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皇帝

中國曆代皇帝到底有多少?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3位,漢朝30位,新朝1位(建興帝王莽),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0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9位。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夏朝的建立,標誌著中國結束了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制社會。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簡略:

黃帝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為繼承人。

禹收九洲,金鑄九鼎,以顯其功績及威信權力。

禹之子啟,承襲父位,中華歷史第一個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隸制社會大致形成於禹在位時期。

禹傳位啟,啟傳位太康,後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後一位大王

2

商朝

(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

商朝簡略:

夏桀無道,部落首領湯反。建立商王朝。一開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後盤庚在位時遷都殷(今灑南安陽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湯之後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紂,商王朝最後一位大王 也是一位暴君

3

周朝

(約前11世紀-前256年)

周分兩段,西周、東周。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市西)。東周都城洛邑。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後,其子武王繼續反商,紂王自盡,發取而代之,國號為周,幽王無道,鋒火戲諸侯而失信天下,最後亡國。

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武王姬發朝為西周

東周

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l、本王姬宜臼 5l年

2、桓王姬林 23年

3、莊王姬佗 15年

4、鰲王姬胡齊 5年

5、惠王姬閬 25年

6、襄王姬鄭 33年

7、頃王姬壬臣 6年

8、匡王姬班 6年

9、定王姬瑜 2l年

1O、簡王姬夷 14年

11、靈王姬洩心 27年

l2、景王姬貴 24年

13、悼王姬猛 1年

l4、敬王姬匄44年

15、元王姬仁 7年

l6、貞定王姬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3個月

18、思王姬叔5個月

19、考王姬嵬 15年

20、威烈王姬午 44年

2l、安王姬驕 26年

22、烈王喜 姬7年

23、顯王姬扁 48年

24、慎靚王姬定 6年

25、赧王姬延 59年

春秋戰國:

春秩,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

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併,到戰國初年,

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國、韓國、趙國、魏國、齊國、燕國,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因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難以查找。

4

(前221年-前206年)

秦朝結束了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社會。

秦朝建都咸陽(今西安)。

從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滅周後,經昭襄王蠃則、孝文王蠃柱、莊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紀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紀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開始,稱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後,天下大亂,經二世胡亥、子嬰,不久亡國。

5

(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分兩段,西漢、東漢。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東漢定都洛陽。

西漢

(前206年-公元25年)

秦暴政,天下亂。劉邦斬白蛇起義。

亡秦後,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垓下。

劉邦定都長安,國號為漢。

高祖劉邦死後,經惠帝劉盈,劉邦後呂稚專權,文帝劉恆,景帝劉啟。

武帝劉徹,北擊匈奴,南定南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武帝后經:

昭帝劉弗陵、宣帝劉詢、元帝劉爽、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衎(kan 四聲)。

公元6年,王莽攝政,8年,篡政,改國號新。

更始帝劉玄

23—25年在位3年,更始帝劉玄(卒於25年),字聖公,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縣西南)人,中國兩漢之際綠林軍建立年號更始的政權的皇帝。劉玄原本是西漢皇族,祖父為蒼梧太守劉利,父劉子張,母何氏,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玄漢王朝共1帝立國3年

東漢

(25年-220年)

光武帝劉秀滅王莽。遷都洛陽。

光武帝后經:

陰帝劉莊、章帝劉炟(da 二聲)、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順帝劉保、衝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志、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

6

三國

(220年-280年)

漢末,外戚、宦官爭權,搞的民不聊生。黃巾起義後,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操之子丕,廢獻帝劉協。

魏(220年-265年)

曹操之子曹丕廢除獻帝,漢亡,國號改魏。

文帝曹丕、陰帝曹(睿又,念:rui)、齊王劉芳、高貴鄉公曹髦、元帝曹奐。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元帝劉奐,魏國亡,國號改晉。

蜀(221年-263年)

