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英國這些已開發國家有反全球化的傾向,你怎麼看?

曾經原來都是那麼虛偽


這樣說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更加準確講,應該叫做“保守主義之下的精緻利己主義”思潮,更加準確。

1.英國當初的“脫歐公投”,本來是卡梅倫的一場“政治秀”,目的就是逼迫歐盟答應:英國不接受難民配額,保持英鎊獨立。說白了:就是享受歐盟體系內的便利與金融等權利,但不想承擔任何所謂的義務。

2.其實在歐盟裡面,德國是老大,法國是老二,而老牌資本帝國英國只能排老三。但有一點:歐盟當時的金融中心就在倫敦啊。而且,英鎊本身在歐盟體系內,就是一個牛逼的存在。但是,面對當初的難民潮,英國不想承擔責任啊!所以,這是一種保守的利己主義的表現。

3.特朗普現在的“退圈遷館貿易戰”,還“加徵關稅搞破拆”,其實目的很明確:必須要按照我美國製定的遊戲規則來進行,也就是:按照“美國優先”的原則之下,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當然這些規則必須利於我美國,繼續維持國際能源美元結算權,甚至可能的話——將國際能源定價權也可以給我們美國,然後我美國再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來維持國際能源航道的“安全”!

4.為此,我可以扼殺伊朗,擠壓土耳其(試圖讓土耳其經濟奔潰,然後重新投入美國懷抱),全面制裁俄羅斯——當然,只要對我美國有競爭壓力的,我都可以“動刀子”!哪怕為此,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組織來取代聯合國!

所以,保守主義思維下的利己主義,應該是最精確的定義!而事實上,美國和美國的小弟英國應該明白一點:當前的國際社會,不是上世紀二戰之後的格局了!


英武


英美的反全球化是內訌的外部表現,問題的核心點永遠在內部。。在全球化過程中,英美等西方國家的統治階級賺了很多錢。。但是國家財政沒有同步增長,國內中產階級沒有增加,扶貧工作也沒有開展,這是西方社會治理模式中分配體系出問題了。。但是西方的統治階級不願意回應類似華爾街運動99%的人民的憤怒,把國內矛盾外溢拿到國際上形成對其他國家或全球化的反對。。而實際情況是,全球化也是西方統治階級推動的,反全球化不要動員別人不要謾罵更不用貿易戰,讓西方統治階級愛國,國外撤資回國投資就可以了。。總的說,就是假的議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