪洋蔥聶陽德:為什麼洋蔥視頻能批量複製多個網紅IP?

洋蔥集團聯合創始人 聶陽德

3

二十一世紀的頭幾年,互聯網在快速發展,門戶網站取得了爆發性成長。即使如此,國內多數媒體網站卻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停滯不前。平媒、紙媒是當時很重要的媒體渠道,文人聶陽德出於媒體人的執念,加上傳統媒體人自帶的嚴謹作風,覺得平媒仍是正統,網媒還成不了氣候。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時的平面媒體相當繁榮,並沒有對互聯網建立起足夠重視,也很少有人能夠認識到互聯網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變化。

帶著平面媒體的自豪感,聶陽德和他的同事們把《現代計算機》打造成了行業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幾乎與此同時,“內容為王”的時代來了,內容成為網絡盈利的新增長點,很多網站開始重視內容,像騰訊、網易等網站紛紛回頭做起了內容。

到了2006年,重視內容的IT網站們藉助及時和低成本的特質迅速發展起來。對此,聶陽德感同身受,“IT網媒帶來非常大的衝擊,甚至大有取代IT平媒的趨勢。”

大浪淘沙,洗盡鉛華,平媒被時代推到了瀕臨淘汰的邊緣。“平媒用戶在流失,廣告越來越少,用戶流向了太平洋電腦網、中關村在線、泡泡網等網絡IT媒體。”於是,聶陽德在2007年離開了雜誌社,隔年,聶陽德的前同事、也是洋蔥視頻的合夥人陳佼,同樣選擇告別雜誌社。就這樣,共同擁有媒體人背景的聶陳二人,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陳佼創建了一家營銷公司,專門為甲方提供營銷服務;聶陽德轉戰教育培訓和電商孵化領域,繼續著他“文人騷客投筆從商”的夢想。

4

身兼文人情懷的聶陽德離開雜誌社之後,並沒有選擇離開中山大學,他非常喜歡菁菁校園的淳樸和簡單。

在當時的中國,做教育培訓似乎是一件“只賺不賠”的買賣,於是順理成章,聶陽德在校園改行做起了教育培訓,主攻EMBA和成人高考。

聶陽德給自己的定位是職業經理人,全程操盤培訓這件事。拉生源、做宣傳、搞推廣,作為商業性質的培訓機構,起初,他充分利用了互聯網,通過SEM和SEO獲得了可喜回報。可三四年下來,聶陽德的培訓機構“並沒賺多少錢,反而那些掌握流量的招生機構掙得盆滿缽滿”,實實在在搞授課培訓的實體機構就像在打醬油,掌握不了流量,也無法掌握生源。

交了這麼多年學費,聶陽德也從一個春風得意的小夥子脫變為久經沙場的老司機。在文人的情懷和互聯網工具之間,曾經的他太過嚮往高尚、純潔的匠人精神和情懷,卻忽視了互聯網的巨大影響力。

這段並不算成功的創業經歷,讓聶老師痛下決心,決定徹底擁抱互聯網。時代的風口是互聯網,互聯網的風口是電商,2012年,聶老師踏入電商行業,成為一名操盤手。

聶陽德選擇了當時電商流量最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女裝,此後的三年多,聶陽德從接觸工廠開始,熟悉供應鏈,跟工人打交道,嘗試淘寶電商,一切都從零開始,決心大幹一場。

馬雲說過,要認準自己的優勢,做有把握的事。這句話是聶陽德2013年收穫的最刻骨銘心的結論。

中國的女裝市場本就競爭激烈,各品牌廝殺得火熱,加之女裝行業逐漸衍生出較多的細分需求,想從中突圍談何容易。

女裝太泛,何不從自家工廠最擅長的女褲重點突破?除了產品戰略的轉移,聶陽德們學會了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不斷去升級產品,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服裝。“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女褲的滿意度提高了,客單價上升了,高端消費者佔比增加了,收穫了市場一致好評”。

2014年是聶陽德豐收的一年,不僅收穫了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在電商領域的成功探索,夯實瞭如今洋蔥電商成功的基礎。因為雜誌社,他積累了紮實的內容創作功底和文人情懷,還結實瞭如今的創業合夥人;因為電商,他收貨了豐富的電商運營經驗和商業變現手段,還通過電商園區做孵化項目,做出千萬GMV。

