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非常著名的一首诗,七律· 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

然而对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和解释却多有穿凿附会。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记得以前有小学语文课本辅导资料解释“金沙水拍云崖暖”为金沙江水拍打河崖生热为暖。

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解释: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云崖”)。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皎车渡(又称皎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19355月,所以说“云崖暖”。

而“铁索寒”则干脆回避了。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360百科解释: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试想一想这样解释还有什么诗意。 360百科解释中提到“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还含有诗所表达的部分意思。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解释是19355月,所以说“云崖暖”。难道是5月当地气温高,所以“云崖暖”?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其实大家只要注意“暖、寒”二字所代表的颜色,便好理解这俩句诗的意境了。“暖”即暖色,为红色黄色橘黄色,那么云和崖呈红色黄色橘黄色,不正是云霞映照在金沙江陡峭的崖壁上所形成的一幅壮丽景色!它是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时云霞映照所形成的一幅壮丽景象。它代表着乐观和对未来胜利的自信。“寒”即冷色,为蓝色青色墨蓝色,那么铁索为蓝色青色墨蓝色即其色,而除此之外与云崖暖相反,天色阴沉其色也寒。更加上对岸的敌人早有准备,装备简陋人困马乏的红军所面对的形势非常严峻,此“寒”也是红军当时面临的处境。然而就是这样的困难也没能阻挡英勇的红军。所以“大渡桥横铁索寒”所体现的是红军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慨!


至于红军如何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不必解释了。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无独有偶,人民文学出版社《唐人绝句精华宋济(注:一说是高适)的《塞上闻笛


胡儿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青海

释:《梅花落》,本笛中曲也。诗人言吹笛则梅花落者甚多,李白《观吹笛》诗有“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又《黄鹤楼闻笛》诗亦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句,盖习用已久,不以为非。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这里对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解释令人疑惑了。吹笛则梅花落,怎么可能呢?

诗《七律· 长征》和《塞上闻笛》

祁连山

注意开头说明“《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是用笛子吹的《梅花落》之曲飘溢满整个关山也。正如李白《观吹笛》“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黄鹤楼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皆是此意。想一想,梅花几时开,十月敬亭、五月江城可有梅花开?也只有笛子吹的《梅花落》之曲飘溢四方才体现出诗的优美意境来。从唐代这些著名诗人的诗歌中,可以肯定《梅花落》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美的笛中曲子吧,只是不知道是否像《春江花月夜》那样留存了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