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当年独占恩宠的星巴克,在连咖啡、瑞幸咖啡等一众新人入宫后,早已不复当年风光,为了复宠,星巴克于近日选择拉拢阿里巴巴壮大势力,希望能借此翻身重获恩宠。但凡是福祸相依,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星巴克来说,还尚未可知。

那么,我们就先来回顾一下星巴克的“进宫史”,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风光入宫】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1999年,充满异域风情的星巴克风光大嫁,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大陆第一家门店,而中国疆土辽阔,自是不会亏待远道而来的星巴克,所以星巴克先是入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待根基稳定后,再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独得恩宠】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顺利打入国内市场的星巴克恩宠不断,风光一时无两,让习惯喝茶的中国逐渐改变了口味,也让星巴克一跃成为行业咖啡业的食物链顶端,而中国也成为目前星巴克发展速度最快、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海外市场,在14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3400家的门店。

【险些失宠】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当星巴克沉溺于中国市场能带来的巨额回报时,二季度的财报公布了,显示中国星巴克营收增速将持平,萎靡的市场状态被公之于众,这才将星巴克狠狠的打醒。

“入宫”19年,星巴克一直在努力维持高端小资的属性,但是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崛起了一众互联网品牌咖啡,比如创业不足一年的瑞幸咖啡,门店数量紧追星巴克,上个月还成功融资2亿美元,估值高达10亿美元,而且国内的外卖市场正逐渐蚕食堂食市场,快销的模式成为大势,这样一来星巴克等客上门的模式就把自己陷在了被动的局面里,举步维艰。

【局势动荡 新人当道】

互联网咖啡的出现,推翻了国内传统咖啡行业的成本和渠道,从多个消费场景延伸,主动获取顾客,实现引流,不仅营销能力十分出众,而且产品研发能力也很强,组建专门的产品研发团队,分析行业的流行趋势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还会将不断将试验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验证,以达到最好效果。在大资本的加持下,互联网品牌得以疯狂砸钱,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布局,在主要城市进行密集覆盖,并得以野蛮生长。

当然,互联网咖啡也并非无暇,资历尚浅的互联网咖啡,进入市场时间不久,根基未稳,不仅品牌定位不清晰,还有可能会因扩张过大而导致资金供应不上的问题等等,所以最让这些企业担心的是如何持续延长生命周期。

【寻机复宠】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眼见着新兴之秀玩得风生水起,甚至已经逐渐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星巴克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毕竟市场无情,不是生存就是灭亡,为了再获恩宠,星巴克将目光投向了阿里巴巴。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们前几天所看到的,8月2日,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在上海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正式宣布加入国内外卖战场。

19年之后,星巴克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大变革。

从9月中旬开始,星巴克会借助饿了么的配送体系,在北京和上海的300家门店进行试点外送,随后扩展至全国。星巴克也会与盒马生鲜共同打造外送星厨,形成以门店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体系。

同时,阿里为星巴克打造的全渠道中台系统,将智慧门店与星巴克的会员系统打通,提供线上导流,帮助星巴克利用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盒马、口碑等任一入口进行所谓的“全域获客”,让星巴克有更多接触用户的线上渠道,也让星巴克的顾客享受数字化体验。

阿里为星巴克的献礼——新零售智慧门店,让星巴克粉丝的消费行为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样就可以对线上获得的大量消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基于消费足迹来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判断用户的经费预算,智能匹配用户的偏好产品,这样一来,星巴克便有能力适应更多消费场景,市场根基才会越来越深、越来越稳。

与阿里联姻后,底气十足的星巴克也大胆设定了今年的小目标:2018年的星巴克实现在30个主要城市开设2000家以上门店。

【争宠背后的无奈】

其实,星巴克向市场无奈妥协,不光是因为互联网咖啡在逐步蚕食星巴克的市场,国内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化,喜茶、贡茶等茶饮的发力,表明单一的口味无法满足年轻人市场追求的口感刺激和健康诉求。便利店咖啡、自助咖啡、外送咖啡等新零售模式,也都对星巴克的消费市场进行了分流。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在消费场景越发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已经四面楚歌的星巴克,仍坚持用高端的价格维系身份,也没有及时跟进外卖的风口,外卖市场的火热,也让星巴克的核心优势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失了人心。

在市场瞬息万变、消费场景多元的中国,星巴克面对的困境远比其他国家要尖锐,为了维系其全球咖啡行业的统治地位,与阿里巴巴联手,是星巴克破局的唯一机会。

不可否认,星巴克在与互联网品牌的竞争中遗失了先机,但是互联网品牌的野蛮生长方式太过激进,如果仅是极力拓宽市场,必有可能会是繁华一瞬,昙花一现。而星巴克为客户带来的体验让其历经时代的洗涤,其特有的品牌文化和营销策略等都让很多人对咖啡的认识有了重新的改观,所以星巴克立足全球市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尽管当下遇到了些许困难,但只要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便能乘势而上。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星巴克与阿里联手,量身打造的新零售智慧门店,不仅保留了星巴克的体验服务优势,更是将其发挥极致,将原有的点餐、收银等升级,还有取餐提醒,手机的自助服务,可以让星巴克节省大量的人力,同时也不会降低用户的消费体验。

尽管时势在变,但是机会仍在,因为消费主力还是同一批人。

与阿里巴巴联手后,星巴克可以打通线上和线下渠道,占领更多市场,一方面保留其引以为傲的线下到店体验,另一方面,将高峰期的高客流量分流,让更多潜在顾客有体会下单。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也为星巴克增加了变局的可能,利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等社交工具的线上的流量,收获大量的活跃客户,触达到更多的人,形成社交裂变,扩大影响力。

融投世界:星巴克拉拢阿里巴巴 能否再次复宠上位?

而在同质化竞争越发激烈的金融业,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市场新变局。

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融资、投资是刚需,评级、征信、法务、担保等也同样是刚需。作为一家本土化的战略平台,融投世界推崇“用户至上、体验第一”,力求满足企业用户在发展过程中的升级需求,无论是融资、投资、合作还是第三方服务,都要将各个环节中的重重障碍逐一击破。

基于产业链大数据的整合,融投世界可以深入挖掘企业的商业价值,而且融投世界平台本身的社交属性,也会让注册企业渗透到平台的各个场景中,提升用户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企业可以借助融投世界的平台来获取线上流量、拓展新用户,有助于开拓市场,而且融投世界的智能匹配会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增加用户粘性。

融投世界整合全数据构建出的对企业的细化用户画像标签,对企业实现定制化运营。尽管企业的行业类型不同、属性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但融投世界的智能匹配,能对差异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让用户感受到平台的个性化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