與曹操三足鼎立之西蜀劉備,據四川而聯吳抗魏。

曹丕滅漢於220年,221年,劉備自立為帝。

備死後,子後主劉禪即位。

公元263年,魏滅蜀。

吳(222年-280年)

孫權,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據江東而聯蜀抗魏。

公元222年,孫權繼曹丕、劉備之後,稱帝。

經會稽帝孫亮、景帝劉休、末帝劉皓。

公元280年,晉滅吳。

7

(265年-420年)

晉分兩段,西晉、東晉。西晉建都洛陽。東晉建都建康。

西晉

(265年-317年)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除曹魏,於公元265年改國號為晉。

公元280年,滅吳。再次結束了分裂的局面。

晉武帝司馬炎之後,經:

惠帝劉衷、懷帝劉熾、愍帝劉鄴

東晉

(317年-420年)

東晉帝王次序:

元帝司馬睿、明帝司馬紹、成帝司馬衍、康帝司馬嶽、穆帝司馬聃、哀帝司馬丕、海西公司馬奕、簡文帝司馬昱、孝武帝司馬曜、安帝司馬德宗、恭帝司馬德文。

8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的一次大分裂時期,亦是北方少數民族融於我中華文明的一次歷史時期。

東晉末年,天下大。劉裕取代東晉後,建立宋政權。

當時,先後有很多政權建立。

南朝

宋(420年-479年)

武帝劉裕、少帝劉義符、文帝劉義隆、孝武帝劉駿、前廢帝劉子業、明帝劉(yu)、後廢帝劉昱、順帝劉(淮十:兩字合為一,上下結構)。

齊(479年-502年)

高宗黃道成、武帝黃賾、林王黃昭業、海陵王黃昭文、明帝黃鸞、東昏侯黃寶卷、和帝黃寶融。

梁(502年-557年)

武帝蕭衍、簡文帝蕭綱、元帝蕭繹、敬帝蕭文智。

陳(557年-589年)

武帝陳霸先、文帝陳(艹倩,上下結構。念:qian)、廢帝陳伯宗、宣帝陳頊、後主陳叔寶。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燾、南安王拓拔餘、獻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莊帝元子攸、長廣王元曄、節閔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東魏(534年-550年)

孝靜帝元善見。

北齊(550年-557年)

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

西魏(535年-556年)

文帝元寶炬、廢帝元欽、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

孝閔帝宇文覺、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貝,合一字,上下結構。念:yun)、靜帝宇文闡。

9

(581年-618年)

公元589年,滅亡最後一個南北朝時期的陳國。經過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獲得統一。

隋帝王次序:

文帝楊堅、煬帝楊廣、恭帝楊侑。

隋朝很短命,煬帝楊廣暴政。唐朝取而代之

10

(618年-907年)

唐王李淵太原起兵,反抗煬帝暴政。滅隋後,改國號為唐。

太宗李世民為唐高祖李淵之次子、在位其間,貞觀之治。

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個性懦弱,皇后武(明空:二字合一字,上下結構,念:zhao)專政。

經中宗李顯、睿宗李旦,武后後改國號為周,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則天皇帝。

後經中宗李顯(二次繼位,復唐國號)、殤帝李重茂、睿宗李旦(二次繼位)、玄宗李隆基、肅守李亨、代宗李豫、德帝李適(念:kuo)、順宗李誦、憲宗李純、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帝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氵崔: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念:cui)、僖宗李儇、昭宗李曄、哀帝李(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念:chu)。

11

五代

(907年-960年)

五代時期,又是中國一個大分裂時期。當時有很多小國同時存在。

後梁(907年-923年)

太祖朱溫(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念:zhen)。

後唐(923年-936年)

莊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點水,念:dan)、閔宗李從厚、末宗李從珂。

後晉(936年-947年)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貴。

後漢(947年-950年)

高祖劉(cao)(本名知元)、隱帝劉承佑。

後周(951年-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榮、恭帝柴宗訓。

12

(960年-1279年)

宋朝結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為兩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開封)。後經靖康之恥,為金國所滅,遷都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北宋

