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喜欢有能力的混蛋!

哈佛大学有一位学者叫罗伯特·凯根,他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员工,虽然表面上干的是一份工作,但其实做的是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他原本要完成的本职工作;第二份工作,是要管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尤其要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

那么,你要让别人对你有怎样的看法和印象,别人才会觉得你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怎样的印象才能让其他的员工愿意被你管理,让领导愿意给你升职加薪?

这个世界喜欢有能力的混蛋!

答案不是做一个老实人,不是要你和蔼可亲,而是「你要做一个有能力的混蛋」!

这有点厚黑学的味道,也很容易被人骂,但在现实的职业中,混蛋就是过的比一般人要舒服的多。

一、不要做一个老实人

你要敢于拒绝一些平时看似合理的请求,但在必要的时候,要帮助别人度过难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救人只救急。

这里就牵扯到了一种「趋向认知」,就像「妓女成为了大学生」,大家会认为这很励志,她在由坏变好。而「大学生去做妓女」,大家会认为是一件不怎么好的事,因为她在由好往坏的方向发展。

你平时不帮助他人,偶尔帮一下,别人就会心存感激。但如果你经常帮助他人,突然因为某些缘故而不能够帮了,别人会觉得你吝啬、小气,连这点忙都不愿意帮。

若一个人很好说话,平时经常帮助自己的同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例如倒杯咖啡、简单的P张图、处理一些简单的表格,这些额外的工作十分的轻松,可能不需要10分钟就能够完成。但当你一次两次接受他人的委托后,别人会形成一种认知,觉得你是一个好说话、容易打发的人

虽然他们表面上会夸奖你、感谢你,但实际上他们最多只会把你当成是同一水平线上的人(甚至有些人,会认为你和他不在同一高度)。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被升职了,老板让你管理他们,他们并不会认真的听从你的安排,即使听了,他们工作时也很可能会显得很低效。领导们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提拔人的时候,会优先排除掉这些老好人。连提拔你的想法都不会有!

在涨工资方面也是如此,你的领导知道你是一个容易打发的人。他们最多就在所有人都涨工资的时候,象征性的为你加一部分工资,然后和你说几句好话:「小刘啊,我看你最近工作都很勤奋,我和上级申请了一下,给你涨了点工资,虽然不多,但这只是开始。好好干,以后有升职加薪的机会,首先就提拔你!」

但实际上,你涨工资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涨了~这个现象看起来会很多人不爽,但是站在领导和HR的角度,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绝大多数人当了领导,成为了HR也会这样子做。当然,你也确实可以评判这个现象的不公,但我只是把这点写出来,怎么看待、怎么运用,都随你喜欢。

我也猜到了,有些人看到这里,会想「虽然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可能没办法升职加薪,但我学到了本事,这些本事是别人拿不走的」。

可现实是,大多数这类额外的工作,你所学到的东西与你消耗的代价,是不匹配的。它们只不过是对你过去的知识的重复利用,或许你以前需要做某件事需要5分钟,现在只需要4分钟了,但那又怎样呢?你又不是那批拔尖的人,节约一分钟能做很多事,你也不能去挑战世界纪录,提高的那么点东西,与你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给他人留下这种印象所带来的后果,真的匹配吗?

二、要敢于拒绝他人

一个有能力的混蛋就不一样了,只要你能够认真完成直系领导交代的任务,这就够了。拒绝掉那些没有必要的、来自同事或其他非直系领导的请求(拒绝时,可以搬出自己的直系领导,说我手上有一个他的任务,他的任务才是优先的)。

除非,一些关系很好的人请求你帮忙,或者你偶尔心情好、比较闲,可以适量帮助别人做一些急迫的工作。

这也就是之前谈到的「趋向认知」,你经常帮助别人,突然因为某些缘故而不能够帮了,别人会觉得你吝啬、小气,连这点忙都不愿意帮。但如果你平时不帮助他人,偶尔帮下别人,别人会心存感激

甚至必要的时候,你要果断拒绝掉,领导的一些不合理的请求,做都不去做!当然这种拒绝是有前提的,你必须保证部门其他人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或者你得保证自己之前做出来的贡献不小(至少这个贡献得是别人做不出来的)。

拒绝之前,你心里都有一个衡量。衡量的指标涉及到:领导对该任务的关心程度、部门其他人能否完成、自己成功的把握有多大、执行时需要付出多少的代价(时间、经历、人情,会不会耽误手头上其他工作)等。

拒绝的时候。你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讲解不同的理由:时间不够、自己能力不足、老婆生育了(钱是挣不完的,连自己妻子都不能好好陪伴的人,哪有资格说能管理好他人),或者你能说这个项目牵扯到了过去与合作伙伴原本的规定(这个合作伙伴是自己私底下很好的朋友,对方之前为我做了哪些牺牲,我不能言而无信)。总之,你得找个充分、合理的理由。

要不然,你就得曾经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在领导和同事心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确定企业对你的负面评价会小于你失败后的负面评价。在权衡好一切后,你才能做出拒绝的决定。

这种拒绝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虽然领导害怕没有人敢接受这个任务。但领导更害怕的一种情况是:「下属夸下海口,说自己绝对能够完成某个任务,结果失败了」。毕竟人都希望可以做做梦,人们希望遇到的情况是:「下属主动请缨,然后提前完成任务,并且做的十分出色」。虽然这很不现实,但人就容易有这种妄想。

但理性上来说,自认为能力不够的下属,主动避开没把握的任务,其实是一件好事。

这个世界喜欢有能力的混蛋!

