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前幾天,我在公交車上,無意間聽到旁邊一位大叔教育自己還在上中學的晚輩:以後不能學考古,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一聽這話,我才知道,原來大多數人對於考古的誤會是如此之大。雖然我是個“外行人”,但也想通過我所瞭解的一些事情,來說說考古與盜墓之間的區別。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最明顯不過的,考古工作者是為了學術而挖掘墓葬,而盜墓賊只是為了錢財。考古工作者無論發現多麼值錢的東西也不能佔為己有,但盜墓賊挖到什麼都可以轉手一賣,換做錢財。你可能會覺得,考古不就是給其他人盜墓嗎?其實不是的。因為盜墓只需要取出墓中有經濟價值且便於偷走的物品,就可溜之大吉;考古卻是一門學問。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舉個簡單的例子,歷經千年的絲綢即使保存下來也會像豆腐一樣軟而易碎,假如就是這樣的絲綢,下面可以隱約看到一塊價值不菲的玉璧。如果是盜墓賊,可能會毫不猶豫的撥掉絲綢,取走玉璧,在方便的時候換做錢財,之後就可以坐享清閒了;若是考古工作者,就會在充分的考慮下,先將絲綢提取到實驗室,後期花重金為絲綢做防腐修復處理,再將玉璧小心取下。之後可能會有幾年的的時間,都用來研究此處的發現,完成發掘報告。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這個例子也正好引出了,對於一件文物,考古學著和盜墓者對它的價值評判並不相同。同樣是一些散亂的竹簡,盜墓賊只會想到難以保存、不甚值錢。就像是魏晉時期的一個故事:盜墓賊在盜墓時火把即將用盡,就隨手拿了一卷竹簡,用火點燃當作火把。而“火把”殘餘的部分正好被當時的文學家發現,於是大家就去古墓裡將剩餘的竹簡運了出來。雖然古代的保存技術較差,竹簡遭到大量的損壞,但那批倖存竹簡中,依然出現了對於當時和現今都很有歷史價值的《竹簡紀年》,彌補了之前的朝代因為戰亂而缺失的一部分歷史記載。考古工作者也覺得有文字的器物是最寶貴的東西,可能會為我們揭開一段塵封的歷史或者是不為人知的往事。就算是竹簡難以保存,編號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考古工作者也會充滿耐心的將它們一一整理好,甚至將其中文字整理出版。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考古者與盜墓者的人生追求也不盡相同。他們或許在挖掘的過程中都有那麼一些瞬間在期盼下面會出現有價值的文物,但他們的人生追求是肯定不一樣的。在此,我並不需要過度抬高考古工作者的志向和人生追求,暫且視作他們的目標就是像大多數人一樣買車買房、結婚生子。但盜墓賊的追求,八成就是挖到好東西、發現的東西賣個好價錢、得到錢後不被公安機關發現。就算是僥倖可以在沒有被發現的情況下拿到錢,每一次花這筆錢也是在心有不安中進行。還有些盜墓者盜一次並不知足,於是就有了下一次。最終或是陷於險境或是被警察叔叔發現。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不管你是否相信,在現階段,我國的考古主要方向已經轉向遺址考古,而不是盜墓。所謂遺址考古,就是對古代的遺址進行考古研究。或者是古戰場,或者是古代窯的遺址,都蘊含著重要的考古信息。這種發掘中,發掘的對象不是墓葬,發掘過程中也很少會有人骨出現。而且現在考古所挖掘的墓葬大多是進行搶救性挖掘。也就是說,如果是保存完好的墓葬,現在一般不會去主動挖開它。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假如一個墓葬已經發現被盜墓的人打開或者是被施工工地的設備不小心損壞了墓室的一部分,這種時候就需要搶救性挖掘了。這些情況下,即使考古工作者不挖掘,墓葬也會遭到重大損壞。雖然我國考古在早期也開啟過一些本不需要挖掘的陵墓,但現在大家已經認識到那是錯誤的方向,並不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

大叔說:考古這個“東西”和盜墓是一樣的,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

以上僅是簡單列舉了幾點考古與盜墓的不同之處。雖不敢保證事實百分之百都是如此,但是大多數的情況也確實是這樣了。就像是人都要吃東西,但是不能把活著就是為了吃和吃東西是為了活著的人分為一類。攪擾前人的清淨固然不是好事,但是沒有文物證實的歷史也像是個營養不良的虛弱孩子。您覺得考古是盜墓嗎?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