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沃爾沃除了底褲還剩什麼

文|愚捷

期待已久也是轉型之作甚至是力挽狂瀾的沃爾沃戰略車型X40藉著成都車展正式上市了,但是從他公佈的價格著實亮瞎了我的狗眼。32萬起,沃爾沃再一次用價格證明了他是曾經的三大豪車之一。

臥槽|沃爾沃除了底褲還剩什麼



曾經的三大豪車是奔馳寶馬富豪,當時的沃爾沃還是找了一個相當接地氣的名字翻譯過來的,當時也號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用安全與奔馳寶馬差異化競爭,成績還是相當的不錯。

進入新世紀,隨著奧迪的中國市場崛起,把奔馳寶馬都打得滿地找牙,通過中國市場的銷量,愣是擠進全球豪車三強,從此,奧迪從一個郊區煤老闆正式進入CBD的豪門。

有人笑就有人哭,笑得是四個圈,哭得那就是一個圈還帶箭頭的,曾經北歐所謂的豪華都已經淪落為美國三大的子品牌,無奈福特妃嬪無數,夜夜笙歌,外強中乾早已不似當年的雄風。

從三大豪車變成了虧損大戶,福特也是急於脫手止損,自己花了幾十億美元娶得妃子結果被國內汽車能人舒服哥拿下,而且價格還是半賣半送,能拿過去就行,當時的福特也是一臉的無奈,而舒服哥也是雄心壯志豪情萬丈。

放虎歸山是舒服哥的戰略,估計明白了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真理。不管是在瑞典當地的工會還是政府,都做出了很好的承諾以及溝通,希望能夠穩定的銜接過來。

不過沃爾沃收購過來這些年,吉利汽車的設計生產製造還真是上了好幾個臺階,從曾經拷貝奔馳寶馬一躍成為國內市場的一哥,甚至引領著中國汽車的潮流,而且銷量也是節節上漲,當年比亞迪王老闆吹過的牛皮結果被他給實現了,東邊奇瑞的尹老闆想吹的牛也被他搶先實現了,不由的想起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

吉利是變得越來越吉利,可是沃爾沃就沒那麼幸運了,從瑞典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開啟了遠嫁的本土作戰,這架勢有點兒像當年的文成公主,也有點像張騫出使西域,更有點兒鄭和下西洋的意思。

沃爾沃帶來了北歐的豪華和沉靜,也帶來了水土不服的毛病,從當年沒有一款像樣的C級車,到S90的上市,也算是有了與五系和E系的比拼底氣,只是這種級別的車為何就那個後蓋箱設計成了那樣,像這種級別的車沉穩大氣才是第一考量,那個尾部為何不能設計成一個直板,這樣豈不是省事。強烈建議沃爾沃設計師多參考一下五系和E系,實在不濟也可以看看卡迪拉克和林肯,

畢竟保時捷這種悶騷你是學不來的。

在中大型的SUV裡本來還算是搶到了先機,自己提前升級了XC90,頭部也是重新設計了獨具沃爾沃的風格,直立的前臉T形大燈,一股粗狂豪邁但不失精緻的樣子非常具有衝擊性。

花了那麼多錢要換代升級,為何從第一個門往後就開始偷工減料呢,甚至直接拷貝的上一代車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變,讓人看著就是變扭,而且整體看起來車型臃腫老態龍鍾,讓這個重新設計的車頭也變得不倫不類,銷量自然也是默默地存在。

沃爾沃的定價一直是比肩奔馳寶馬,但是就是不提供他們的豪華,不管從設計還是製造工藝還是用料,顯示不出來誠意。就因為是曾經的豪車,所以死要面子,定價就自然不能掉價,結果在這個價位有得是選擇,無人問津也就變得理所當然,結果又半遮半掩降價,銷量也是一直慘淡。

本來寄予厚望的XC60也是緊咬著GLC和Q5,無奈除了外形的變化看不到別的變化,貌似起步門檻還提高了,萬眾期待的走量車型結果又走了麥城。

今天,承載著戰略任務的走量車型XC40上市了,價格讓人只吸涼氣,雖然打的旗號是進口車型銷售價格,顯然也是為了自己國產留有餘地,只是想想為何不一步到位呢,你可以同時公佈進口車型的價格和國產車型的價格,這樣既有了面子又有了實惠,豈不是兩全其美。

其實二線豪車都是一個字---慘,但是卡迪拉克就是劍走偏鋒,用美式豪華加走量的價格,直接衝到二線豪車的第一名,而且需要換代繼續發力,殺入豪車四強也不是不可能。至少他很明白,先要有佔有規模,有了存量市場才有更上一層樓的基礎啊。

所以,沃爾沃除了有豪華的價格之外一無所有,如果不知道怎麼弄,可以參考前三強,否則,還是會成為吉利的子品牌,甚至連自己的私生子凌克都不如。

2018/9/4於京滬高鐵G1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