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爲人,必須善良(轉載)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當無數家庭正欣喜地把他們的孩子送回校園時,曹樂樂的父母只能站在女兒縱身一躍的橋上,一遍遍呼喊她的名字,淚如泉湧。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母親在樂樂跳下去的地方痛哭

半個月前,2018年8月20日晚11點15分,在這個看似普通的夜晚,一個花季少女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她沿著萬江側徑直衝向高埗大橋,留給這個世界最後一抹柔弱的背影。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攝像頭拍下曹樂樂最後的身影

女孩逝去後,痛徹心扉的父母想向校方討要一個說法,但學校的冷漠態度讓這個家庭絕望悲憤,在哭訴無門後,曹父用千字文章記錄女兒遇害經過,試圖為女兒討回一個公道。原文在此:東莞市16歲少女被學校逼迫致死

東莞市16歲少女被學校逼迫致死

女孩子名叫曹樂樂,照片中的她甜美可愛,本來是該在朗朗讀書聲中快樂長大的年紀,卻因為遭到同班同學毫無根據的汙衊,每天面對著四面而來的流言蜚語和異樣目光,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曹樂樂

班裡有東西遺失,曹樂樂被汙衊為小偷,而且不止一次。最後,這場集體性的欺壓以她的輕生而告終,作為最後也是最微薄的反抗。

8月23日,樂樂的屍體從冰冷的水中被打撈起,被證實是溺水身亡。在她生前最後幾分鐘與好友的訣別微信中這樣說道:“我死了,也是七班逼的......”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圖片來源自網絡

因為同學一次又一次的誣陷和無止境的流言蜚語,讓樂樂的生活徹底陷入了無邊的黑暗。她曾寄希望於老師,可是現實卻一次又一次捏碎她渺茫的希望。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受害者父親寫的文章截圖

高埗大橋下的滔滔江水在夜幕的籠罩中,透露出令人畏懼的力量,但這些在樂樂的眼中,遠沒有同學“口口相傳”的流言可怕。她用縱身一躍逃離了恐怖無望的現實生活,也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流言猛於虎”,看完曹爸爸的控訴,除了憤怒和悲痛之外,更多則是震驚。震驚於孩子們的惡意竟能如此輕易地奪走一個無辜者的生命!更震驚於殘忍的語言暴力正在這些知識的殿堂裡肆意滋長!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他們的玩笑,毀掉我的一生

其實,曹樂樂的遭遇並非個例,只要簡單搜索一下,光是網絡上曝光的校園暴力事件,就已經不勝枚舉。

無獨有偶,就在幾天前,一個名叫麥爾斯的9歲男孩在開學第四天後自殺。同樣,他生前也遭受了同班同學的欺凌和排擠。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圖為9歲的麥爾斯

而再把時光拉回到兩年前,2016年,青海一位少年選擇在六一兒童節這天,以“服毒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15歲的生命。

家人在整理孩子的遺物時,意外發現了孩子寫的三份遺書,而這三份遺書上的內容,讓家人們得知了孩子自殺背後的真相。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在遺書中,小陶用稚嫩的筆觸講述了自己被同學欺凌的種種痛苦遭遇。從搶走飯盒到迎面倒洗腳水,面對同學長期的欺凌,小陶無能為力,又不堪其辱,所以選擇了輕生。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小陶在遺書上寫下了“對不起”三個字

以上的校園欺凌,由於不涉及肢體上的直接暴力和衝突,往往很難被家長、老師發現,但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不亞於直接的肢體暴力的。

