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每到諾獎季節,經濟學圈內人士都會裝作沉思的樣子,苦苦思索這次除了自己以外,還會有誰呢?是對凱恩斯主義“始亂終棄”的巴羅,還是“我不懂數學模型”的羅默,抑或是“綠色GDP”的首創者諾德豪斯,中國的環保風暴有沒有他的份?沒準是扮成魔鬼的列維特,聽說《魔鬼經濟學》賣得不錯。。。其實從根而論,在經濟學江湖,米國的鹹水派和淡水派都是兒孫派,真正的祖師是來自腐國的兩位牛人,一個叫艾薩克•牛頓,一個叫查爾斯•達爾文。主流經濟學或者說古典經濟學啟蒙於牛頓的思想革命,而非主流經濟學發跡於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

關於主流經濟學說得夠多了,畢竟在耶奶都快下崗,老師斯坦利已經下課的年代,譭譽參半都是時間問題。今天主要說非主流或者演化經濟學的七個門派---七劍。

古典經濟學理論深受牛頓主義的影響,認為任何經濟過程都是可逆的,時間在其中並沒有決定性的作用。而演化經濟學派對這一點提出了質疑,認為經濟體系的運行發展與達爾文所提出的自然界中的生物進化相類似,都在本質上具有歷史性,是不可逆的過程。或者說,牛頓式的變化是在給定的社會和經濟結構條件下發生的,而達爾文式的變化在其過程中就會對社會和經濟結構產生影響。

古典學派中注重演繹的方法論,演化經濟學由於對經濟體系發展中歷史性的強調,更加傾向於通過歸納法得出的規律來構建理論框架,演化經濟學在方法論上的這些特徵更強調了其對於整體化、系統化的隨機與不確定性。

在模型框架中有對於時間推進的歷史性因素的強調的經濟學理論,都可以被納入演化經濟學的門下,這就使得其各分支流派研究的觀點常常各有側重。比如,行為經濟學從個體入手,強調微觀層面有限理性的重要性,而後凱恩斯經濟學著眼宏觀,強調政府幹預在經濟運行中的必要性;奧地利學派強調個人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市場框架下的自由放任才是經濟運行的理想狀態;而政治經濟學流派從馬克思主義出發,對資本主義提出了激烈的批判等等。

自從亞當• 斯密出版《國富論》已經有二百多年了,經濟學思想也出現了諸多分支,成長為了一棵參天大樹。有些分支之間彼此聯繫緊密,而另一些之間則相去甚遠。這張圖所展示出的就是從弗朗西斯•魁奈(Quesnay)和重農主義者開始一直到今天經濟學思想的發展脈絡。它展示出了基於進化概念的經濟過程八個經濟學流派的智力譜系,以及其他一些建立在牛頓式概念之上的重要經濟學派的路徑。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經濟學家的朋友圈

圖中用橢圓型標註的是隸屬於演化經濟學的流派,包括制度經濟學、後凱恩斯經濟學、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奧地利學派、激進政治經濟學派和演化經濟學派。

圖中基於牛頓主義的學派包括,供給學派、芝加哥學派、新古典經濟學派,傳統凱恩斯經濟學派,以及新凱恩斯經濟學派。

怎麼看圖呢?從上到下時間逐漸向後推進,牛頓主義的經濟思想集中在圖的左下方,而演化經濟學的思想集中在圖的右下方。此外,越傾向於放任自由,以演繹推理為基礎的,包含理性經濟人假設的學派在圖中越靠左下方;而越傾向於政府幹預,以歸納為基礎的,具有非理性人假設的學派在圖中越靠右下方。此外,用雙箭頭連起來的思想表明其彼此之間互為補充。

政治經濟學流派-勞動價值理論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凌未風

弗萊厄蒂(Diane Flaherty)在《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詞典》裡關於激進政治經濟學的論文中提到,沒有一般化的描述可以將政治經濟學流派內部迥然不同的理論和思想進行統一化的描述,並且,比起要搞清楚政治經濟學流派是什麼,搞清楚它都做些什麼更加容易一些。在她看來,各種激進政治經濟學思想能夠形成一個統一的學派,是因為它們都共同地反對帝國主義和不平等的持續存在,它們導致了階級鬥爭,並且都認為傳統經濟學無力解決這些問題。


激進政治經濟學流派中的大部分理論都是對於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新構建,以求解決現實當中的帝國主義和階級鬥爭。下面三個領域中的重新構建最為活躍:(1)勞動價值論;(2)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形成的原因;(3)在凱恩斯和斯拉法框架下對於激進政治經濟學流派合理性的分析。