5

2015年,大家逐漸感受到線上流量越來越稀缺,獲客成本越來越貴,而網紅的吸流能力卻異常強大。於是,聶陽德試著開始孵化網紅,像雞司令、蜜娘這樣的成功IP,就是聶陽德們利用類似準網紅的打法,幫助網紅吸引粉絲群體,網紅也逐漸擁有了較強的變現能力。

陳佼所在的營銷策劃公司是乙方,並不涉及孵化網紅的業務,在服務甲方的過程中,需要丙方的大V一起合作進來,協助擴散傳播。在合作的過程中,陳佼愈發覺得網紅大V的影響力在增加,手上沒有大V,營銷業務就會受到掣肘。

“我們改變不了世界,那就讓世界改變我們”。聶陽德、陳佼和另一位合夥人三人坐在一起,談論著內容的新風口,暢想著內容創業。

做網紅孵化一定大有可為,時代一定會褒獎那些腳踏實地用心耕耘內容的創業者。於是他們一拍即合,成立了洋蔥視頻,種下了充滿決心的種子,只待今朝開花結果。

開始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孵化出IP,就有了流量和粉絲,可以通過接廣告變現,這塊應該很好賺錢,這也是已經被印證過的成功模式。可問題來了,內容或IP如何能為電商引流呢?內容電商模式在當時還處於不成熟階段,什麼內容載體引流效果最好?當時微信公眾號大火,如何在公眾號上轉化粉絲?

恰好在那個時段,直播在國內爆紅,幾乎所有創作者和投資人都抱著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準備進入風口分食一塊蛋糕。然而,聶陽德他們卻放棄了直播,也放棄了公眾號圖文,直接選擇了一條快速賽道——短視頻。

網絡用戶可選擇的觸媒很多,導致他們注意力被嚴重稀釋,其結果是,用戶的注意力或者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僅有短短几十秒。而短視頻,通過視頻內容展現出來的豐富信息,為用戶帶來更直觀的感官刺激,在電商變現的商業模式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是在2016年上半年,聶陽德的團隊做了一個電商的測試項目,驗證短視頻能否促成電商規模化變現。“測試的結果非常好,商業效果也很令我們滿意,這個時候我們發現,短視頻內容品質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在短視頻人人可拍的2016年,各家的競爭壁壘太低了。”

“我們必須去做有競爭壁壘的事情,否則一旦被模仿,我們的優勢便蕩然無存。”

內容電商的閉環,由內容開始,內容可以獲取流量,流量被導入電商平臺,通過電商模式變現,收入再投入到新內容的創作。所以內容是核心,是一切商業行為的開始,沒有持續的優質內容,也就沒有可持續的商業化行為。

“我們開始自己做IP,打造具有帶貨能力的IP,打造人格化的IP”。為什麼是人格化IP?聶陽德向九枝蘭這樣解釋道:“2016年,人格化IP已經被證明是可以大火的(參照張大奕、雪梨),且具有更好的流量屬性,也更容易做起來,所以我們要通過人格化IP,提高洋蔥的競爭壁壘。”

為了體現出優秀的內容生產能力和IP孵化能力,三人從拍攝團隊的組建開始,精挑細選,嚴格把關,保證內容有豐富的立意,有好的策劃編排,創造出優秀的創意能力。

6

九枝蘭專訪洋蔥聶陽德:為什麼洋蔥視頻能批量複製多個網紅IP?

2016年,除了其他兩個內容團隊之外,還有兩位員工也在準備創作內容,其中一位叫小野。小野是編導專業出身,加入洋蔥後做策劃。“起初,內容團隊在戶外拍攝視頻,拍了一段時間,發現拍攝成本太高了,因為外景的拍攝有很多成本根本不可控。對於像我們這種小成本公司來說,真心拍不起...”最為關鍵的是,相對專業的內容團隊,初期拍攝出來的作品,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

“室外拍攝成本高、過程不可控,室內影棚拍攝又沒火,那能不能就在辦公室拍攝呢?辦公室這個場景大家都很熟悉,同時拍攝出來的畫面也很有畫面感。於是跟小野及另外一位策劃一商量,就由這兩位小夥伴在辦公室拍攝創意美食”。這就是「辦公室小野」以及內容題材的由來。

2016年11月,辦公室小野正式孵化。2017年2月,辦公室小野刷爆全網,因《飲水機煮火鍋》等辦公室美食系列視頻而受到百萬網民關注,小野憑藉清新脫俗般的創意腦洞,和足以跟新東方廚師技校PK的烹飪技術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大網紅。九枝蘭注意到,從那時起,辦公室小野已經成為短視頻原創榜單的NO.1。

小野爆紅,聶陽德並沒有安享於現狀,“我們面臨了一個全新的挑戰,即如何持續讓小野火下去?如何繼續產生受歡迎的內容?”於是聶陽德團隊制定了更詳細的營銷戰略,決定堅定不移的走專業化路線,投入大量時間策劃內容,把影響力保持下去。

隨著小野持續走紅,並且在國際上越來越有影響力的時候,聶陽德的團隊又在思考更具挑戰的難題:如何批量複製網紅IP?隨之而來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多——小野的成功是意料之外的成功嗎?

