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轉型—經濟下行期,民營中小企業如何生存?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編者按:如果企業家對未來沒有了信心,中國的經濟還能有未來嗎?

生死轉型—經濟下行期,民營中小企業如何生存?

“ 如果企業家對未來沒有了信心,中國的經濟還能有未來嗎?”

作者 | 彭志強 美編 | 劉暢

導語:

近半年來,民營中小企業 “痛感”明顯增加,經營困難普遍加劇,企業家對未來的信心急轉直下。

在這些年被房地產暴漲擊穿的困難時局中,堅持做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堅持投資創新的投資人,都在全倉重倉中國的未來,都是特別愛國的一群人,因為做實體經濟、投資新經濟,九敗一勝,但都需要五年十年的長週期才能獲得回報。

中國民營中小企業還很脆弱和稚嫩,存在無窮的問題和瑕疵,甚至隊伍裡還有不少壞蛋,甚至不少企業還真有些所謂“原罪”,但正是企業家這群最有資格退休的人,在舉國熱衷於炒作房地產時,他們還在堅守實體經濟,甚至是堅持創新,作為“56789”,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受益者,但多數人忽略了他們其實還是中國經濟問題的終極買單者。

如果企業家對未來沒有了信心,中國的經濟還能有未來嗎?

危急時刻,讓我們共同保衛民營中小企業,因為保衛民營中小企業就是保衛中國經濟的活力與未來,就是保衛中國經濟的信心之源。這是一次事關中國經濟未來的關鍵戰役。

作為企業家和創業者,則應臨陣不亂,在經濟下行期,以自立、自救為原則,左手抓生存、右手抓創新,為企業和組織找到實現下一輪增長的“第二曲線”。

請立即管好企業的生命線,現金流。請立即通過精益、共享革命性降低成本。請立即堅定投身於(精益)創新浪潮,堅信只有創新才能跨越下行期。請立即抓住“危機”中的重大新機遇,面向80%的低收入龐大群體,提供超低價格但品質有保障的商品或服務,面對產業的浪費與低效,構建或加入賦能型產業共同體。

盛景研究院十年來長期深度接觸上萬家中小企業,也有完整的研究方法與框架,我們的研究團隊發現近半年來民營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加劇,企業家和創業者的信心急轉直下。

中國宏觀經濟正處於L字型,有的經濟學家認為處於一橫的底部運行狀態,有的經濟學家認為依然處於一豎的下降探底狀態,總體來說,中國宏觀經濟處於下行週期。

在經濟下行的困難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信心”,來自於對所遇到問題的深層次洞察,看到事務的本質,來自於高效實踐精益、共享等立竿見影的策略與打法,更來自於可落地實操的系統化工具和方法,才能真正幫助中小微企業走出經濟的困難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