勞動價值論。關於勞動價值論的研究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從森嶋通夫(Morishima)和Shaikh 保留馬克思傳統理論同時對現代經濟中的典型事實進行說明,到蘭格(Lange)、羅賓遜(Robinson)和斯蒂德曼(Steedman)將其從激進理論中完全剔除,但同時又保留了階級分析。

經濟危機理論。在經濟危機理論的重新構建中,從重點關注壟斷資本主義,其加成定價權和帝國主義行為,和由此獲得的價值剩餘增長而導致的經濟危機(代表有巴倫(Baran)和斯威齊(Sweezy)),到認為危機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而產生(代表有弗利(Foley)),再到將危機定義為經濟長週期或康德拉季夫週期中的下降階段。曼德爾(Mandel)認為利潤和累積率的動態變化導致了長經濟週期中衰退部分的形成,而鮑爾斯(Bowles)、戈登(Gordon)和韋斯科普夫(Weisskopf)認為這種衰退形成的原因是累積的社會結構。

與凱恩斯和斯拉法框架的一體化。對激進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凱恩斯和斯拉法框架思想的討論本質上是一種激進政治經濟學理論無法簡化的核心的討論。激進政治經濟學派經濟學家將傾向於認為馬克思(Marx)和皮埃羅·斯拉法(Piero Sraffa)理論的結合或者馬克思(Marx)和凱恩斯(Keynes)理論的結合作為構成階級剝削和勞動剩餘生產者和攫取者的歷史演化關係的核心。

但這種觀點並不是基於勞動價值論的,比如斯蒂德曼(Steedman)就認為,勞動價值論是可以被納入斯拉法的新李嘉圖理論框架下的。傾向於馬克思和凱恩斯理論結合的激進政治經濟學家認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中是沒有包括邏輯一致的有效需求理論的。因此,馬林(Marglin)等經濟學家就將凱恩斯理論中關於需求的部分加入到了改良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框架中。

從其發展初期的反黑格爾主義辯證法,到今天其對於基於個體的計算模型的引入,激進的政治經濟學流派在其研究方法上本質地存在著顯著的歷史和演化的特徵。實際上,由於馬克思的巨大影響,激進的政治經濟學流派很可能會成為演化經濟學理論轉變的核心陣營。

奧地利學派-自由主義立場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桂仲明

在柯茲納(Israel Kirzner)看來,奧地利學派的表述有著多重含義,包括(1)一種存在於20 世紀30 年代的歐洲的經濟學思想;(2)一種特殊的資本-利率理論;(3)自由主義思潮;(4)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的理論;(5)一種強調經濟決策中不確定性的理論學派,因而反對新古典主義理論。最後這一點表明了奧地利學派在經濟分析上與歷史學派或制度學派惺惺相惜,由於奧地利學派的最初立場是反對德國曆史學派,這一點也頗有些具有諷刺意味,甚至自相矛盾。


具體來看,奧地利學派的觀點主要有十三

1. 對於邊際主義經濟學中主觀因素的強調;

2. 擁護純理論,強調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

3.堅持機會成本理論,即將所有商品和要素歸結於消費者商品的主觀評估;

4. 採取貨幣因素引發過度投資的經濟週期理論;

5. 支持逆週期的貨幣政策和自由銀行系統;

6. 從政治、經濟和哲學的角度維護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7. 在經濟理論中對時間因素的引入;

8. 認為市場而是由具體的,本身就處於不均衡狀態的參與者的學習和發現行為驅動

的,耗時的、組織雜亂的、存在競爭的過程,而不是僅僅一系列均衡狀態排列;

9. 強調不確定性和信息在經濟決策中的重要性;

10. 關心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尤其是當面對其他的參與者和政治、社會制度時戰略和自利行為;

11. 相信競爭的市場和價格系統在組織眾多的信息有限、分散的經濟個體實現和諧運轉中重要性;

12. 不信任使用數學方法進行經濟分析;

13. 將企業家視為推進經濟活動的動力。

演化經濟學派-創造性毀滅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張華昭

這一學派主要包括通過歷史和數據分析經濟動態變化的經濟學家,如熊彼特(Schumpeter)、博爾丁(Boulding)、漢密爾頓(David Hamilton)、羅斯托(Walter Rostow);以及通過一系列模型將經濟變化結構化的新熊彼特學派經濟學家,如Katsuhiko Iwai,漢施(Horst Hanusch);將經濟體系發展視為遠離均衡狀態的熱力學派經濟學家,如艾倫(Peter Allen),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英格蘭(Richard England);將經濟體系發展視作逐漸向熱力學模型中的均衡狀態靠近‛現象的經濟學家,如喬治斯庫-羅根(Georgescu-Roegen),羅伯特·埃爾斯(Robert Ayres);以及借用生物學理論中的間斷均衡模型來研究經濟學問題的經濟學家,如塔什曼(Michael Tushman)和羅曼利(Elaine Romanelli)。

