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池塘底質改良的若干問題,一針見血!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據蘇柯漢生物訊,眾所周知“養魚先養水”,水體是魚類生長、生存和生活的環境,然而池塘底質與水的相互作用能夠強烈地影響水質,因此要想養好水,就必須從池塘底質改良著手,必須充分重視池塘底質的管理。“新塘旺三年”是池塘養殖真實寫照,要使池塘養殖得以可持續發展,合理保護池塘水土資源,就必須改良與修復惡化的池塘底質。

一、池塘底質的主要特性

池塘底質不僅作為養殖用持水池、各種化學物質的儲存庫,還是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棲息地以及營養素再循環中心。物質不斷地從池塘水中沉澱到池塘的底部,例如:流入池塘的地表徑流中懸浮固體、施用肥料和未攝食的殘餌及水體中的植物、動物的屍體。物質也可能通過離子交換、吸附和沉澱作用而進入池塘底質的土壤固相,進入底質的物質可能被永久地儲存起來,或者可以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方法轉化為其它物質並從池塘生態系統中流失。沉積在池塘底部的有機物質通常被分解為無機碳並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到水中,含氮化合物會被池塘底質中的微生物脫氮並以氮氣的形式流失到大氣中,而磷則被池塘底質吸附後淹埋在沉澱物裡進入可利用磷庫的循環,含硫化合物經過還原菌的作用產生硫化氫,進而與池塘底質中的金屬離子(鐵、錳等)結合,變成黑色硫化物沉降於底質。

弧克是一款含50%過硫酸氫鉀的複合鹽。具備殺菌、消毒、改底、調水四大功能,尤其對弧菌有特效。過硫酸氫鉀是一種無機酸性氧化劑,具有非常強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池塘底質土壤是部分細菌、真菌、高等水生植物、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其它底棲生物的生活場所,此外,甲殼動物以及底棲魚類大部分時間也生活在底部,許多魚類還在底部建巢和產卵。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底質營養素循環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通過分解作用,有機物質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氨,並釋放出其它礦物營養素,這樣,通過微生物,碳、氮和其它元素被礦化或再循環,它們仍可以被利用。但是如果某種營養素的平衡濃度太低則可能不利於浮游植物的生長,或者某種重金屬元素的平衡濃度太高就可以引起水生動物的中毒。

底質土壤的顆粒大小與質地、pH值和酸度、有機物質特性、氮濃度和碳氮比以及沉澱物的深度、營養素的濃度等都可以影響到養殖池塘底質的管理。具有活性的底質土壤組分應是具有電荷和巨大表面積的粘土顆粒和具有生物學可利用性和高度化學活性的有機物質。池塘底質的特性與水產養殖產量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底質水生動物的生長髮育以及水質指標也是不同的。

二、池塘底質惡化的危害

池塘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一部分殘餌、糞便、肥料、死藻等有機顆粒物沉入池底,以及發酵分解後的死亡生物,與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調節和緩衝池塘水質突變的作用。

底泥中的有機腐敗物質及分解消耗溶解氧產生的二氧化碳、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和多種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是病原菌的良好培養基或各種寄生蟲蟲卵潛藏住所。底泥過厚--底質惡化對魚類可以產生嚴重的危害,而且這種危害大多數情況下是間接的。投餌的池塘中,剩餘餌料和魚蝦的排洩廢物引起池塘中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這些浮游植物控制著池塘中的溶解氧變化。白天它們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於呼吸作用的耗氧,溶解氧濃度較高,夜間剛好相反。隨著大量餌料的投入,在我們的養殖過程中特別是養殖後期,藻華現象非常普遍。此外,池塘底質有機物質濃度過高,就會有利於池塘底部形成厭氧條件,導致微生物有毒代謝物的產生,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升高,有進一步加劇了池底變黑、變臭,水質惡化,寄生蟲、病菌大量繁殖。所以說底質、水質、病害密切相關。

三、底質惡化的主要因素

1、清塘不徹底,曬塘時間過短,清塘所使用的藥物不當以及清塘所造成的過多藥物殘留等。

2、在養殖期間,有機質殘留過多,底部缺氧,是底質惡化的最主要因素。殘餌、糞便、生物屍體等有機質殘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學耗氧劇增,水體底部溶氧無法滿足耗氧量,從而造成池塘底質缺氧,厭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底部有機質而產生大量有毒中間產物,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甲烷、有機酸等有害物質。這些有毒物對水產動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時又會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頭等。

3、大量頻繁使用化學消毒劑、農藥殺蟲劑、殺藻劑等,從而破壞水體及底質自淨能力。

四、不良底質

1、酸臭、腥臭底質

形成原因:池底腐敗的有機質過多,主要是由於清塘不徹底、養殖過程投餌過剩、沒有采取措施定期改良底質等,另外,增氧措施不足,又沒有定期拋撒增氧劑,使得有機質沒有得到充分氧化分解,產生大量有毒中間產物,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甲烷等,嚴重時底質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出現“冒泡”現象。