2017年下半年,洋蔥頂著巨大的壓力,先後孵化了「爺爺等一下」和「七舅腦爺」,洋蔥的體系化的孵化機制開始逐漸成型。2017年12月,七舅腦爺的全網粉絲突破五百萬,微博粉絲突破一百萬,基本宣告新的IP孵化成功,洋蔥孵化機制被成功複製。之前背在聶陽德身上的“運氣好”、“偶然成功”的標籤,瞬間被甩到了九霄雲外。(截止發稿時,七舅鬧爺抖音粉絲已突破2100萬)

7

九枝蘭專訪洋蔥聶陽德:為什麼洋蔥視頻能批量複製多個網紅IP?

2018年1月,在洋蔥的孵化機制下,一個叫「代古拉K」的女生進入了聶陽德的視野。提起這段經歷,聶陽德小有興奮的介紹起來:“代古拉K她還只是一個學生,寒假期間陪媽媽來成都旅遊,除了遊玩以外,還想來成都學習舞蹈。我們注意到她,是因為她在校期間拍攝的舞蹈視頻很有特點,而且笑容很有魔性”。

就這樣,洋蔥視頻開始和代古拉K接觸,並把她和媽媽請到公司觀摩。洋蔥為代古拉K提供成熟的IP孵化體制,代古拉K和媽媽卻對孵化結果持懷疑態度。

“因為她不是一名專業舞者,作為一名在校生,長相確實有特點,不過總結下來,無非是身高一米五七、身材瘦小、皮膚略顯黑的精緻女生而已”。

代古拉K於2月進入公司,4月就打造出了爆款。不到兩個月,漲粉一千多萬,這就是發生在代古拉K身上的不大不小的奇蹟。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女生,成為現象級的網紅孵化樣本。

8

原來,我們熟知的「辦公室小野」、「代古拉K」和「七舅腦爺」均源自洋蔥視頻,出自聶陽德之手。代古拉K是陽光歡快的舞蹈達人,她的魔性微笑傳遞了快樂的生活態度;辦公室小野是具備強大生存技能的職場白領,她的不拘一格的創意路線帶給我們新奇的暢想空間;七舅腦爺是長相陽光、情商爆表的帥哥,他超高的情感語言一次次征服了那位始終高冷的女友,發生在他身上的每一個燒腦情感故事,不斷地讓人享受智商被碾壓的快感...

這背後映射了聶陽德打造人格化IP的追求和理想。網紅不努力,一樣會過氣。即使在成功的網紅孵化機制下,也一定要持續產生優秀的內容,好內容才有大流量,不僅是聶陽德本人,幾乎所有人都對此深有體會。

九枝蘭:從2003年到2018年,你從雜誌社到電商運營再到洋蔥短視頻,經歷了三個重要的創業階段,都是互聯網發展的風口。

聶陽德:非常感謝這個時代和一路相伴的人。生活在這個時代,人要順勢為而,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就能得到應有的收穫。老闆的努力、合夥人的付出、團隊的協作固然重要,重點是把握乘勢而上的機遇,不斷嘗試和創新。今天如此,明天也是如此。

在2016年,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短視頻火爆了起來,同時湧現出一大批做短視頻創作的媒體人,他們順勢而上,探索出成功的短視頻玩法,讓用戶漸漸上癮。

九枝蘭:把素人培養成網紅的過程,是痛苦還是快樂的?做孵化IP的第一天起,會想到今天的成功嗎?