行為經濟學-經濟決策的心理過程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易蘭珠

行為經濟學所關注的主要是人們進行經濟決策的精確過程。行為經濟學結合經濟學和心理學兩方面的思想、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分析實際的人類決策如何系統地偏離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全局理性決策(利潤和期望效用最大化),並對非最優經濟行為和其所帶來的後果進行解釋。雖然大多數行為主義理論是沒有考慮時間因素的,是靜態的,但是其有向著分析一系列決策組合動態演化的趨勢。行為主義認為人的決策過程偏離全局理性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 有限理性,這反映了人在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的侷限性;

2. 有限意志力,這解釋了為何人們很多時候的決策並不是反映其長期的最優利益的;

3. 有限自利,這解釋了為何有時候人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其他人。

雖然人類理性是有限的,但人們還是要做經濟決策。行為主義經濟學家認為決策者滿足於盡最大努力通過簡單化的規則和技巧應對現實的複雜性,以實現他們的目的。行為主義經濟學家已經對其中大部分最為常見的技巧和手段進行了分析和分類,但是這些技巧和手段通常並不能幫助人們有效地做出經濟決策。

阿爾奇安(Armen Alchian)曾首先提出過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市場力量、學習和演化能否可以使人類的認知的侷限無關大局。換句話說,通過一個不完備的、自適應性和演化的經濟運行過程,生存並發展下來的廠商和家庭,看起來似乎是他們有能力做出理性的決策。他們做決策的具體過程則無關大局,這樣古典經濟學模型就是有效的。行為主義學派的經濟學們無法接受這種觀點,因為從實證的角度來看,存在著太多非理性的經濟個體存在並對影響經濟結果的例子。

後凱恩斯經濟學-經濟為何偏離增長趨勢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武瓊瑤

過去的三十多年來,後凱恩斯經濟學家門致力於準確地定義他們學派思想的特徵,試圖證明該學派是不同於傳統經濟學,同時比傳統經濟學更加實用。在這個領域比較突出的經濟學家包括艾希納(Alfred Eichner)、戴維森(Paul Davidson)、阿雷斯特斯(Phillip Arestis)等。根據阿雷斯特斯(Phillip Arestis)的看法,後凱恩斯經濟學家主要集中於以下五個議題:

1. 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歷史和時代背景;

2. 在一個不確定性不可避免的世界裡,預期對於經濟活動有著重要影響(特別是對於投資支出);

3. 經濟機構(特別是寡頭壟斷的大企業)和政治機構在經濟事件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4. 現實主義在經濟分析中是重要的;

5. 資本主義造就了階層分化的社會形態。

根據阿爾艾希納(Alfred Eichner)的看法,後凱恩斯經濟學分析的首要目標是解釋經濟體不根據其平均增長趨勢增長,或者說,為什麼偏離其長期增長路徑;不同經濟體之間增長率的區別。為了達成這兩個宏偉的目標,後凱恩斯經濟學家們發展了大量的理論和模型,包括數理的和非數理的:

6. 利用系統化的方法;

7. 研究一個經濟體處在非均衡狀態的行為;

8. 通過“比較動態”的方法演示在一定歷史時期一個經濟體的擴張由於特定變量不

同,與其他經濟體的差別;

9. 試圖通過代理人的範式來研究經濟體,隱含假設經濟體是有限理性的而不是整體理性;

10. 注意區分窮人和富人的財富分配,認為這對經濟體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結果;

11. 釐清宏觀經濟學理論和宏觀經濟學數據之間的關係;

12. 通過微觀經濟學的角度解釋宏觀經濟學行為,從而統一起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計算經濟學-個體的適應性行為範式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飛紅巾

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運用一系列複雜理論,如複雜的適應性行為範式,“人造生活”或者“人造世界”的分析工具,去分析經濟學問題。它可以被認為是演化經濟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中概念和工具的融合。傑森·波茨(Jason Potts)曾簡潔地論述到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是新的進化微觀經濟學,這種微觀經濟學能夠整合各種流派的思想。

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的目標是如何從非常簡單的人與人的互動,個體和個體的互動中推導出不均衡的經濟行為和複雜的宏觀社會經濟學結構。具體來說,其目標包括:

(1)理解國際貿易體系、貨幣體系、市場規則、經濟週期、科技創新轉化等規則,自下而上地從個體之間自發的行為中產生,並沒有自上而下的計劃和控制;