2、板結底質

形成原因:多次大量使用化肥肥水、過量使用硫酸銅殺蟲殺藻劑、大量使用生石灰等藥物,造成底質板結,底質與水體之間氣體、營養元素的交換被阻隔,水環境緩衝能力減弱,水質變化無常,水產動物容易產生應激反應。

3、“泥皮”底質

形成原因:大量老化死亡藻類和懸浮膠體沉積物沉澱於底部,在微生物作用後,會變成浮皮、並在水體表面形成大量泡沫等。

4、“絲藻”底質

形成原因:底質與水體之間營養元素的交換被阻隔,致使水體營養元素的不平衡或缺乏,出現“倒藻”、“轉水”(水質一夜之間變清),水質過瘦,清澈見底,底部絲狀藻、青泥苔大量繁殖。

5、“渾濁”底質

形成原因:有機質殘留過多,且得不到充分氧化分解,以膠體形式釋放並懸浮於水體中,造成水質“渾濁”;或養殖密度過大,水產動物在底部不斷騷動,引起水質“渾濁”;或因暴雨夾帶大量粘土漿,引起水質“渾濁”。“渾濁”水質,懸浮沉降到底部,必然引起底質“渾濁”;另外,“渾濁”水質會遮蔽藻類光合作用,使水體自淨能力減弱,使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害。

6、“偷死”底質

形成原因:由於底部長時期缺氧,致使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甲烷、有機酸等有害物質累積過多,使水產動物於底部中毒死亡,收穫時發現底部大量死亡殘屍。

五、池塘底質改良方法

生產中多注重水體改良,有“看水養魚”之說,而沒有重視底層水是否低氧,底泥是否發臭,。我們經常遇到的魚類“浮頭”或“泛池”,很多都是底質惡化的結果,如果底質好即使出現“下大雨”等異常天氣,也不會造成溶氧的迅速降低或有害物質的迅速升高。我們知道溶氧低不僅造成養殖動物生存困難而且影響養殖動物攝食及消化率,還可造成水體中有害的還原性物質(氨氮、硫化物等)升高及致病細菌增多,從而影響水體的穩定及養殖動物的生長及抗病力等。因此底質修復和改良有重要意義。

1、物理方法

清塘挖淤一般在冬季或早春等生產閒季進行。大多采用先排乾池水,然後用水力挖塘機組像開挖新塘一樣清理淤泥。此法成本低、適應性強,但作業時需要有水源和較大的荒地或淺灘用於排放泥漿,讓其沉澱。生產實踐證明:鰱、鱅池底泥厚度在20cm~40cm;草、魴、鯉魚池底泥以0cm~15cm為宜。因此,為保持良好水質,每隔1-2年應清除10cm~20cm呈暗黑色的底泥。池底再經過冰凍日曬(“冬幹”),促進有機物質的分解,消滅病原體和其他有害生物。在此期間還可進行池塘的修整加固、堵塞漏洞、維修閘門和剷除雜草等工作。

生產上有時需要在不排乾池水的情況下進行清淤,目前使用的清淤機械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船式清淤機和潛水式清淤機。船式清淤機的主要工作部件均裝在船上,只有吸泥頭沉在水下,可在養殖期內清除池底淤泥,排吸作業連續;潛水式清淤機整個工作部件均潛入池底,在淤泥表層邊行走,邊進行吸泥作業。但由於整機在水下作業,對動力機的防水密封要求較高,維修技術難度大,用戶自行保養、修理不便。

除了清淤外,經常攪動塘底,翻鬆塘底的淤泥,並使池水上下混合,也能促進池塘底部有機質的分解,並重新釋放出底泥中沉積的營養鹽類,恢復營養物質在池塘上下水層的均衡分佈,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可以防止池底老化;通過開增氧機曝氣也可改善底部環境,減緩黑化過程。

2、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生石灰清塘。生石灰遇水後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種有機酸,改變酸性環境,從而可以起到除害殺菌、施肥、改善底質和水質的作用。使用時可乾池清塘或帶水清塘。帶水清塘一般是在總鹼度、總硬度及pH值都偏低的池塘,及時合理地施用石灰;而池水和底質中鈣離子濃度較大、鹼度較高,則不必施生石灰;在有機質貧乏的養殖塘不宜單施生石灰,否則會加劇有機物的分解,使有機物積存更少,池塘肥力進一步下降,恢復更為困難。

除生石灰外,還可選用化學複合型底質改良劑。如一種主要成分為過氧化鈣(CaO2)的白色顆粒狀 “底層水質改良劑”,投人水中能迅速增氧,促進硝化作用,降低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物的含量,還能補充生物生長所需的鈣,並使底質疏鬆透氣,利用有機質的完全分解。目前,一種新型亞硝酸根離子去除劑——亞硝酸螯合劑(BRT)及其鹽類具有降解池水中亞硝酸態氮及氨態氮,螯合池水中的有機物,消除池水及池底中所含重金屬離子的汙染等,可用做池塘土壤改良劑、底質改良劑及底質活化劑。

