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閩江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在長汀縣河田鎮遊坊村李屋背山場記者看到,專業施工隊最近都在忙著給這裡的6000多畝水土流失初步恢復區施用複合肥料。

長汀縣水土保持局局長嶽輝:我們(採用)針闊混交的作用,一個通過林分優化結構提升林分質量,第二個是增加生物多樣性,讓群落朝正向演替方向發展,利於植被的恢復和生態質量的提升。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長汀縣河田鎮遊坊村李屋背山場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專業施工隊給水土流失初步恢復區施用複合肥料

長汀縣的林分優化,是通過補植闊葉樹種優化現有的林分,考慮到初步恢復區林分鬱閉度較高,在治理中主要選擇耐陰的鄉土闊葉樹種等與馬尾松林混交,今年已在初步恢復區河田、三洲、策武、濯田等鄉鎮實施林分結構改造1.5萬畝。

長汀縣林業局營林股股長 董海濤:下一步我們將加快針葉純林樹種結構調整,將治理與管護相結合,將造林與造景相結合,加快步伐,促進我縣由山綠向山美轉變。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水土治理30年,荒山變綠洲

在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已經進入了“快車道”,越來越多的生態建設項目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點綴著這個入目皆綠的山城。從“水土流失冠軍”到“水土治理典範”,從“山光、水濁、田瘦”到“山肥、水美、田豐”……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素有“火焰山”之稱的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實踐,已成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成為福建省生態省建設的一面旗幟。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2011年12月10日,長汀縣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發表的《從荒山連片到花果飄香,福建長汀——十年治荒,山河披綠》文章上作出“請有關部門深入調研,提出繼續支持推進的意見”的重要批示。

2012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作出重要批示:長汀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之一,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保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仍面臨艱鉅的任務。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節點上,進則全勝,不進則退,應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總結長汀經驗,推動全國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十年治荒,山河披綠。長汀幹群牢記習總書記囑託,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融入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努力打造“長汀經驗”升級版。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在長汀縣河田鎮遊坊村的青年世紀林果場,處處綠樹成蔭,果木飄香。很難想象,這裡原本是一片裸露破碎的崩崗侵蝕區。

長汀縣河田鎮青年世紀林果場 負責人 金國平:十年來,這裡除了栽種楊梅,還種了枇杷、桑葚、桔子、柚子等多種水果,努力打造四季有果的生態旅遊觀光景區。我剛過來的時候也是崩崗群很厲害,現在都治理好了,這些楊梅、枇杷種下去,變“花果山“了,你看多漂亮!

从“火焰山”到“花果山”|潮起闽江

如今的長汀河田三洲鎮

長汀縣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採取削坡造地的方法,變崩崗區為生態種養區、工業園區、生態移民安置點,建立“生態——經濟型”崩崗綜合治理示範點,引導群眾在崩崗臺面上種植楊梅、油茶等經濟作物,累計已治理崩崗417座。依託汀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獨有的生態優勢,當地農戶還大力發展林下種養業,不斷拓寬增收渠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了農民握在手裡的“生態財富”。

部分素材由 巖人民廣播電臺 提供

更多熱文

--------------------

·1036動新聞·

新聞一手掌握 大勢瞭然於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