(2)來確定何種其他的社會經濟結構可以用來檢驗其對於個體行為和社會福利的影響。

根據萊恩(Dave Lane)的觀點,任何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模型必須包含三個方面:

(1)一組微觀層面的經濟個體,

(2)個體發生互動的環境,

(3)包含個體適應性行為的動態結構。

每一個該類模型都必須明確每個代理人的初始特徵,包括個體的類型,行為準則,互動方式,以及個體之間互相信息瞭解程度。此外,模型構建者還需個體是如何和其他個體以及環境發生互動的。

尋找最為恰當的建立經濟個體學習和適應模型的方法,是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所研究的核心領域之一。在特斯福德森(Tesfatsion)看來,當前在建立經濟個體學習和適應模型中所使用的包括強化學習算法技術、神經網絡技術、Q 學習技術、基因算法技術、基因編程技術,演化經濟學算法中的很多技術都是從歸納學習的角度進行切入的,此外常用的還有自動化領域中的很多技術。在構建演化中的個體學習模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分類系統技術、去特殊化處理技術、以及演化神經網絡技術等。

當一個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模型被摹擬出來,初始條件和動態過程便成為一個“歷史”或者“人造世界中的前期數據”。問題的關鍵在於在什麼條件下,歷史會展現出有趣的特徵。絕大多數這類模型都是非均衡行為,因為個體的代理人在局部而不是整體互動,他們的行為不停地重組和更新。

如果從基於經濟個體的視角來考察經濟系統的發展歷程的話,它在絕大部分時間內都是處於不均衡狀態的。其原因在於,其中的經濟個體都局部地與彼此進行互動,而這種互動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的。這樣就出現了偏離均衡的小區域,而這些已有的偏離均衡的小區域會進一步導致新的偏離均衡的區域。這樣的正反饋機制就形成系統不斷偏離其均衡的動力之源。

交易成本經濟學和演化博弈論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代表人物:冒浣蓮(雷軍?)

在克萊恩(Peter Klein)看來,新制度經濟學的目標是要解釋制度框架下的體系是什麼,如何形成的,服務於什麼目標,以及如何進行改造。新制度經濟學這個名稱由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創造出來的,再向前可以追溯到科斯(Ronald Coase)對於企業理論的分析。由於新制度經濟學把企業內部和外部相關的交易成本視為經濟分析的基本工具之一,新制度經濟學也常常被稱為“交易成本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被認為包含演化經濟學的思想,是因為在其理論中,經濟個體被認為是具有有限理性特徵的,他們在演進中追求最小交易成本,因而表現得好像具有理性,因而是從達爾文適者生存的角度看經濟演化進程。

但是除去其演化的色彩,新制度經濟學是典型的靜態和非數理化的分析。因此,一些新制度經濟學家建議將演化博弈論作為一種工具引入其分析框架之中。

演化博弈論。從1980 年代中期開始至今,演化博弈論在學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在傳統的博弈論理論中,具有完備信息的完全理性的參與者,會採取一個單一的策略行為,並由此形成一個穩定的均衡狀態。而演化博弈論認為,博弈過程是隨機挑選出的對於博弈框架了解不多的,有限理性的參與者的一系列博弈行為的集合。

在博弈過程中,參與者是會不斷調整其策略的,採取那些最適合當前形勢的策略行為,而中止那些不再適合當前形勢的策略行為。雖然這個過程是具有適應性的,但並不會出現無法預測的情況,因為所有可能的策略自博弈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是確定的了。

通常當出現均衡狀態的時候,博弈就結束了。一般來說這個均衡會是一個最優狀態,也會有例外。演化博弈中次優均衡狀態的存在以下的設想受到質疑,即參與者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適應,能最終達到‚適者生存且最優的均衡狀態,似乎其行為是理性的。

非主流經濟理論能否進一步發展?

五十年來演化經濟學對於經濟政策制定的影響不大的原因並不在於其理論上創新的不足,而在於其理論體系中有效的數理工具的缺失,使其無法在重要性上與新古典主義理論相提並論。薩繆爾森(Samuelson)在其出版的著名的經濟學教材的第十版中對於制度經濟學的評價可以很好地印證這一點:幾十年前,制度主義作為經濟理論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漸衰落,因而美國主流經濟學接替了制度學派的角色,採用更加高級的分析和計量工具來描述經濟運行,並對政策制定提供建議。

但是今天,情況又發生了很大變化。系統動態模擬模型以及基於個體的計算經濟學模型使得對演化理論進行驗證和進一步發展成為可能。相信在將來,包括演化經濟學理論在內的非主流經濟理論將對公眾認知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換句話說,七劍下天山已經為時不遠了。

七劍下天山的經濟學江湖——寫在2017諾獎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