3、生物方法

利用生物來修復養殖塘底質,減少底質有機物的積累也能取得顯著效果。據報道,在老化汙染蝦池中移植沙蠶等底棲生物,並培育成優勢種群,可大量攝食蝦池中的殘餌、糞便以及其它生物屍體和有機碎屑,減緩了蝦池底部有機物的積累。而且沙蠶營穴居生活,其剛毛的不斷划動可行成了一個個小的水流循環,能增加底質中的溶解氧。

光合細菌以及複合益生菌等微生物製劑也能對池塘底質進行改良。光合細菌可以在光線微弱、有機物、硫化氫等豐富的池底繁衍,並利用這些物質建造自身,而其本身又被其他動物捕食,構成了養殖塘中物質循環和食物鏈的重要環節。所以光合細菌特別是在池底汙染嚴重或因水質不良又不能換水的封閉式養殖塘,可發揮出較明顯的作用。複合型微生物底質改良劑,能發揮各菌種的協同作用,將殘餌、排洩物、動植物屍體等影響底質變壞的隱患及時分解消除,不僅改善了底質和水質,而且控制了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擴散。

4、其它:

淤泥沉積速度與施肥、投餌等飼養管理措施直接相關。在生產中努力做到看水施肥,切忌過量;按照生態互補原則合理混養、密養;投飼量根據季節、氣候、生長情況和水環境變化靈活掌握;在飼料中添加誘食劑、促長劑等,增強水產動物的食慾,促進飼料營養的吸收轉化,降低餌料係數,從源頭上解決排洩物對底質和水質的汙染;防治水草(特別是絲狀藻)大量生長,及時撈出過多或死亡的水草,以防腐爛變質;有條件的可朝黑化區域潑撒鍊鐵爐渣(一般1.5kg/m3),以延緩黑化過程,並降低危害。

另外,如果幹池期較長,可考慮把水產養殖和農作物進行輪作。這樣可以使淤泥更充分地乾透,靠陸生作物發達的根系,使土壤充分與空氣接觸,有利於有機物的礦化分解,更好地改良池底,同時,還可以獲得農作物本身的經濟價值。另外,生長的青綠作物和牧草還可作為池塘的優良綠肥和魚類的飼料。

池塘底質的緩衝能力、自淨能力、生產性能、抗逆性能,是池塘養殖成敗的關鍵。“成也底質、敗也底質”對於池塘養殖業而言一點都不為過。要使池塘養殖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克服連作障礙,池塘底質定期改良需引起池塘養殖者們足夠的重視。

六、常見的底質改良劑

1、吸附型:如沸石粉、麥飯石、活性炭等,只是簡單的物理吸附水中的氨氮,亞硝酸、有機質等的有害物質,用後水會變得清爽,但對有害物質本身的特性並沒有改變,只是濃縮於其中,且沉降到池底加重了底臭。

2、絮凝型:以聚合氯化鋁、硫酸鋁、明礬等絮凝劑為代表的,用後水體會分層,中上部水體會變得澄清,底層會有大量雲霧狀的絮凝膠狀物,故在生產上使用後也會加重底層缺氧。(不建議使用)

3、離子交換型:像以含EDTA或以硫代硫酸鈉(海波)為主的產品,用於降低水中或底層氨氮重金屬的陽離子有害物質,或用於含溴氯碘化合物、高錳酸鉀等陽性氧化物中毒時解毒用,效果較為理想,但對水中或底層帶負電荷的酸性有害物質(有機質)則效果很差

4、活菌降解型:目前市面很多生物底改,主要成分為枯草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和部分沸石粉作為活菌載體,有時還會添加腐殖酸鈉、微量元素等。

一類是以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等耗氧型活菌為主的,必須在高氧環境下,才會發揮其功效,而且這類生物底改在使用中會大量耗氧,尤其是底層老化池塘及無增氧設備的池塘慎用。另一類是以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等厭氧菌為主的。而因其不耗氧其副作用不被人重視,以酵母為例其改底的過程就是發酵的過程,這種發酵儘管是厭氧發酵,但其發酵的過程中就是發能產熱的過程,這種因發酵導致的底熱,底熱引起的缺氧,會因底層殘餌糞便等有機物越多而越為明顯,危害越大,故生產上在使用活菌底改是,應酌情避開高溫雨季時使用。另外,許多老塘底層過多的有機質,除了會引起底臭,還會滋生大量的原蟲(如纖毛蟲、輪蟲、枝角類、橈足類),若選用活菌改底,這些浮游動物會直接把活菌當餌料而攝食,從而加快浮游動物的繁殖。另外,藻類與自養型微生物如光合細菌以及硝化細菌有競爭作用,因而藻類過多時不利於這些菌的繁殖,從而影響改底的效果。

5、化學降解型,:以各種鹵素類、鹼性金屬鹽類等氧化劑以及一些表面活性劑類為主的,這一類型的底質改良劑均為化學降解型,同一類型產品的好與壞一般看其水解釋放的快與慢,水解越快刺激性越大,水解越慢刺激性越小,另外這一類產品不受天氣、水溫等環境因素的影響,生產上這些產品應用較為廣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