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錦江 走出國門 義倉爲社區搭起「連心橋」 鄰里互助傳遞溫暖

近日,義倉發展網絡參加了在尼泊爾舉行的中尼社會組織民生項目對接會,義倉項目首次走出國門分享社區治理的先進經驗。

2011年,“義倉”在錦江區水井坊社區開始試點,並建立起第一個現代化的義倉,倡導定期的、非現金的小額捐贈,用於幫助項目轄區內的困難人群,促進鄰里互助。截至目前,義倉接收物資近2萬件,百餘家社會組織在各地推動在地義倉探索,現代義倉已覆蓋全國21個省60個城市的1000多個社區。

緣起錦江 走出國門 義倉為社區搭起“連心橋” 鄰里互助傳遞溫暖

從歷史中汲取養分

藉助鄰里力量讓幫扶可持續

義倉,起源自隋唐時期,一些村民從自家拿出稻穀放在村中的義倉裡,幫助貧困家庭的孩童用“義倉米”去上學,遇災時各村社則用“義倉糧”開辦粥廠,賑濟災民。2010年,從事公益事業多年的愛有戲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劉飛在江西發現了青原色人文記錄中心這樣一個推動現代義倉的組織。對義倉進行了一番瞭解之後,劉飛深受感動,決定將這種模式帶到成都,並賦予其現代化的慈善模式。2011年,劉飛在水井坊社區開展文化項目,但在調研中劉飛發現水井坊社區裡邊緣困難群眾數量較多,貧富差距較大,鄰里關係十分疏離。如何長期、可持續的幫助困難群眾,劉飛想到了義倉,並開始在水井坊社區試點實施,第一個現代化社區義倉應運而生。

愛有戲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工作人員張利君說道:“企業捐獻的方式不可持續,於是我們想到通過義倉藉助鄰里間的力量,倡導社區居民定期的、非現金的小額捐贈。捐贈的物品可以是一袋鹽、一桶油,不給居民帶來經濟負擔,這是一種可持續的互助模式。”據瞭解,義倉中沒有絕對的受助與施助,受助家庭可以通過成為愛心志願者等形式,捐贈時間,用自己的方式參與社區建設。

在水井坊街道專門有一間義倉辦公室,裡面裝滿了居民捐贈的食用油、面、衣服等等,這便是現代化社區的義倉,裡面的物品,最終將由社區義倉志願者送往社區的貧困家庭。“項目推行之初,居民有許多質疑,對我們缺乏信任,怕捐獻的物資送不到需要被幫扶的人的手中。義倉籌集的第一批物資都是由社區骨幹、工作人員捐贈的。”張利君說。為了打消居民的後顧之憂,“愛有戲”建立起嚴格的“義倉”管理系統,社區居民在捐贈物資時,義倉的志願者會給每樣物資配上唯一的編號,通過這個編號,不僅可在網上查詢到該物資何時由何人捐贈,何時由哪位志願者送到哪個困難家庭,還能瞭解這個困難家庭的狀況。

隨著義倉項目的成熟,義倉又衍生出了義集、義坊。義倉中的很多物資來源於義集,採用定期集市的方式,為社區居民、商家、企業搭建以互助和公益為主題的集市,所有賣家在集市上的收益利潤會部分或全部捐贈到義倉,用以救助社區困難群體。在義集中,社區裡的困難家庭也可以賣手工製品補貼家用。但義集每月只有一次,收入較低又不穩定,因此“愛有戲”又開發出了提供持續穩定生計的經濟支持平臺——義坊。義坊免費為困難群體提供攤位販賣物品,從根源上幫助困難群體脫貧。義倉、義集、義坊,自成一體,彼此滋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參與式互助體系。

建立義倉發展網絡

義倉模式走向全國

義倉從歷史中汲取了養分,而想讓義倉文化開枝散葉還需擁有更廣闊的地域維度。2013年“愛有戲”建立起了義倉學習網絡,全國有400餘家社會組織參與,學習義倉模式,並有一百餘家社會組織在各地推動在地義倉探索。

為了提升社工的專業能力,將義倉文化推廣到更多地方,“愛有戲”時常邀請來自全國各地、致力於社工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到“愛有戲”講課交流,組織全國義倉研討會、學術年會等。2014年,義倉項目負責人著手做起SOP(標準作業程序)手冊,通過梳理義倉的歷史、價值觀、基本原則、工作方法等,形成一套規範且具有可複製性的項目樣本。久而久之,義倉項目被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知曉,還有不少專程來到成都學習,希望將義倉模式帶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社區。