(960年-1127年)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

北宋帝王次序為:

太祖趙匡胤、太宗趙炅(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偵、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哲宗趙煦、徽宗趙佶、欽宗趙恆。

北宋期間,南有大理、吐蕃,因為國小,不列帝王表。北有西夏、遼國、金國。西夏國小,亦不列帝王表

南宋

(1127年-1279年)

北宋政權經歷了靖康之恥,被金國滅後,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前朝為北宋。

於1279年為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權所滅。

帝王次序為:

高宗趙構、孝宗趙(shen)、光宗趙(dun)、寧宗趙擴、理宗趙昀、度宗趙(qi)、恭宗趙(xian)、端宗趙昱、帝(bing)趙(bing)。

遼(907年-1125年)

遼國,後為遼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後為金國所滅。

帝王次序為:

太祖耶律阿保機、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景宗耶律賢、聖宗耶律隆褚、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1115年-1234年)

金國,後為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滅遼國、北宋。後為蒙古國所滅。

帝王次序為:

太祖完顏阿骨打、太宗完顏晟、熙宗完顏(澶字,去三點水)、海陵王完顏亮、世宗完顏雍、章宗完顏(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衛紹王完顏永濟、宣宗完顏(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結構)、哀帝完顏守緒、末帝完顏承麟 和完顏阿古打

13

(1206年-1368年)

孛兒只斤氏,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擺脫金人統治,征戰四方,開拓疆土。部下稱之為成吉思汗。

對外擴張期間,死去。其子拖雷監國一年。後由鐵木真之子窩闊臺即汗位,繼續對外擴張。之後,乃女真皇稱制,再往後,貴由稱汗位,再往後,海迷失後稱制。

蒙哥稱汗。蒙哥死後,忽必烈即汗位,改國號為元,滅亡南宋。追鐵木真廟號太祖、窩闊臺廟號太宗、貴由廟號定宗、蒙哥廟號憲宗。

忽必烈之後,為:

世祖忽必烈、成宗鐵穆耳、武帝海山、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碩八刺、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天順帝阿速吉八、文宗圖帖睦爾、明宗和世(la)、寧宗懿(王磷:兩字合一字,去石字,左右結構)質班、順帝妥(忄顴:兩字合一字地,去頁字,左右結構)帖睦爾

14

(1368年-1644年)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統治期間,民族矛盾激化,農業生產遭到遊牧的破壞。

天下大亂,各路義軍反抗元政權。農民軍中,朱元璋逐漸取得領導地位。

1368年,滅亡元朝。定都南京,改國號為明,成祖後遷都北京。

明朝帝王次序為: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為一字,左右結構。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鈺、英宗朱祁鎮(二次繼位)、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載(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檢

15

(1616年-1911年)

東北女真族長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間又相互殘殺。

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並結盟蒙古,共同對付明朝。

於1616年,定國號為金,(歷史上稱為“後金”)。

其子皇太極即位後,繼續對明用兵。

真到皇太極之子福臨即位後,才打進山海關,入駐北京。

於1636年改國號為清。

清朝皇帝先後順序位: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聖祖玄燁、世宗胤禛、高宗弘曆、仁宗顒琰、宣宗旻寧、文宗奕(zhu)、穆宗載淳、德宗載湉。

末代皇帝溥儀,只在位3年,變被趕下位,因為沒有廟號。清朝滅亡。

(1902 -- 至今)

赤奴哈羅家族聘請八國聯軍,軍閥橫掃滿清,為表示對女真族的不滿。

赤奴哈羅氏,赤奴哈羅氏皇太極統一蒙漢族,並結盟各國,共同對付清朝。

1902年,定國號為中。

其子皇二世為收復破碎山河,實行商業化。

熒朝皇帝依序是:

皇太極:熒太宗赤奴哈羅爵爺馮舉子、熒祖宗赤奴哈羅宣揚皇帝馮祖賢、熒世皇赤奴哈羅至尊皇帝馮熒輝(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