三、要敢于“杀掉”一些人,即使他们是好人

1707年,英国海军上将肖维尔爵士带着他的舰队,一共五艘战船,在地中海打赢了法国舰队,那是一场赢得非常漂亮的海仗。但在回国的时候,一场大雾使得船只失去了原本的航向。在12月22日晚上,舰队进入了现在的锡利群岛。

锡利群岛位于英格兰康沃尔(Cornwall)郡西南方岛群,约由50座小岛和许多礁石组成,岩石构成的海岸地势险峻,暗礁林立。当时有经验的航海家都知道,这里是一个鬼门关,极其容易发生海难。果然不到几分钟,五艘舰船就有四艘因触礁而沉了,一千多名海员就此被淹死。

可是在这场海难发生的前几个小时,一位船员向肖维尔爵士(带领舰队打仗的上将)报告说:「我们可能正在偏离原定的航道」。船长听到这番话后,你猜发生了什么?

船长当场下令,在甲板上对这名船员执行了绞刑!

你可能觉得这十分的愚蠢。但要知道,当时英国海军有明文规定:任何人只要越级向自己的上司,尤其是船长去报告关于船的位置信息,就得按叛乱罪当场处死。

这条规定在当时,其实是十分合理的。因为当时航海由于航海术的局限,经常船在哪里,连船长自己都不知道。但即使这样,船长也必须得要表现出淡定、维持原有的权威。坚定的指出一个自己认为“可能是对”的航向。

因为船往哪个方向走,这可是关系到了人命!一旦你显得犹豫,别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很可能会导致内部的混乱,船员的效率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降低,甚至还可能发生内部动乱,为了船只的掌控权而动手(这可不是普通的打架,而是真刀实枪)。

有点扯远了,回到这条分论点:「要敢于“杀掉”一些人,即使他们是好人」

很多项目的开展,需要的不是「最好的方案」,市场变化的那么快,我们很少有时间去讨论、验证哪些方案是最好的,企业真正需要的是

「最快的拿出来」。很多互联网公司,他们一开始的网站、APP,做的都很烂、各种卡顿、存在各种bug。这真的可能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不是他们没有好的程序员、不是他们没有好的项目经理。

而是因为在这个迅速变化的市场,很多互联网公司连半年后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他们没有时间去把一个产品做的完美。真正经济、效率的方法,就是做出一个大概的框架,然后赶紧丢到市场上去,然后根据反馈来思考怎么修改这个产品、思考该不该继续这个项目。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员工的意见是否一致、工作效率是否高效,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所以在项目执行时,如果有人与领导有太多的意见不和,即使这个人说的可能是对的,但为了领导的权威、团队内部的效率,必要的时候就得把这个人排除在外。

1985年乔布斯曾经被赶出了苹果公司,主要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站在当时董事会的角度,为了保障大多数股东的权威与利益,这一决策无可厚非。

当然,这并不是让员工不能提出自己觉得好的想法,而这就需要企业内部一些好的机制来约束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权利。我们不能单纯的依靠领导者自己能否听进去别人的意见,还需要很多机制来监督领导人,促使普通员工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要解释起来,又能够另写一篇回答了。

这个世界喜欢有能力的混蛋!

四、要懂得利用标签,降低他人的信任成本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用一些头衔来降低他人的信任成本。例如你毕业于某个名校、做过多大的项目、是某个公司的CEO,等。这些都能够降低他人的信任成本,让他人更愿意听你说的话。即使打心底里,我不喜欢用这种方式来推销自己,但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他人对你的信任。

学历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学历并非万能。都清楚好的学校也有一般的人,普通的学校也有牛人,但是学历就是一个「概率」。在你没有其他信息证明你是能人的时候,好的学历,意味着你有更大的概率,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

但反过来,如果你有足够的信息,能够证明你有更大的概率,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那么,学历就变得不重要了。

虽然有些公司的HR过于看重学历,但只要你愿意跑,你多面试几家,总能找到几个公司是不看学历、而看能力的。我曾经在广州面试过很多家公司,工资水平由2800一个月,到8k一个月+餐补

都有,重点在于多跑几家公司,而不要就面了几家公司,就觉得自己水平也就这样了(当然,你可以根据市场给予的工资水平,来反向纠正自己的原以为自己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