而談到校園肢體暴力,現狀更是令人髮指。

去年4月份,山東電視臺報道過一起校園霸凌事件,濟南市某中學的女生小薇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同班的男生打到休克。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同學們的勸阻根本無法制止男生暴力的行為,情急之下,小薇決定去找老師求助,沒想到剛走到走廊,就被男生一巴掌扇到了太陽穴上,當場失去了意識。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今年3月份,黑龍江省肇東市商家鎮中學發生欺凌事件。根據網傳長達8分鐘的施暴視頻顯示,一群人向一個女生扇巴掌、用腳踹,並讓受害女孩穿著半袖,在零下30度的室外站著。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視頻拍攝途中有很多人圍觀,但沒有人施以援手。受害女孩忍無可忍,嘗試逃跑至同學家裡,但家裡的大人對孩子們的暴行根本不管不顧,任由她們繼續毆打受害女孩。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2016年,一名叫依依(化名)的初中生被同學圍毆。途中,女孩的外套被扒下來並被幾個女孩輪流扇耳光、踢踹。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視頻中,依依淚流滿面,一言不發,只是默默地捂住了臉,但針對她的暴行並未停止。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2015年,在江西永新,9名初中女孩對著另一個下跪的女孩暴力毆打,扇耳光、用腳踹臉,虐待近5分鐘。

在另一段視頻中,一個初中模樣的女孩,被其他3個同齡女孩拳打腳踢。

想必,每一個做父母的看見這樣的視頻,都會心痛無比。而類似的校園暴力,說姐在網上隨手就搜到一大票,你完全想象不到,這些面孔稚嫩的孩子出手簡直比黑社會還要狠毒。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可能僅僅因為某個不經意的細節、不在意的動作,一個孩子就能輕易地成為眾矢之的,成為被所有人霸凌的對象。數據顯示,中國有20-30%的青少年至少遭受過一次霸凌。

16歲少女被同學逼迫致死:生而為人,必須善良(轉載)

圖片來源自澎湃新聞

說姐注意到,很多家長在聽聞校園暴力的新聞後,第一反應往往是“要是誰打了我家孩子,我會讓孩子加倍打回來”。但事實上,大多數遭遇校園暴力的孩子往往會選擇默默承受,事件都會走向不了了之的結局,一生都不會被人看到。

這一樁樁悲劇,是父母的“不知情”,校方的“不作為”,和同學們的“不說話”。傷害這些孩子的,不僅僅是施暴者本身,還有我們這些忽視了對孩子引導和教育的成年人。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很重要,但教會孩子保持善良、善待他人,也不容忽視。

保持善良和自我保護同樣重要

校園暴力的形成主要是由自身、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因素中的一項或者多項的缺失造成的,譬如:畸形的家庭環境、缺乏良好的教養、法律法規的庇護,以及媒體的負面引導等等,都可能成為暴力的起源。

在家庭裡,暴力是催生暴力的最佳“溫床”。因此,父母的修養、以身作則以及引導,對於孩子的成長彌足重要。

我們在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同時,我們也要告訴他們,當目睹校園暴力發生時,我們不應成為沉默的看客,更不應該成為幫兇,而應該告訴身邊人,校園暴力是不對的。在曹樂樂自殺事件中,當初哪怕有一兩個同學站出來“拉她一把”,悲劇或許就可以避免。

與此同時,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萬一不幸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家長又應該如何處理?

顯然,當老師和校方只把升學率視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時,我們最好不要寄希望於他們去解決。

如何應對校園暴力?我們整理出以下幾點,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第一點:防患於未然。

為了避免孩子遭遇校園暴力,父母要提前教會孩子遇到不同情況的正確行動。對大部分性格內向的孩子們來說,“說出來”往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他們遭遇暴力事件時,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反應,因此父母要提前打好“預防針”,告訴孩子們一旦遇到暴力事件,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和家長,以取得有效的保護。

第二點,保持有效溝通。

只有當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親密的溝通,才能更快速地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孩子情感支持。當孩子向你傾訴內心的想法時,父母需要耐心傾聽,避免態度強硬的建議和評論。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值得信賴的依靠。

第三點,如果孩子希望家長可以幫忙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推脫或者敷衍,輕視問題的嚴重性,更不要讓孩子自己解決或嘗試適應。孩子面對欺凌大多恐懼又無助,家長需要告訴孩子們,他們並不是孤立無緣的,相反,是可以得到支持和幫助的。

生而為人,我們必須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善良。

作者: Cheryl,精英說90後作者,在英留學,用心寫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