2016年底,愛有戲聯合對現代義倉早期探索的組織和義倉發展委員會成員,在壹基金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國義倉發展網絡和專屬理事會,並在不同省份建立了支持中心,統籌各個城市的培訓、參訪、分享需求。義倉發展網絡秉承“平等、尊重、分享”的理念,以“復興義倉文化,推動社區互助”為使命,關注“社區鄰里關係疏離和社區公共生活匱乏”的問題,致力於調動社區資源解決社區問題,營造“睦鄰友好,守望相助”的社區氛圍,並通過義倉發展網絡和標準化的項目在全國各地落地,促進社區“睦鄰友好,守望相助”。全國義倉發展網絡成立後,“愛有戲”與壹基金將秋分定為了“全國義倉日”,去年9月23日,全國首個“義倉日”公益推廣活動在全國23個城市同期舉行,上萬名參與者通過富有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豐富活動,體驗了義倉“創建睦鄰友好,守望相助的社區”的文化內核。今年9月,義倉發展網絡將百城聯動,成都將作為主會場,發起“你好,鄰居”的義倉主題系列活動。

雖然義倉有標準化的複製樣本,但在對不同城市、不同組織的推廣中,愛有戲會鼓勵將義倉與本地文化與發展水平結合起來。張利君舉例,比如在高端小區,社區住戶普遍經濟收入較高,可以考慮通過現金籌集的方式建立一個社區基金會,當遇到較大的公共事務時,便可利用這些資金做很多事情。

居民互幫互助

社區更美好

義倉的興起,給許多貧困家庭帶來了實在的幫助。家住星橋路72號的老白是“義倉”的受助家庭,每月會定期或不定期收到志願者送來的米、面等物資。老白說:“我的父母已年近九旬,我又下崗,這些東西能為我們家減輕很大的壓力。關鍵是社區居民和志願者的這份熱心,特別讓我感動。”作為“義倉”的受助家庭,水井坊社區的老李和家人看到鄰居有事,都會立馬上前幫把手。“我們家困難,人家幫助我們;人家有困難時,我們也應該幫幫人家。都是幫人,只是方式不同。”

在“義倉”裡,愛心家庭每月捐物幫助轄區困難家庭,不少受助家庭也“捐出”時間,即利用空餘時間去幫助鄰里,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鄰里的友善,主動改變回饋社區。張利君說:“我們曾經幫助過一名獨居在點將臺社區一位居民居民。由於身體有病,不講衛生,居民們都不喜歡這個鄰居。最開始為他送物資時,鄰居們都頗有微詞,認為我們是在作秀。但我們依然堅持每月上門,並告知受助對象所捐物品均是鄰居們捐贈的。兩年後,我們看到他開始主動清掃小區的院子,他說,義倉幫助我這麼久,很溫暖,鄰居們也很好,我沒有什麼好回報的,就掃掃院子,讓大家住的舒服點。”

“義倉”在幫助困難群眾的同時,也讓許多熱心公益事業的居民有了發揮餘熱的舞臺。2011年,愛好唱歌跳舞與戲劇的楊曉清成為了義倉的志願者,她常常捐贈時間去到社區孤寡、空巢、獨居、失獨、殘疾老人的家中,為他們表演、為他們唱歌,陪他們聊天,在精神上給與他們支持與陪伴。如今楊曉清雖已不在錦江區居住,但她依然不畏路途遙遠,每週去到老人家中,充滿活力的為孤寡老人帶去了溫暖的陽光。

在義倉實施的7年時間裡,“一個觀眾的劇場”、“一勺米”、“靚湯計劃”等志願服務活動伴隨而生,“一個觀眾的劇場”每週定期為一戶社區的弱勢老人上門表演。“一勺米”發動青少年志願者們,敲開鄰居家門,向小區居民募集一勺米,傳遞愛心,營造社區和諧友好的氛圍。“靚湯計劃”讓志願者為空巢與孤寡、困難的老人送去營養可口的靚湯,關心老人身體及精神狀況,為他們送去溫暖。

“義倉不只是一個扶貧或者救濟的項目,更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紐帶的項目,建立社群和良善社會的載體。”張利君說,通過義倉這個載體,讓社區居民互幫互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我們生活的社區更美好,鄰里更和諧。

(陳玉婷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