聶陽德培養網紅的過程是痛並快樂的。為什麼會痛?因為入行沒有經驗,沒有太多可以學習的資料,幾乎所有嘗試都是一步步摸索來的。

一路走來,踩過坑,摔過跤,走過彎路,教訓深痛。

沒錯,小野的一夜成名確實讓我很嗨,當我們欲打造第二個小野(辦公室小作)的時候,遇到來自各方面的挫折,又讓我很痛苦。

甚至我們還面臨過賬號(辦公室小五)被停更的結果,因為對藝人、團隊的管理經驗不足,那段時間,面臨被停更的焦慮感和無力感異常強烈。

為什麼快樂?當七舅腦爺於去年年底收穫五百萬粉絲的時候,當爺爺等一下的第三期視頻被人民日報轉發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在團隊不斷創作IP的過程中,我們一起見證了公司從零到一、從無到有,業務蒸蒸日上,小夥伴迅速成長的快樂時光。當我們戴上了成功的光環之後,又吸引了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進來。不經意間,大家一路走來,成為一家人,成功的滿足感和團結的氣氛始終交織在一起。

壓力越大,責任就越大。當小野的短視頻代表中國文化出海,被全世界年輕人關注的時候,當洋蔥員工所在的幾百個家庭因我們所作所為而歡欣鼓舞的時候,當中老年人看到洋蔥短視頻而動容流淚的時候,我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了。

這一切,只為讓我們三位合夥人當初的那個小夢想,衝破阻礙,最終實現。

九枝蘭:洋蔥視頻在培養網紅IP的這條路上,產品壁壘和業務邊界在哪?

聶陽德內容產品的成功模式很難複製,因此內容產品的生產機制構築了洋蔥視頻的產品壁壘。當內容生態搭建起來之後,平臺將握有大量內容,可以滿足更多用戶需求,從而維護自身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舉個例子,湖南衛視,多年收視霸主。作為內地娛樂頻道的老大,芒果臺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宣傳機制和培養體系,即使很多製片人、導演離開湖南衛視,但芒果臺始終是國內的一線電視媒體,旗下的明星節目常年霸佔週末綜藝收視榜前幾位,其他電視臺想奪取芒果臺的霸主地位?非常難,芒果臺的成功很難複製。

成功機制建立起來之後,每個人都有專業化分工,當有成員離開,新人能夠快速上手填補空白。換句話說,當你覺得平臺“容不下”你的時候,你的離開對平臺來說未必是壞事,平臺可以補充新血液進來,從而自循環起來。

展開來說,洋蔥視頻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網紅、孵化機制:洋蔥發現,在國內,做孵化網紅的內容機構並不多,批量複製網紅更是鮮有人做到。我們不僅解決了批量複製網紅的難題,並且在內容端製造了多個爆款短視頻。

商業化變現:半開玩笑地講,網紅=流量=人民幣,洋蔥的多個網紅IP可以為公司帶來實實在在的商業利益,並且在網紅變現的效率上,我們一直在提升,逐步構建了競爭壁壘。

電商板塊:洋蔥在電商領域的佈局非常深,我們擁有一套完整的電商運營體系和公司架構,包括研發實驗室、用戶運營部、售前售後部等等,達到上百人的規模。

全部梳理下來,大致是這個閉環:網紅IP為我們帶來流量,流量導入到產品,產品銷售能直接獲得商業收益,從而加快網紅批量複製的效率,又能為洋蔥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

我曾經反覆提過,我身上是有文人情懷的,骨子裡都有新聞記者的理想。但現在的我也是商業公司的經營者,我更需要獲得商業收益。所以我反覆提醒自己,我應該追求好的變現效益,要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合理優化商業結構,造福社會,為普羅大眾提供更好的內容福祉。

九枝蘭:洋蔥打造的這些網紅,跟您都是同事嗎?每天在一起工作?

聶陽德是的,他們都是洋蔥視頻的全職員工,作為小團隊,也會經常在一起討論工作。

一般情況下,UGG團隊或個人創作者雖然會有很強的爆發力,但他們的持續力會比較弱。而商業機構凝聚了公司所有人的智慧,它不是靠某一個人的智慧而成功的,因此我覺得專業的商業機構更能幫助個人創作者持續生產優秀的爆款內容。

有時候我覺得我是其他人的師兄,我要帶著學弟學妹們一起去做一件有趣的事,同時把團隊中每個人的優勢展示出來,因勢利導,讓大家都有成就感。比如辦公室小野早期使用的拍攝辦公室,實際上是我的辦公室;後面小野在視頻中提到過的“黑心老闆”,原型其實就是我。

最後收個尾。

從我個人的職業經歷來看,我既有文人墨客的修養,又有創業商人的膽魄。映射到洋蔥,就成為一家既有文人氣息,又有商業運作的公司。我希望洋蔥能將文人與商人二者兼修,讓我們用戶愉悅地徜徉在內容的海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